火炮威力不够:俄罗斯只能加粗炮管 中国这招太聪明了

2018-01-31 09:33:59   

近日,俄罗斯乌拉尔工业科学集团称,"新型57毫米防空自行火炮"2S38已经完成了试制和相应测试,将在近期投入国家试验。据悉,2S38型57毫米自行防空炮旨在于替代俄罗斯联邦陆军内大量服役多年的ZSU-23-4自行高炮,原因是俄陆军认为ZSU-23-4这种类似中国95式自行高炮的小口径高射武器已经不再符合战场需求。


图中人右侧的军绿色车辆即为2S38自行防空炮的原型车,尚未在自动炮外"扣上"装甲外壳。据稍早时候俄乌拉尔工业科学集团的宣传资料称,该炮的的射速达到每分钟120发,车体内有148发备弹,能够精准摧毁500米/秒的高速目标。由于采用了57毫米的中口径弹药,该炮的有效射程和射高都较ZSU-23-4有大幅提升,单从数值上看,应当至少是ZSU-23-4的两倍,而毁伤能力也大大增强,只要命中1发就能彻底摧毁无人机、巡航导弹、空对地导弹等目标。


图为于莫斯科陆军-2017防务展上展出的2S38自行防空炮模型。近年来的战争经验已经表明,小口径防空炮贫弱的射程和射高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战场的需求,因此各国都在大力推进新型防空火力的研发,而重拾57毫米大口径弹丸便是俄罗斯拿出的解决方案。但近距离防空压力同样巨大的中国,却没有急于将中口径,甚至是大口径炮装在陆军装甲车辆平台上,而是把埋头弹武器系统的难题彻底攻克,不必像俄罗斯人那样用笨重且庞大的炮管来解决问题。


图为航展上展出的中国CS/AA5型40毫米埋头弹多功能突击炮。作为一种新概念武器弹药,"埋头弹"能够在口径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大幅强化小口径机关炮的弹丸初速和弹丸重量。以西方国家测试过的25毫米埋头弹机关炮和40毫米普通弹机关炮对比,二者的穿甲能力和弹丸投送重量几乎等同,其重要原因就是埋头弹没有弹壳处的收口,圆柱形的弹壳不会浪费空间,能塞入更多的发射药或弹丸。


图为埋头弹的空间利用对比。在相同的总体积下,埋头弹的总体表现至少要比普通弹药超出三成;而在表现相同的前提下,埋头弹的体积要比普通弹药少出三成。正是因为埋头弹的这点特性,CS/AA5型埋头弹突击炮上安装的40毫米炮才能被部署在轮式步兵战车上,不必如同2S38那般需求一个BMP-3步兵战车底盘——但要论毁伤效果和弹药投送量,其实中国CS/AA5和俄制2S38应是相差无几的。事实上,不仅是弹药更轻,就连火炮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上,CS/AA5的埋头弹武器系统也较俄2S38,甚至是更小口径的传统机关炮有优势。


图为40毫米埋头弹机关炮和传统小口径火炮的对比。可以看出,40毫米埋头弹机关炮的自动机部分横截面积甚至比25毫米传统机关炮还要小——相应的,搭载40毫米埋头弹机关炮的炮塔便可以降低耳轴和后座部分的重量,以布置更多的弹药和设备。这对于空间日渐紧张的轻型、中型装甲车辆而言极其重要,同时也意味着装备40毫米埋头弹机关炮的步兵战车也拥有了有限的防空能力,不必为大口径机关炮让出载员空间。


图为40毫米埋头弹系统能选择的弹药。其最右侧的便是"A3B"防空弹药,也就是可编程防空空爆弹。而除此之外,在发射最左侧的"APFSDS-T"穿甲弹时,CS/AA5型突击炮能在1500米处贯穿150毫米均质钢装甲——作为对比,30毫米传统弹药在1500米处的贯穿能力仅为70-80毫米,远不如CS/AA5的40毫米埋头弹机关炮。而150毫米的穿深,也足以应对除坦克之外绝大多数的装甲车辆,令高射炮也拥有相当的自卫能力。(利刃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