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歼11D战机下马了?5架一起出现在同一机场,苏35竞争对手来了
2018-01-17 08:29:25
国产歼20战机的服役,以及苏35战机的交付,令歼11D战机,量产的可能性越来越,也许最终被降级为试验机,谁说歼11D战机下马了?在疑被叫停后,如今喜获复出的消息,最近有消息称,发现5架歼11D战机一起现身在同一个机场,这似乎意味着;苏35竞争对手来了,歼11D在定位与苏35完全一致,也许先进的苏35要被解放军抛弃吗?

五机同列
仔细研究一下,其量产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五代的歼20量产正在逐步提升中,担任战斗值班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再说了,空军对歼16的需求更大,海军也依然需要歼15,怎么会愿意把宝贵的产能生产歼11D那?也许唯一合理的解说:歼11D不会生产新机,而是旧的歼11A升级改造。
歼11A为我们仿制生产的苏27,完全采用俄式设备及技术准备,这造成我军目前中俄两套技术标准并存的局面,虽说早已停产,但是我军存在约90架在役,相对比较新,平均出厂只有10多年,尚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目前也到了中期升级。

歼11D原型机
既便要进行大规模的升级,那么不如借机进行一次大换血,将歼11A直接升级到歼11D的标准,其实两者在气动设计非常近,可以借升级的机会对原歼11A的机体进行大改,我们对苏27研究多年,这一工作不算什么难事了。真正要改的地方航电以及发动机。
中国在航电技术领域至少不比俄罗斯差,歼11D的航电已相当不错,直接将到歼11A机体上,足以全面提高其航电水平,这个也没什么难度。换装国产航电后,也就是可以使用国产武器及吊舱等,唯一的制式统一。

歼11D进行高原测试
也许真正要考虑的,只是到底要不要更换发动机,歼11A依然在使用俄制发动机,我们完全可以用太行发动机代替,新一代涡扇10B型发动机,不仅推力提高到14.5吨级,而且具备加装矢量喷口的能力,目前矢量型已在歼10战机上试飞,未来应用到双发机就是必然了。如果新机换装2台涡扇10B矢量发动机,再配合“飞-火-控”系统一体化,那么在机动性,完全有望达到苏35的水平。也许唯一的问题:太行发动机的量产能不能保证需求。

歼11D
其它方面也好办,比如:加装空中加油系统等,也许是权衡于成本与需求的问题,经过升级之后,歼11A也许应更名为歼11D,性能将有全面的提升。目前正在进行试飞的歼11D,很可能就是歼11A改装的,毕竟不是一架二架,却又没有任何歼11D量产的消息。
也许歼11D无法超越苏35,但是周边地区国家的主力战机拥有优势,从而可以让歼20战机集中主力要方向上,直到歼20的装备规模达到全面替代旧机的水平。
五机同列
仔细研究一下,其量产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五代的歼20量产正在逐步提升中,担任战斗值班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再说了,空军对歼16的需求更大,海军也依然需要歼15,怎么会愿意把宝贵的产能生产歼11D那?也许唯一合理的解说:歼11D不会生产新机,而是旧的歼11A升级改造。
歼11A为我们仿制生产的苏27,完全采用俄式设备及技术准备,这造成我军目前中俄两套技术标准并存的局面,虽说早已停产,但是我军存在约90架在役,相对比较新,平均出厂只有10多年,尚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目前也到了中期升级。
歼11D原型机
既便要进行大规模的升级,那么不如借机进行一次大换血,将歼11A直接升级到歼11D的标准,其实两者在气动设计非常近,可以借升级的机会对原歼11A的机体进行大改,我们对苏27研究多年,这一工作不算什么难事了。真正要改的地方航电以及发动机。
中国在航电技术领域至少不比俄罗斯差,歼11D的航电已相当不错,直接将到歼11A机体上,足以全面提高其航电水平,这个也没什么难度。换装国产航电后,也就是可以使用国产武器及吊舱等,唯一的制式统一。
歼11D进行高原测试
也许真正要考虑的,只是到底要不要更换发动机,歼11A依然在使用俄制发动机,我们完全可以用太行发动机代替,新一代涡扇10B型发动机,不仅推力提高到14.5吨级,而且具备加装矢量喷口的能力,目前矢量型已在歼10战机上试飞,未来应用到双发机就是必然了。如果新机换装2台涡扇10B矢量发动机,再配合“飞-火-控”系统一体化,那么在机动性,完全有望达到苏35的水平。也许唯一的问题:太行发动机的量产能不能保证需求。
歼11D
其它方面也好办,比如:加装空中加油系统等,也许是权衡于成本与需求的问题,经过升级之后,歼11A也许应更名为歼11D,性能将有全面的提升。目前正在进行试飞的歼11D,很可能就是歼11A改装的,毕竟不是一架二架,却又没有任何歼11D量产的消息。
也许歼11D无法超越苏35,但是周边地区国家的主力战机拥有优势,从而可以让歼20战机集中主力要方向上,直到歼20的装备规模达到全面替代旧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