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挑战!反常邪性的二月经济数据透漏出什么信号?谁来为此买单
2017-03-10 08:17:59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二月份经济数据,首先是二月份进出口数据,其次是二月份CPI及ppi数据,这些数据都看起来一反常态,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先看一下这我国进出口及ppi数据;2017年2月份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增长38.1%,前值为16.7%,回升21.4个百分点;出口(美元口径)下降1.3%,前值为7.9%,回落9.2个百分点。
很明显,大大的贸易逆差,给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了不少压力,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内需旺盛,从行业来看,国内生产开工强劲导致进口量价齐升幅度大超预期。
2月铁矿砂和精矿、原油、钢材进口额同比增加108%、26%、11%,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这种情况直接推动了我国工业出厂价格ppi的上升,二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8%,环比上涨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9%,环比上涨0.8%。1-2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1%。
这些经济数据一直处于涨幅状态,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切身体会到物价大涨幅才对啊,但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二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却降低了很多,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下降4.3%,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2.4%。一月份CPI上涨2.5%。
综合各个数据来看,CPI指数不涨反降,让很多经济学者大跌眼镜,也反映出市场脱离经济规律的迹象,以此,我们星火财经也大胆尝试去分析这数据背后的信号,星火财经的一贯宗旨是敢讲话,讲真话!

妖性的数据
数据背后透露出的信号我们先看一下官方怎么解读数据的;从环比看,一是食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二是节后外出旅游人数减少,旅游相关服务价格出现回落。从同比看,主要受翘尾因素变化影响较大,从具体分类看,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主要原因,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从1月份同比上涨7.1%和1.6%,转为2月份同比下降0.9%和26.0%。
(多说一句,在统计CPI指数各个大类中,仅有医疗行业整体涨幅最大!)很明显,官方的解读比较表象,按照市场规律来讲,进口数据及ppi指数与CPI指数相关联度密切,但是,在进口数据及ppi指数同期大涨的情况下CPI指数却在走低,问题出在哪?
通过官方解读的数据来看是因为我们的食品价格走低,简单来讲就是居民消费低迷!主流经济学者认为这种情况属于ppi及进口涨幅波动传递给市场滞后性造成的。
一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9.6%。其中,出口1.27万亿元,增长15.9%;进口9111.7亿元,增长25.2%,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环比上涨0.8%。一月份CPI同比增长为2.5%。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月份数据同比大涨,尤其是ppi指数具有市场先导性,一般会慢慢传导给市场,从而使得市场物价上升,引起CPI指数上升,如果说数据传导给市场具有滞后性,这两个月传导的也太慢了吧,但是二月份的市场物价反而同比降低了很多,这太不正常了!


那么居民消费低迷是怎么引起的呢?为什么CPI指数大反常?众所周知的是,我们的消费是由收入及收入预期决定的,既然我们消费低迷,那么一定是我们的收入没达到预期所致。
当下经济环境不景气,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多,我们的收入达不到预期可以理解,但是,最近数个月中,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开始回暖,在人为的供给侧改革调节市场供需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上游的原材料比如煤炭、钢铁等原材料暴涨(很多游资炒作),这引起下游生产企业被动提高价格,因此才出现ppi指数、进口数据连续数月出现增长的情况,但是这种增长并没有给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收入增长,当ppi,进口等数据增长传递给市场时,我们广大劳动群众收入并不能支撑市场价格的上涨,最后将出现CPI指数不正常的表现!
这种不正常情况会引起市场滞涨吗?我认为短时间不会,基于以下几点;一是我们的收入增长支撑不起市场价格上涨,二是货币超发得到有效遏制,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2个百分点。
那么谁会为本次人为干预市场供需的经济上涨买单呢?当上游原材料经过炒作暴涨后,传递到生产企业,最终由终端的部分消费者消化,比如刚需购买家电,房子等原材料直相关的商品,其次多数市场终端消费者无法消化本次原材料上涨,那么那些操纵天量资金炒作原材料的玩家将会受到反噬!资本是贪婪的,风险也是很大滴!!!
很明显,大大的贸易逆差,给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了不少压力,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内需旺盛,从行业来看,国内生产开工强劲导致进口量价齐升幅度大超预期。
2月铁矿砂和精矿、原油、钢材进口额同比增加108%、26%、11%,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这种情况直接推动了我国工业出厂价格ppi的上升,二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8%,环比上涨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9%,环比上涨0.8%。1-2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1%。
这些经济数据一直处于涨幅状态,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切身体会到物价大涨幅才对啊,但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二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却降低了很多,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下降4.3%,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2.4%。一月份CPI上涨2.5%。
综合各个数据来看,CPI指数不涨反降,让很多经济学者大跌眼镜,也反映出市场脱离经济规律的迹象,以此,我们星火财经也大胆尝试去分析这数据背后的信号,星火财经的一贯宗旨是敢讲话,讲真话!
妖性的数据
数据背后透露出的信号我们先看一下官方怎么解读数据的;从环比看,一是食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二是节后外出旅游人数减少,旅游相关服务价格出现回落。从同比看,主要受翘尾因素变化影响较大,从具体分类看,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主要原因,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从1月份同比上涨7.1%和1.6%,转为2月份同比下降0.9%和26.0%。
(多说一句,在统计CPI指数各个大类中,仅有医疗行业整体涨幅最大!)很明显,官方的解读比较表象,按照市场规律来讲,进口数据及ppi指数与CPI指数相关联度密切,但是,在进口数据及ppi指数同期大涨的情况下CPI指数却在走低,问题出在哪?
通过官方解读的数据来看是因为我们的食品价格走低,简单来讲就是居民消费低迷!主流经济学者认为这种情况属于ppi及进口涨幅波动传递给市场滞后性造成的。
一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9.6%。其中,出口1.27万亿元,增长15.9%;进口9111.7亿元,增长25.2%,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环比上涨0.8%。一月份CPI同比增长为2.5%。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月份数据同比大涨,尤其是ppi指数具有市场先导性,一般会慢慢传导给市场,从而使得市场物价上升,引起CPI指数上升,如果说数据传导给市场具有滞后性,这两个月传导的也太慢了吧,但是二月份的市场物价反而同比降低了很多,这太不正常了!
那么居民消费低迷是怎么引起的呢?为什么CPI指数大反常?众所周知的是,我们的消费是由收入及收入预期决定的,既然我们消费低迷,那么一定是我们的收入没达到预期所致。
当下经济环境不景气,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多,我们的收入达不到预期可以理解,但是,最近数个月中,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开始回暖,在人为的供给侧改革调节市场供需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上游的原材料比如煤炭、钢铁等原材料暴涨(很多游资炒作),这引起下游生产企业被动提高价格,因此才出现ppi指数、进口数据连续数月出现增长的情况,但是这种增长并没有给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收入增长,当ppi,进口等数据增长传递给市场时,我们广大劳动群众收入并不能支撑市场价格的上涨,最后将出现CPI指数不正常的表现!
这种不正常情况会引起市场滞涨吗?我认为短时间不会,基于以下几点;一是我们的收入增长支撑不起市场价格上涨,二是货币超发得到有效遏制,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2个百分点。
那么谁会为本次人为干预市场供需的经济上涨买单呢?当上游原材料经过炒作暴涨后,传递到生产企业,最终由终端的部分消费者消化,比如刚需购买家电,房子等原材料直相关的商品,其次多数市场终端消费者无法消化本次原材料上涨,那么那些操纵天量资金炒作原材料的玩家将会受到反噬!资本是贪婪的,风险也是很大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