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谈兵:中国航母曾经面临生死抉择,阻力甚至来自美国

2018-03-04 09:15:36   

中国航母曾经面临生死抉择,阻力甚至来自美国

半个世纪的大骗局害苦了某超级大国,中国也差点上当。
2017年,就在中国上上下下酝酿究竟造不造大型航母之际,美国海军和国会开始讨论建造小型航母。
美媒称,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在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主张,五角大楼和美国海军必须增加潜艇数量、扩大水面舰队规模,并建造更小、更灵活的航母类舰艇,以此作为重新思考该如何为未来冲突和行动构建美国舰队的更广泛努力的组成部分。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近日报道,这份报告于2017年2月9日发布,题为“重振美国海上力量,美国海军的新舰队结构”。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在报告中称:“如今使用航母等大型高端平台为所有海军行动提供支持的做法,不能有效地提供迅速、不易被摧毁的高能火力,而这种火力可能是遏制南中国海或东中国海的侵略行为所需要的。”
报道称,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不建议美国完全放弃以航母为中心的力量,它称海军需要更加重视潜艇,并呼吁重振水面舰队。该报告还呼吁建造一种新的更小型航母类舰艇。
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称:“更好的做法可能是依靠潜艇和水面舰艇作为主要的威慑和再保证工具,并从公海部署航空母舰,一旦发生侵略,它们可以在公海调动,以对抗敌人。”
虽然这项研究并未要求减少目前的航母数量,但它认为,考虑到远程反舰导弹等新威胁和敌方海岸防御,机动性更高的更小型航母可能会令某些高风险任务更加可行。
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就不止一次的宣扬航母无用论,而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竟然听信了美国人的言论,坚持“导弹制胜论”和“潜艇制胜论”。费了牛劲造出两艘“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仅仅用于反潜,而同期美国却建造了排水量近10万吨的“企业”号核动力航母用于确立海洋霸权。
美国再次放出航母无用论,这次虽然比较隐蔽,但是明显是想将中国等国家再次带进坑里,美国忽悠的核心是,面临远程导弹的威胁,小航母相对便宜,但是作战效能不减,还有更高的生存力。

航母战斗力有多强悍?按照美国忽悠的逻辑,小的比大的好,没有的就别造了,造了也没有用。
航母无用论是美国海军高官想误导中国发展非对称作战而向媒体公布的!结果中国不上当。
当年,冷战时候,美国从总统到军方,从专业技术人员到媒体,日复一日都在鼓吹“航母无用论”,还是发展核潜艇和导弹吧,多好,我自己是没办法,有些项目开工了,赔本也得干,欲哭无泪啊,结果,架不住你忽悠,再加上你是技术引领者,人家还真是信了,结果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各项航母建设都停下,这也是导致今天俄海军除了一艘冒着黑烟的航母外,无航母可用的始作俑者。
而美国呢,造,造,造,称霸海洋,舍我其谁。今天,情况变了吗?
没有,美国媒体,这几年说了多少次航母无用,特朗普还扬言,最新的福特级航母太贵,10艘,太多了,还有,把那个啥玩意电磁弹射给我拆了,换成蒸汽弹射,察其言观其行,福特计划10艘,一点没变,电磁弹射,人家觉得很好啊,首艘服役时候,特朗普那个美啊,以前说的狠话呢?那不都说给最近热衷于航母建设的伙伴嘛!


福特级航母

还有人说,航母是不确实没用?颠覆性技术发展风起云涌,比如那个高超音速武器等,确实代表着未来潮流。


为此,中国军队和国防科研以及决策部门曾经进行过大讨论,中国究竟需要补需要航母,一念之差就可能使中国建造航母面临生死抉择。
有了航母,海军的力量体系才能体系化、立体化、综合化,将海上作战范围从近海推向中远海。谁拥有海洋就拥有世界,这是浅显的道理,尤其是,航母不但是作战平台,其对海军作战编制、指挥体系、力量运用的影响,可以牵引整个海军的结构性变化,这对还没有航母或者航母数量、质量双不足的国家海军,吸引力,还用说吗?
再说战略轰炸机,俄罗斯经费很困难啊,可是,宁可咬牙不发展大中型舰艇,也要勒紧裤腰带发展战略轰炸机,其最新的图-160M2不是刚大张旗鼓的宣扬了一番吗?
也许有人说,美军确实是觉得B-21战略轰炸机不如B-2,还不如不发展,真实情况是,虽然载弹量、航程相比B-2大幅下降,但是这下降,是有原因的:
隐身性能不变,在美国空军空中优势下,在遍布世界各地美军基地支持下,足够用了。
这也给我们提供了真正的借鉴:武器装备的发展,听他们在那乱叫,还得种好自己的田。
就比如我们的轰-20,到底是速度突防还是隐身突防?
对手是谁?
该具备怎样的洲际威慑力?
对手的防空体系强大到什么程度?
想到这三点,答案应该有了。



中国不久将建成的核动力航母
航母带来的浮动机场之所以重要到不可替代,主要是因为在海战中,制空权远远大于制海权。在战机面前,军舰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这很好理解,军舰的航速与战机的高速比起来,近乎等于零。
这就决定了,战机的高速让它永远处于进攻者的角色,你能想象一艘军舰在茫茫的太平洋上,拼命地追着一架大黄蜂战斗机背后打吗?
所以,高机动性让战机面对军舰的时候,可以快速地进攻和快速地撤退。面对战机,军舰永远处于防御者的角色,而防御,总是会有失手的时候。
空射反舰导弹的射程常常要远大于舰空导弹!
舰空导弹是从海平面向上发射,去追击万米高空的战机,这就像一只猴子从山脚向上扔一块石头,去砸山顶上的老鹰。
所以,舰空导弹虽然可以做得很大,但它是从下往上打,地球引力帮了倒忙。
相反,空射反舰导弹是从万米高空往下打。这就像你在山顶扔一块石头去砸山脚的目标,就算你一点也不用力,轻轻那么一放,落下去就能把目标砸得够呛!
二是,军舰上发射的舰空导弹,是从零开始加速。而空射反舰导弹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它是在战机上发射,所以,一发射,导弹就带有了战机的速度。像俄罗斯的舰载机苏-33,其最高速度高达2300千米每小时,这就是说,苏-33若是在最高速度发射反舰导弹,那导弹是从2300千米每小时速度的基础上开始加速的,你瞧,这是多么巨大的优势。所以,空射反舰导弹的射程一般要大于舰空导弹,也就不足为奇了。
导弹射程远带来的好处很多,因为战机可以躲在军舰火力范围之外随意地发射导弹进行轮番袭击,一点也不用担心自己被攻击,而军舰呢,它只能眼睁睁地被动挨打,防御。战机把导弹发射完了,还可以回去补充弹药,接着再来打。你说,如此这般,军舰怎么防?就算你导弹防御系统再先进,总会有失手的时候。
最后,就算抛开舰空导弹和空射反舰导弹在射程上的差距,单就打击难度来说,空射反舰导弹的优势也很大,因为它是在打击一个近乎静止的目标(军舰),而舰空导弹却是在打击一个高速移动的目标,多数时候是在战机屁股后面追击,有时候它还不一定能追得上。
因此,幻想着用上百艘战舰围殴航母战斗群,那无异于群体自杀。

不管是潜艇还是传说中反舰弹道导弹,又或者其他反航母手段,他们都只是破坏制海权的工具,而无法夺取制海权,海军是干什么的,制海权,抛开制海权而建立的对海力量,其意义何在。

一个航母战斗群,至少包含一艘航空母舰,3-5艘宙斯盾战舰,1-2艘攻击性核潜艇,一个昼夜能机动上千海里,同时拥有着远超越陆地机场的防空能力,同时其舰载机的活动能力也超越的空军。

一个完备的航母战斗群,能起到的作用,比同样的100架战机,配套机场,3-5艘宙斯盾战舰,1-2艘攻击性核潜艇要大得多,而其造价,仅仅只是多了一艘航母的造价而已,但是其作用却有质的飞跃。


鼓吹航母无用论的人都忘记了,就算没有航母,你同样需要采购战斗机,战舰,潜艇,仅仅只差别1艘航母而已。
但是却能够做到争夺制海权 ,由海向陆,让一个只能龟缩在近海的海军,走向大洋,走到真正需要你的地方。

航母战斗群的作用,在现阶段,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现代战争,不光是高科技的战争,不光是工业能力的战争,也不光是人员素质的比拼!
还是国力和资源的比拼!
对大国来说!资源尤其的重要!(各种资源!)而如何来获得这些资源?
如果来稳固自己的资源供给?
除了陆地运输,更大份额的资源,都是经过海运的!
如何保卫自己的海运资源运输线?
如何打击对手的海运资源运输线?
战舰?潜艇?远程导弹?

大家对比一下可以发现!这几种兵器,都有他们的天生的弱点!
(现阶段来说,这个弱点,无法消除)普通战舰的弱点,
一 火力持续性不高。
二 海上自持力不够久。
三 抗饱和攻击能力没有航母编队强(因为在功能上没有航母舰队完善,战术主动性不高)

远程导弹弱点,
第一 成本高!
第二 战略威慑力没有航母强。
第三 对地区海域的控制力度没有航母久。

潜艇!
第一 在没有完善的防空能力时,一旦被发现!危险性非常高!
第二打击能力没有航母强!自持力也不够久。除了对对手的运输线威胁性高这一个优点外!在对己方的运输线的保护力度没有航母舰队强(因为你不能一直跟着运输船对!太容易被确定位置了,一旦被确定了大概位置!这个潜艇的危险性就高了。到时候自保都难,如何来保护运输线?)

所以!虽然现时代对航母能够产生威胁的武器不少!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击沉的!也没有什么武器能够全面替代航母的武器出来!
记住:航母带来的不仅浮动机场,而是移动的国土!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吗?星辰大海只是通道,我们的真正目标是影响力和实力到达彼岸,也就是人类社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陆地。
航母作为移动的国土,可以直接将国家意志和影响与世界对接,这才是发展航母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