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吨大载荷 490吨全重 送神舟十一升空的火箭竟源自洲际导弹
2016-10-17 13:14:23
神舟11号的发射,除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也要归功于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成功。毕竟,沉重的载人航天器(还要附带额外的乘员逃逸舱)用一般的航天火箭根本无法送入轨道。而我国把神舟11号送入太空轨道的“神箭”,就是长征2号F改进型火箭。
或许也是天意吧,今年是伟大的长征胜利80周年。而同样在今年,用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来命名的超级火箭将把咱们最新式的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进太空,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也标志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进一步实现。
我国的运载火箭的命名都是长征,这也是为了继承长征的伟大精神。但你可能不知道,长征2型运载火箭的最初来源则是洲际导弹。
东风5式远程液体洲际导弹是我国在60年代开始研发,70年代投入试验,80年代成熟的第一种洲际导弹。其射程超过上万公里,可以对大洋彼岸的美洲构成威胁。其服役以后,才真正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强大的核反击能力。因为载重量大,射程超远,其改进型号东风5B至今仍然是火箭军的重要装备,并在2015年的胜利日大阅兵中高调登场。东风5加注燃料后的全重据称接近200吨,可以投掷400万吨当量氢弹。而最新的东风5B技术提升程度则不得而知。
将远程洲际导弹稍加改装,就可以变成发射卫星和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二者的技术是相通的,都需要把一定物质发射到超高空和太空,无非是洲际导弹运载的是重入大气层的核弹头,运载火箭搭载的则是和平的宇宙航空器、高度要求更高而已。美国和苏联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和载人飞行器使用的运载火箭,就都来自于自己的洲际导弹。我国首次发射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使用的长征-1式火箭,据称技术来源也是当时新式的东风-4式导弹。
为了发射质量更重的卫星,自然也需要射程更远更强的洲际导弹作为支撑。长征2号运载火箭就在东风5导弹的基础上完成了设计,并在70年代末成熟,成功地担负了新式卫星的发射工作。长征1号的有效载荷仅仅是300千克,长征1号丁型也不过是1吨,而长征2号的早期型号就把这个数字提高到了2吨。1975年,长征2号首次完成了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工作。
随后的多年内,长征2号家族枝繁叶茂,依次发展出了长征2号丙、长征2号丙改进型、长征2号丁火箭。后期的长征2号加注燃料后的全重接近250吨,运载能力达到4吨,这对于二级火箭来说已经是个十分优秀的成绩了。
为了完成重量更大的卫星发射任务,长征2号开始发展在侧面加挂助推器的新式型号,这也是长征2号E型和长征2号F型。F和E型都在在火箭四周加挂了4个助推器,大大增加了载重量和到达高度。F型作为为载人航天服务的专用型号,在E型的基础上着重提高了可靠性,还可加装用于紧急情况人员逃生的逃逸塔。神舟7号后,F型还发展出了改进型,起飞重量达到了490余吨,最大运载能力超过8吨,这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了。
F型的4个助推器各自拥有发动机,火箭主体也有两级发动机,最大速度超过22倍音速,可以将运载物送入远地点350公里的轨道上,展现了中国制造的火箭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