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特朗普想把这个国家“送给”印度,但莫迪还真不敢接受

2017-08-23 09:00:36   

  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特朗普开始剥离不良资产,俗称甩锅。美国总统在8月21日发布了针对阿富汗和南亚地区的新策略。他强调不会撤出美军,但也没提到数月前增兵至少4000人的计划。为了防止塔利班填补美军撤出的真空,特朗普展开“巧实力外交”,即在不付出什么真金白银和调派大军的情况下,将成本转嫁到别国头上。“海外探客”认为,美国其实不打算在阿富汗浪费太多资源,现在既死不起人,也掏不出钱。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已耗费近5万亿美元,犹如一个无底洞。在特朗普看来,阿富汗问题不过是前任和前前任留下的烂摊子。


开始战争容易,结束战争很难。如今美国的困境就是被牢牢绑定在了阿富汗,无法完全脱身。围剿了10多年,结果依然有20多个恐怖组织活跃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就在特朗普公布新策略之后,塔利班就回应称“如果美国不完全撤军,这里就是他们的坟地。”美国驻阿机构、美军营地等等都是袭击目标。在这16年里,美军从来没有赢得过阿富汗的民心,甚至美军给阿富汗政府建立的军队也被塔利班渗透成了筛子,士兵带着武器逃跑、把美军当成了“运输大队长”算是仁慈的,经常还有士兵突然朝美军开火。就在6月17日,一名阿富汗士兵在马扎里沙里夫的一个基地打死了4名美军士兵。让美军防不胜防风声鹤唳的是,根本搞不清楚敌友的分别。长期埋伏,就地隐藏,待机而起,迎向光明,这才是令美国人恐惧的阿富汗人民。
眼看前方已经挺不住,白宫研究出“亲印抑巴”的新策略。特朗普公开敲打巴基斯坦不要搞小动作,否则美国将让其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则准备提升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纵观美方针对阿富汗问题提出的“阿人治阿”和“有限承诺”,其实都围绕几个核心利益展开,一是不能让阿富汗重新成为恐袭的策源地;二是维持美国在中亚已经获得的战果,包括抑制俄罗斯和伊朗在阿富汗的影响力;三是能够让美军逐步体面地撤出。
在特朗普看来,最好的“接盘侠”可能就是印度。他甚至隐含威胁地放言:印度靠贸易赚了我们数十亿美元,就得在阿富汗问题上出力。当然,作为一个商人,他更懂得放长线钓大鱼。


当莫迪在6月26日和特朗普熊抱时,应该意识到这是要收费的。美国在关键时刻给予印度极大的支持,不算2008年以来至少15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仅在最近美国就准备向印度出口C-17军用运输机、售价达30多亿美元的90架“复仇者”隐身无人机、价值近30亿美元的22架“捕食者”无人机、39架AH-64E“阿帕奇”重型攻击直升机等,这些美军中的一线装备连很多盟国都无法获得,美方却舍得提供给印度。美国在7月还派出以“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为核心的打击群参加“马拉巴尔-2017”联合军演,为印度鼓劲撑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今莫迪是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嘴软。特朗普的捧场瞄准的是高额回报。印度在边境鬼鬼祟祟的行动,在白宫看来并不解渴。既然要搞,就要搞点真正的动静出来。如今美方想扶植印度充当南亚地区的“名誉霸主”,印度也必须在阿富汗问题上给予美方支持。印度不是一直抱怨“中巴经济走廊”截断了通向中亚的道路吗?现在机会来了。
不过,印度虽然一向秉持“有便宜不占王8蛋”,经常蚕食侵占别国领土,也觊觎中亚的资源的地缘位置,但阿三并不傻,知道阿富汗这个国家万万不能招惹的。印度只想把周边国家控制住,而阿富汗与印度中间还隔了一个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争端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印方绝不想跳到另一个火坑,蹚那一滩浑水。


须看到,在暖意融融的关系背后,美印之间的矛盾也不少。大到气候变化议题、贸易纠纷再到制造业的竞争,小到关系不少印度人前途的H-1B签证,美印双方都存在巨大分歧。而莫迪由于在2002年纵容古吉拉特邦的种族仇杀,在10多年的时间里都被西方视为“国际贱民”。如果不是西方为了扶植印度遏制东亚大国的崛起,恐怕莫迪到现在都翻不了身。而特朗普直到现在都拿印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敲打莫迪,向印方施压。
对于美国而言,为了保障霸权,首先要避免在亚洲出现能够挑战既有秩序的强国。莫迪8月15日提出要在2022年之前建成“新印度”,拓展海上、网上和太空的新边界,本身也影响了美国的利益。让印度接手阿富汗,实际上就是给印度套上一个紧箍咒,表面上看印度获得了新的势力范围,实则陷入了泥淖。
可以想见,翻云覆雨的美方,会把印度要不要出兵阿富汗与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相挂钩。口头支持与行动支持完全是两码事。莫迪虽然枭,但不雄。真正的枭雄恐怕是特朗普。这与个人本事或魄力的关系不大,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国势。对美方而言,最好的局面就是鹬蚌相争,而自己坐收渔利。面对美国的压力,莫迪怎么应对是他的事,唯一确定的是印度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无论接受还是拒绝,都会受到损失,印度必须为愚蠢埋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