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次性出口中国200台发动机 美国揭露真相让国人寒心

2016-10-31 10:09:43   

近年中俄关系可以说是处于黄金发展期,双方经济贸易以及军工合作非常热络,而中国也从俄罗斯弄到了不少优秀的武器装备。在本届珠海航展开幕前夕,媒体曝光作为重要的参展方,俄罗斯又向中国出口多达200台航空发动机,这笔价值10亿美元的超级大合同,发动机类型涵盖AL-31和D-30两种型号发动机,每种发动机的采购数量大约为100台,这项合同将在3年内完成。

AL-31航空发动机是俄罗斯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此前中国的歼10、歼11系列和目前的第四代战机军使用俄罗斯的AL-31系列航空发动机,可以说该发动机是在太行发动机形成战斗力之前,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高端战机的发动机市场,即便中国官方宣布国产太行发动机已经形成战斗力,并开始批量使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产战机上AL31F的身影。

D30发动机则是俄罗斯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现称彼尔姆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目前中国运20和轰-6K发动机全部使用的是D-30KP-2发动机,在最近的几年,中国入役的运20将继续采用D-30KP-2发动机。

通过这一消息让无数军迷欢呼雀跃认为中俄关系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使中俄结盟也不是不可以,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日美国媒体给出的答案也许能让这些军迷冷静一下吧,事实的真相往往是最残酷的,让人看后才真正感到寒心。

根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称,中国虽然在积极研发国产发动机,但是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俄罗斯绝对不会提供帮助,更不会把发动机技术转让给中国。因为俄罗斯害怕中国掌握发动机技术后将不再有求于俄,中国的战机出口更会抢夺俄罗斯市场。

另一方面,当俄罗斯掌握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供应以后,俄罗斯可以根据中国采购的发动机规模来分析推断出中国生产装备的轰炸机、运输机和其他战机的数量,以及中国空军未来的某些发展方向。这对我过空军发展战略相当不利。

在军工合作领域,俄罗斯与印度早已成立合资企业,联合开发研制生产“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双方还在第五代战机和其他武器装备的研制领域密切合作。而作为另外一个军购大客户,俄罗斯却在百般防范,到目前为止中俄在军事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一个具体合作项目,这与印度相比几乎有着天壤之别。

也许是中国已经看到了俄罗斯对中国的防范,中国才下达决心成立自己的发动机公司。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航发的组建方案;到了3月份,中组部和国资委先后宣布了主要领导以及董事、监事的任职决定;5月,中国航发完成工商注册;8月,总部正式入驻北京海淀区。整个航发集团的搭建前后仅仅用了7个多月,可见中国对此事的重视以及效率。

在短期内,中国依赖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局面会继续存在的,但是我们相信这仅仅是短期的阵痛,相信中国航发的成立,将给中国航空发动机带来春天的希望。不再看着俄罗斯的脸色发展我们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