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用哲学的X光,透视热点背后的真相

2018-04-14 14:05:22   

最近我很少写时政评论,中美开打贸易战以后,网络上的热点一阵高过一阵。我想冷静一下,思考一些和哲学有关的东西,少写一些口水话,多一些有思想价值的东西。


在喧嚣的互联网上,创作深度思考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容易沦为说教,还可能被读者嫌弃。毕竟在互联网上,大家公认最受欢迎的是“三俗”有关的内容,或者至少幽默搞笑一点,那样最吸引眼球。


然而我认为,用哲学的眼光分析眼下的种种热点,就像打开了透视的x光,可以看穿很多笼罩的重重迷雾。


我的读者群体,大部分都是长期阅读积累下来的,相信很多人还是愿意看到多一些独立思考有深度的内容。


【我看懂了特朗普和美国套路】


自从特朗普当上美国总统以来,他一直都是各路媒体的焦点,从来没有脱离新闻热榜超过一个星期。如果说全球热点有五分,特朗普一个人至少拿下三分。


西方的政客,如今都是戏精,而特朗普,是这一群戏精中的战斗机。这位被美国众多媒体黑得找不到北的总统,以其特立独行的方式,一个推特账号就把自己树成万人敌,同时也是万人迷,赢得了所有的关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其实在西方社会里边,这种直率表演型的政客,往往是最容易上位的,也最容易被“奶头乐”灌输出来的大众接受。


很多文章分析美国各种阴谋,分析特朗普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想从中找出美国要玩的套路。毕竟阴谋论,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也很容易写出点击率很高的热点文章。


我的结论是,特朗普是一个说干就干没有套路的人。如果他说什么,那就是他想干什么。如果干不成,或者妥协,或者出尔反尔,那是因为美国的实力已经不行了,这事情干不成了。——换言之,美国已经在打明牌了,甚至要打到底牌了。


所以要想知道美国总统的真实想法,就看他说什么就好。要看美国的实力到底如何,就看他说出来的,到底能落实多少。


换言之,特朗普还真的是明人不做暗事。打出一张牌,就是要讹诈,你要不起,你就得使劲给他赔钱;你跟得起,讹诈失败,他就没有办法,退而求其次妥协。面对中国,面对俄罗斯,他任性不起来。所以,叙利亚的战争警告吹上天,只要俄罗斯够强硬,美国最终还是不会动手。


美国的那些小伙伴,因为没有什么实力,在美国面前只能无奈地让步,有的被敲诈购买军火,有的就直接开放市场,美国真的要打贸易战,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乖乖就范。


所以中美较量也好、博弈也好,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就是实力对实力来对抗,你军队实力比他强,他的军队就往后退,你打贸易战的底气比他足,他就得回过头来,不得不找你谈判协商。


看懂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一次中国官方媒体,对于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拿出了这么强硬坚决的态度。因为不管中国怎么妥协,美国都会无底线的要价;中国以硬对硬,美国人反而会冷静下来,大家会找机会商量比较合理的条件。


至于中国,表明了进一步开放的姿态,特别是开放金融,降低汽车关税,美国人趁机邀功(找台阶下),说是自己压着中国,所以中国不得不采取让步的立场,但是中国人说扩大开放,本来就是自己要准备做的事,和美国人无关。真真假假,我们就当看戏吧。


【美国只能以地缘利益换取经济利益】


这是我330号发表在知识星球上的一段文字 ——美国将会以地缘让步换取贸易战的利益交换。


中美作为两个超级大国,贸易战会给整个全球的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动荡。因此,双方一定会坐下来,谈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条件。


从经济上来讲,美国的话语权并没有那么大,因为中国现在内需市场比出口市场增长快,对美国的出口依赖性已经没有那么高。更不要说中美贸易,中方拥有顺差优势。


所以我认为中美贸易战谈判的结果,就是美国以地缘zhengzi利益,来换取经济利益。—— 这其中最大的就是亚太地区地缘环境的缓和。信号之一就是,南北bang子准备择机见面,可见美国人也弹压不住。


美国在地缘上的让步或者退回去,实际上我去年写的一些文章,美国定向打击日韩产业,已经提及了这些东西。


那么中国-美国在经贸上的互相妥协让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个人的预测:


——美国象征性的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关税,按照行业具体而定,而不是作为整体征收。估计受到影响的出口产品,价值最终会压到200亿美元以内。而不是最初的500-600亿美元。


—— 中国对美国的产品的调查和报复性关税,压缩到3050亿之间,不再扩大。


—— 波音公司将会强行抢走大约5%-10%空客的市场。每年增加飞机的采购额,但是波音公司需要在中国设立合资总装厂。(波音公司在舟山的交付中心,即将进入投产)


—— 中国将会以定向定额采购的方式,从美国低关税进口一大批中高档车,有可能在各大自贸区销售。零售价格在30万人民币 —— 40 万人民币区间,相对于现有市场价格降价大约10万左右。最终目标每年大约进口30 —— 40万辆左右,林肯、福特、凯迪拉克、道奇等美国高端品牌受益,同时不会大幅度冲击国产车和合资汽车市场,主要还是挤压一部分德国豪华车市场份额。


—— 中国会压缩一部分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的芯片市场份额,高通和Intel受益比较大,德州仪器公司,还有诸多美国芯片设计和生产公司会受益,中国的芯片产业会接受部分美资投资。


——中国会增加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特别是天然气。会适当减少从中东地区的进口量。这部分的贸易额最终会达到上两百亿美元以上。


其他方面,中美贸易关系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预计通过以上的调整,最终中美贸易顺差能够缩小500亿美元左右,并且在此基础上熬到特朗普第一任期结束。


地缘利益换取经济利益,简单地说就是商量一个价钱,然后把盟友卖了。这种事情美国做得多了,轻车熟路得很,你问他良心会不会痛?其实,根本不会痛,因为从来没有过良心。


【金融开放的另一面】


这里补充一下金融开放的看法,很多读者给我留言,希望我点评一下这个事情,国家开放金融行业,银行也允许外资控股,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可能会为未来埋下雷区。


根据我个人的分析,西方的金融银行家,对于投资中国兴趣已经不大,西方国家也在严格控制对华投资。最重要的是,包括华尔街在内的西方金融家,也没钱往中国投资了(具体细节后面我会专门写文,《华尔街也没余粮,全世界的钱去哪里了?》)。而几大国有银行,股权牢牢的控制在国家手上,中国这几大行没跑到国外去收购他们,他们已经烧高香了。


那么什么样的资金会跑到中国来,参股甚至控股中国的金融机构?根据我的个人分析,从十八大到现在,中国流失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 对外投资)大约有一万多亿美元。这些钱在海外并不像大家想象那样的受到热烈欢迎,美国现在欢迎的是实业(富士康美国建厂受到待遇可见一斑),并不是去吹大泡沫的资金。


通过进一步金融开放的通道,然后回到中国来的,很可能就是当初这些外逃出去,并且在海外洗白了的钱。资本家虽然没有国界,但是财富必须需要力量来保护,国外的力量,不可能去保护这些钱,相反,还会敲诈勒索这些钱,甚至某些人身死债灭。他们唯一的路径,就是回到中国来,让中国的力量保护他们。


中国宣布金融进一步开放以后,比特币价格开始触底回升。作为国内外洗钱风向标的比特币,它的价格波动,其实反映的是地下资金流动的流量。


如果某些钱真的部分回来,虽然不干净,但是中国现在要建设伟大事业,这些钱愿意来参与这个伟大事业,也是重要的资源可以统一战线,回来了,就算是肉烂在锅里了,可以既往不咎。只不过以后要加强监管,逼着这些钱去做实业,不要再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 不知道大家留意没有,今年年初以来,很多互联网巨头老大都去了东北,表示要支持东北振兴。 (包括Jack Ma和警察的合影,还有刘x东呼吁大家回报东北,连宝能都投资了奇瑞观致)。


虽然很多真相并不会让人开心,但是只要结果导向是好的,那也只能微笑面对。这个时代,不是非黑即白,我们总要适应某些灰度。


【互联网整治,全世界都在行动】


中国最近在整治互联网,今日头条旗下系列产品被重点打击,特别是内涵段子被永久封禁。这表明中国互联网的整治,从抵制国外意识形态渗透,要转向打击三俗低格调的内容。


其实不仅是中国在收拾互联网。美国也在清理互联网,facebook因为泄露用户数据,甚至被指控这些数据被用于操控大选。


人民日报网今天甚至有一篇文章,标题还充满sa气 ——《互联网公司,并非大而不能倒》。


无论是中国的互联网,还是美国的互联网,企业领导人都站出来发表声明,表示深刻的道歉 ——其实这帮家伙也是戏精,如果国家不整治,或者是进一步放宽甚至默认纵容,他们会一步步探出新的下限,甚至拍超越A-V国的小片子,都不用奇怪。


作为两个超级互联网大国,中美都选择在这个互相对抗的时间点,打击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本质上就是警告打击新自由主义和他们背后的势力——不要以为你们掌控几家媒体,手里有几个钱,就可以为所欲为,没有枪杆子在手,和国家意志较量,真的要动起来,你们算哪一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