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完通讯技术,美国又瞄准了AI技术,然而这次中企霸气回应…
2019-10-11 07:29:22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正在紧张进行中,但是美国并未停下制裁中国企业的脚步进程,8日,美国商务部依然固执地将8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名单,这种毫无诚意的行为无疑为这次的磋商笼罩上了一层阴霾。然而可喜的是,经历过美国“封杀”华为的大风浪后,中国的企业似乎变得更坚强了,对待美国流氓制裁行径越发淡定。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对其被加入实体名单一事进行了回应。
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称美国的经济制裁会在短期内造成公司业绩波动,但中长期来看,影响较小。而且针对美国断供元器件,拿捏中企的损招,海康威视也自信表态,绝大多数美国元器件都可以找到替代品。
刚获台湾财经节目热捧的“黑科技”翻译软件所属公司——科大讯飞则直言被列入美实体清单不会对自身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并将继续助力东北亚建设。
美亚柏科发表公告称,公司大部分软件为自主研发产品,被美国断供的配套硬件产品也具有较强替代性,且绝大部分供应商为国内企业。
商汤科技、旷世科技则对美国毫无根据地将其列入实体名单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表示将采取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
以上的这些中国企业能如此坚定有力的发声,不惧美国的制裁,一方面是自身打铁硬,长期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减少对美国元器件供应的依赖,并针对先前美国制裁华为等中企的预警,提早做好了应急预备案,从而心中有底,稳而不乱。另一方面则是中美贸易战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带头企业都展现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绝不服输的坚韧毅力和决心,给予它们对抗美国不公平贸易政策的底气和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多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都榜上有名,不少外媒在报道时,直接将文章标题取为“美国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加入黑名单”。这是刚限制完中国的通讯技术,又将矛头对准了AI技术的节奏。
众所周知,这两项技术都是未来各国关注的重点,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变。以往制霸高科技市场的美国,却日渐面临在通讯和人工智能领域被中国迎头赶上的威胁,此番拉黑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和“封杀”华为有着相同的借口,那就是害怕中国在这一领域崛起,与美国相抗衡。
然而,技术这种东西是封锁不了的。华为在美国全面施压的困境中,仍然获得50个5G商用合同的事实早已证明这一点。光想着动歪脑筋阻止别国的发展而确保自己的霸主地位的美国,最终必然是要失败的。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对其被加入实体名单一事进行了回应。
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称美国的经济制裁会在短期内造成公司业绩波动,但中长期来看,影响较小。而且针对美国断供元器件,拿捏中企的损招,海康威视也自信表态,绝大多数美国元器件都可以找到替代品。
刚获台湾财经节目热捧的“黑科技”翻译软件所属公司——科大讯飞则直言被列入美实体清单不会对自身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并将继续助力东北亚建设。
美亚柏科发表公告称,公司大部分软件为自主研发产品,被美国断供的配套硬件产品也具有较强替代性,且绝大部分供应商为国内企业。
商汤科技、旷世科技则对美国毫无根据地将其列入实体名单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表示将采取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
以上的这些中国企业能如此坚定有力的发声,不惧美国的制裁,一方面是自身打铁硬,长期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减少对美国元器件供应的依赖,并针对先前美国制裁华为等中企的预警,提早做好了应急预备案,从而心中有底,稳而不乱。另一方面则是中美贸易战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带头企业都展现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绝不服输的坚韧毅力和决心,给予它们对抗美国不公平贸易政策的底气和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多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都榜上有名,不少外媒在报道时,直接将文章标题取为“美国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加入黑名单”。这是刚限制完中国的通讯技术,又将矛头对准了AI技术的节奏。
众所周知,这两项技术都是未来各国关注的重点,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变。以往制霸高科技市场的美国,却日渐面临在通讯和人工智能领域被中国迎头赶上的威胁,此番拉黑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和“封杀”华为有着相同的借口,那就是害怕中国在这一领域崛起,与美国相抗衡。
然而,技术这种东西是封锁不了的。华为在美国全面施压的困境中,仍然获得50个5G商用合同的事实早已证明这一点。光想着动歪脑筋阻止别国的发展而确保自己的霸主地位的美国,最终必然是要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