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I:欧洲已完全被拖下水 给中国一个新战略机遇期

2015-11-15 13:37:36   

欧洲“9·11”:因缘,因果,祈祷

Macrosystem Finance Institute 2015.11.14

午夜巴黎,一场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施暴者众,罹难者更甚。其暴戾恣睢,令人切齿,其明火执仗,尤令人胆寒。

昨夜,世界本关注中国“关门打狗”(援引上层人士说法):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被查,金融系统再造由被动转主动;央行公布10月外储,增加550亿左右,解释了10月M2逆增,显要归功于软性外汇管制;即便如此,IMF主席、法国人拉加德也公开发表声明,成支持将人民币定义为“可自由使用”货币。的确,已经是IMF,准确说是欧洲需要人民币加入SDR。恰此时,巴黎发生连环暴恐袭击。

本次袭击无论影响之深远,性质之恶劣,或逻辑之因果,实可谓欧洲“9·11”事件。

人们问:悲剧何以会发生在法国?

法国是欧拉伯(Eurabia,是Europe与Arabia两词组合而成”)的中心,本次袭击毫无疑问的标志着基督教与伊斯兰关系的全面破裂。法国原是北非及中东不少伊斯兰国家的宗主国,二战民族解放之后,法国政府也坚持以“共和模式”为标志的移民政策,是伊斯兰化最深的国家,亦是多元文化主义的典范。法国有600多万穆斯林,超全国人口的10%,其中近一半拥有法国国籍。在法国这个以天主教徒为主的国家里,穆斯林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新教教徒和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已经成为法国的第二大宗教。

实际上,法国一直努力试图改造伊斯兰教,2003年6月,全法穆斯林理事会成立,由此成为Eurabia的正统机构。但伊斯兰二代身份认同危机,犹如中国农民工二代与大城市之沟壑。今年的“查理周刊事件”与2005年著名的“巴黎骚乱”遥相呼应,本次变本加厉则与全球衰退背景下,美国的中东政策变异有直接关系。

次贷危机之后,新能源及非常态能源产业的崛起,深度改变了美国的中东战略。一方面,战略性抽身中东,试图松绑什叶派伊朗制衡逊尼派沙特,诱发潜在教派冲突的大规模爆发;另一方面,不惜通过通缩性货币政策、贸易规则重构甚至武力,推进强势的气候主张,在能源价格及利益上,与整个伊斯兰世界为敌。

此二者,法国最近都位于风口。在叙利亚问题上,法国全面追随美国,既反对阿萨德政权,又打击IS(伊斯兰国)。14日,也就是今日,关于叙利亚问题的第二轮维也纳和会举行,法国三日前则再次出动“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此一投机性和挑衅性极强的举措,这几乎是对IS的火上浇油。

与此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非正式部长级预备会议8日至10日在巴黎进行,本月底,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巴黎召开,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宏伟的气候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届时,全球上百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包括奥巴马、习近平,甚至普京。换言之,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史上最严厉环保政策规划的出台,牺牲OPEC国家及中东利益已经达成共识。显然,这也是刺激IS极端报复的导火索之一。

至于,默克尔出尔反尔的难民政策的严重负面影响,及由此最近风传法国退出申根协议区(重新实施边境管制),它已然只是技术性的问题。

因此,巴黎暴恐袭击事件,实际上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经由次贷危机反馈出来的强大回声。亦可以视为对美国国家战略调整的一次重要测试。

它的影响将非常深远。

在战略意义上:

1)、全球公共品体系已经深度破裂;

在美元回撤,欧元无力,人民币作壁上观的框架下,中东的资本积累结构被撕裂,危机管控机制失效,欧洲公共财政体系难以为继,甚至基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欧盟框架也逐渐动摇。而这是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衰退期的典型表征。

2)、欧洲已经完全被拖下水;

这是连锁反应:打击IS→难民危机→文明冲突甚至种族冲突→极右化及欧洲财政分离主义→英国脱欧动能加强→欧元信用衰退→泛欧货币体系继续撕裂(瑞郎→北欧货币联盟→非洲法郎)。

3)、欧亚关系重新调整的可能性;

基于欧洲问题可能全面恶化并进而损害北约的统一性和抵抗性,美国面临的抉择是,重回中东,扶持欧洲,与俄罗斯对抗,还是继续战略抽身,重返亚太。如果是后者,那么俄法关系就有发生改善的显著动能,而欧洲内部的整合难度进一步加大甚至倒退。进而,中欧资本环流(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结构性加速。

美国更大概率会陷入两难。假若美国在两难中平衡,那么在太平洋区域,美国的优先策略可能不会是在南海与中国继续硬碰硬,而是挑动钓鱼岛或东北亚局势。如果中日韩峰会就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展顺利,那么这种概率将大增。

4)、在地缘及战略意义上,给予中国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对人道主义趁火打劫的味道,那就算是吧。

中国一直诉求联欧协俄制美,理论上对欧洲的打击同时也对加大了中国的交易成本。不过,由于目前欧洲大陆对华关系依然处于信任构建期,譬如默克尔访华表明,德国仍然不愿意跨出对华战略合作的一步,而仍画地为牢于经济利益。因而,中国的沉没成本并不高。

务实看待的话,本次恐怖袭击事件,很可能将引致欧洲大陆德法、南北均势局面被打破,并由此过滤出不同国家的战略立场。一个分化的欧洲,对中美而言,总体是中性的。

所以,总体我们认为,巴黎暴恐袭击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一段新的战略机遇期。虽与“9.11”不可比,但可保中国3-5年内已脱离危险区,撑大了调结构推进所谓供给端改革的纵深,降低了中国对经济增速进行兜底的压力。

中美之间构建“G2”,在重新拟合外交统一框架上——如类似于“9.11”后“反恐”协同——似乎有了可能性。被奥巴马反复拒绝的“新型大国关系”有条件注入实质性内涵。

在经济意义上:

5)、为明年的全球第三库存周期反弹蒙上阴影;

从目前欧洲披露的PMI、信贷规模及贸易账等经济数据看,难得的显示出经济获得新动能的信号。尤其是对比美国近半年景气度的显著回调,欧元区正整固向上,逻辑上,美国新库存周期的触底反弹,将对欧洲再加顺水推舟之作用。巴黎暴恐袭击事件,会否折断这一苗头,亦足忧虑。

6)、商品价格的波动加大。

中东冲突局势骤变,愈加复杂化,短期利空基本面;若战火扩大,或会从原油开始对大宗商品的反弹施加刺激;这一事件的发酵,势必会对12月OPEC会议产生影响,若减产协议达成,则二者正反馈,若否,则或是昙花一现。

以上,是我们粗略的分析。

文明的冲突没有道德,因为文明就是道德。国家如洪流,黎民如走狗。

然而,每个人都是所有人。

让我们为破碎于时代车轮的人们祈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