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军真能轻松击沉美军航母?专家称击沉没问题但代价有点大
2017-02-11 13:46:21
近日,《解放军报》日前刊文称苏军当年具备很强的反航母作战能力,其做法对今天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能够汲取苏联反航母作战的先进战术思想,并且与今天已经拥有的和即将问世的反航母装备有机融合起来,那么今天人们进行反航母作战将会比昨天的苏军做得更好。苏军当年的反航母作战,最著名的战术思想就是“饱和攻击”,即在较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反舰导弹,数量要超过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拦截能力,也就是达到“饱和”状态,让美军航母战斗群无法招架,从而达成击灭或重创美军航母战斗群的目的。
由于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防御纵深很大,所以光是“饱和攻击”不行,还需要远程、超音速。其中远程是让反舰导弹在美军航母战斗群防空范围的边缘发射,保证发射平台的安全;超音速则是为了压缩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反应时间。在具体实施反航母作战时,苏军是利用其先进的指挥和通信系统指挥空、海军的反舰轰炸机、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巡洋舰、奥斯卡级核潜艇在几乎同一时间向美军航母战斗群发射反舰导弹。必要时,基辅级航母、1143.5型航母也要参与反航母作战,这也是两型航母均装备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发现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问题,苏军还建设了由卫星、远程侦察机等构成的海洋侦察监视网络,能够在全球各处海洋对美军航母战斗群实施侦察监视。苏军的反航母战术思想放在今天不仅不过时,而且还得到进一步发扬。在侦察监视手段上,现在不仅有传统的光学和雷达侦察卫星,还有专门的海洋卫星,空中有先进的电子侦察机和海上巡逻机,地面上有超视距雷达,构成了更加先进而完善的侦察监视体系,对航母战斗群的实时监控能力更强。
在打击平台方面,现在的战机、潜艇以及水面舰艇的性能明显超过冷战时期苏军的同类平台。在打击武器方面,现在的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命中精度更高、飞行轨迹更加复杂多变,因而具备更强的突防能力。此外,现在的远程高亚音速反舰导弹则朝着隐身、掠海、航路规划和双向数据链的方向发展,虽然速度不如超音速反舰导弹,但是更难被发现,而且具备更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突防能力并不逊色于超音速反舰导弹。在战时,如果对高亚音速反舰导弹和超音速反舰导弹有效组合,则发挥出的打击威力将会更大。
此外,诸如反舰弹道导弹、空天快速打击武器等新型武器也开始涌现,这就使现在中国打击航母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苏军。现在的指挥控制、通信能力更是比冷战时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大容量、大带宽、通用化、加密性好、传输能力强的数字化无线电数据链、卫星链能更好地对各类平台和打击武器实施指挥和控制。由此可见,现在的反航母作战在技术上有了更好的支撑,只要善加利用,将会让反航母能力得到成倍提高。不过,军事专家告诉记者,2001年,美国抛出了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宣称如果其航空母舰受到击沉这样的重大攻击,将是它对其它国家实施核报复的条件之一,因此,如果直接击沉其航空母舰将面临跨越核门槛的风险,损失可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