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级上的中压交流技术,为何已经彻底没有了指望?
2025-10-02 07:30:24
神秘大国突然间向全球首次公开了3大主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成功的现场画面;在震惊全球军界的同时,也彻底把福特号与整个福特级工程的现实尴尬再次反推到了舆论圈的风口浪尖之上!大家都在强调关于近30吨满油满弹状态的隐身5代机的第一次公开的上舰,成功电磁弹射与电磁回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另外2种主力舰载机的首次上舰公开弹射,其体量都是超过30吨级的;甚至当前全球体量与吨位最大的15T四代半舰载机,其极限弹射能力在34吨甚至是35吨,这对当今的福特号与整个福特级系统,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无论在现成的福特号航母上,还是在美国东北部沿海的陆地模拟电磁弹射系统上,过去经历过的所谓上万次实际弹射,没有一次是真正弹射30吨级的实际物体,
图片
包括真正的舰载机与相应吨位的配重成功起飞。虽然纸面是上已经服役8年之久的福特号也已经进行所谓的战区实际战备值班;特别是最近几天,更像是受了什么特别刺激一样,在靠近挪威海岸的近海,不断的对外展示弹射F18EF超级大黄蜂起飞,但就是没有一次是弹射F35C,更谈不上满载弹射起飞近30吨级的重型舰载机。根据过去多年的分析,全球围观者基本都了解福特级从一开始就走错了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回收的基本技术路线。也就是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中压交流全电系统这个先天的技术死胡同。而没有选择中压直流全电系统这个正确的技术科技树。这里所说的中压,与一般民用电力的中压不是一个概念。民用电中的中压,一般只有几百伏特。但是在舰艇全电概念里,无论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图片
系统的骨干电压都在1.1万伏之上,中美基本上都是在1.2万伏到1.25万伏的范围之内。当然舰艇上的具体用电单位与位置,比如日常的内部照明与插座,里面的线路电压也与陆地上大同小异,只有几百伏特。所谓的超万伏中压,特指全舰的电力骨干核心部分的电压。那么为何中压直流舰艇全电就天然领先中压交流电技术呢?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彻底讲明白的。自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开始了以电力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从零开始建立规模性的电网?很早就有直流电与交流电的技术路线之争。爱迪生改进灯泡后进行大范围推广,一开始就是直流电模式。不过低压直流电电网的弱点非常明显,输电线一旦超过几公里,所传输的电能几乎就要损耗大半;于是大部分工业与民用电网,
图片
普遍采用了技术更成熟、损耗更小的交流电技术。但是到了当代,百万伏特高压超远程输电,直流电模式反倒又重新崛起。因此到了大型舰船上,交流模式好还是直流模式好,也需要因地制宜就事论事。而就电磁弹射与回收系统本身来说,里面既有交流设备也有直流设备;之所以说中压交流还是中压直流,主要是看全舰输配电的核心部分是中压交流还是中压直流。目前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只能长期固定一个23吨或者最大25吨的弹射吨位,绝不敢轻易调大或者调小。一旦随意调节,那么4条电磁弹射器就会同时宕机!重启一次,没有五六个小时根本做不到。电磁弹射器重启期间,甚至连舰上的其他用电部分,比如舱室照明与厨房厕所供电都要全部掉电重启。这种状态如果遭遇实战,就是笑话,
图片
一般的存在。电磁真君很早就说过:美国海军要最终赶上来,最快也需要15年之后。当时说这话的时间大约在2015年。暗示到2030年之后美国海军才能在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技术上最终重上正轨。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大前提没有同时说清楚:也就是美国海军从2015年开始就彻底认识到中压交流电磁弹射根本没有任何前途,从那时开始就下定决心全面改弦更张,彻底转变为中压直流模式。但是10年过去了,整个福特级系统甚至整个美国海军体系,还继续“深耕”中压交流技术。惯性太大,根本没有全面掉头的意思,因此不用说再过15年,就是再过30年,还是目前这个熊样!
图片
包括真正的舰载机与相应吨位的配重成功起飞。虽然纸面是上已经服役8年之久的福特号也已经进行所谓的战区实际战备值班;特别是最近几天,更像是受了什么特别刺激一样,在靠近挪威海岸的近海,不断的对外展示弹射F18EF超级大黄蜂起飞,但就是没有一次是弹射F35C,更谈不上满载弹射起飞近30吨级的重型舰载机。根据过去多年的分析,全球围观者基本都了解福特级从一开始就走错了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回收的基本技术路线。也就是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中压交流全电系统这个先天的技术死胡同。而没有选择中压直流全电系统这个正确的技术科技树。这里所说的中压,与一般民用电力的中压不是一个概念。民用电中的中压,一般只有几百伏特。但是在舰艇全电概念里,无论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图片
系统的骨干电压都在1.1万伏之上,中美基本上都是在1.2万伏到1.25万伏的范围之内。当然舰艇上的具体用电单位与位置,比如日常的内部照明与插座,里面的线路电压也与陆地上大同小异,只有几百伏特。所谓的超万伏中压,特指全舰的电力骨干核心部分的电压。那么为何中压直流舰艇全电就天然领先中压交流电技术呢?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彻底讲明白的。自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开始了以电力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从零开始建立规模性的电网?很早就有直流电与交流电的技术路线之争。爱迪生改进灯泡后进行大范围推广,一开始就是直流电模式。不过低压直流电电网的弱点非常明显,输电线一旦超过几公里,所传输的电能几乎就要损耗大半;于是大部分工业与民用电网,
图片
普遍采用了技术更成熟、损耗更小的交流电技术。但是到了当代,百万伏特高压超远程输电,直流电模式反倒又重新崛起。因此到了大型舰船上,交流模式好还是直流模式好,也需要因地制宜就事论事。而就电磁弹射与回收系统本身来说,里面既有交流设备也有直流设备;之所以说中压交流还是中压直流,主要是看全舰输配电的核心部分是中压交流还是中压直流。目前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只能长期固定一个23吨或者最大25吨的弹射吨位,绝不敢轻易调大或者调小。一旦随意调节,那么4条电磁弹射器就会同时宕机!重启一次,没有五六个小时根本做不到。电磁弹射器重启期间,甚至连舰上的其他用电部分,比如舱室照明与厨房厕所供电都要全部掉电重启。这种状态如果遭遇实战,就是笑话,
图片
一般的存在。电磁真君很早就说过:美国海军要最终赶上来,最快也需要15年之后。当时说这话的时间大约在2015年。暗示到2030年之后美国海军才能在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技术上最终重上正轨。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大前提没有同时说清楚:也就是美国海军从2015年开始就彻底认识到中压交流电磁弹射根本没有任何前途,从那时开始就下定决心全面改弦更张,彻底转变为中压直流模式。但是10年过去了,整个福特级系统甚至整个美国海军体系,还继续“深耕”中压交流技术。惯性太大,根本没有全面掉头的意思,因此不用说再过15年,就是再过30年,还是目前这个熊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