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歼10战机已具备四代机特征 没抄袭以色列
2015-09-13 13:40:37
国外三代战斗机的改进改型在技术发展方向上的表现非常清楚,主要机型的改进都是在保持基础设计的前提下,应用新的航电技术发展成 果来提高飞机的综合战斗力,通过对飞机设计和应用的适应性改进延长飞机的技术寿命。中国在改进现役战斗机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与国外类似,也是依靠国内自行发展和从国外引进 的先进技术与成品为基础,通过改进完善的手段提高现役装备的技术和战术性能水平。中国空军现役装备中歼-8II、歼轰-7和歼-11都应用了改-进改型的成果,歼―8H/F/FR、歼轰-7A和歼-11B都是改进成功的代表,这些改进项目普遍使基础机型的性能和技术标准得到提高,歼-10的技术改进也可以采用类似甚至更为激进全面的方法。
歼-10在开始研制的时候中国的航电技术基础非常薄弱,为了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赶上一代飞机差距,歼-10研制中采用了引进核心技术来弥补国内基础不足的问题,事实也证明这样的发展途径很好的促进了国内战斗机技术的提高。根据参与歼-10研制的部分技术人员的回忆文章和相关资料内容,可以判断出歼-10的基本设计方案是在歼-9基础上提出的,但是飞机的部分气动和结构修改工作中存在有对外合作的成果,尤其是机翼前缘的设计和垂直安定翼面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
歼-10的结构和气动结合了国外三代战斗机的先进技术和国内长期研究的成果,机身和进气道的结构设计上还体现出国内技术的鲜明特点,可以将歼-10看成是引进技术和国内自行研制相结合的成功之作。航空电子设备是歼-10相比同时期国内战斗机优势较大的部分,在国内航电技术仍然无法满足实际装机批产需要的情况下,根据媒体对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的访问谈话中透露的内容,首飞的歼10采用的是由国外系统引进的机载航电装置,直到后期原型机上才安装了引进航电系统的国产化产品。关于歼10引进国外航电系统并国产化的资料以前并没有依据证明,但在空军60周年庆祝活动中公开了歼-10/10A的 座舱细节,通过对比歼-10座舱的布局可以发现歼-10和LAVI仪表板布置非常类似,尤其是三个下视显示器的布置方式和显示器类型几乎完全相同,这样相似的座舱布局在同时代战斗机中并无第三个例子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