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21又被官宣,076与福建舰进入电磁弹射无人机时代

2025-10-02 07:28:01   

93 阅兵式上,无人机方队伴随《无人智胜进行曲》驶过天安门,5 型 7 种无人机的亮相彰显了我军无人机技术的飞跃。彼时众人目光多被后方的无人僚机吸引,对打头的 “攻击 - 11” 并未过多留意 , 毕竟它已是公开曝光的 “老熟人”。但很快,眼神锐利的网友发现了端倪:这架无人机机翼上有条明显缝隙,大概率是折叠翼设计。图片

空军专用的攻击 - 11 翼展未超战斗机机库宽度,根本无需折叠翼。答案随之清晰:这是基于攻击 - 11 改进的舰载无人机。军迷圈早对其议论纷纷,从 “攻击 - 11H” 到 “攻击 - 15”,型号猜测众说纷纭。直到阅兵式上机身低可视度编号 “21” 曝光,才有大佬笃定其为 “攻击 - 21”。大半个月后,央视节目在分析舰载无人机时,通过资料图注释正式官宣了这一型号。

能登上阅兵场,意味着攻击 - 21 已达定型现役状态,技术日趋成熟。更有传闻称,福建舰此前海试已完成其起降作业,虽未获官方确认,但足以佐证其适配性。这一突破让中国拿下全球首型量产版飞翼舰载无人机的桂冠,继歼 - 35 后再度在航母舰载机领域领先美国。图片

美国早于 2014 年就完成了飞翼布局 X-47B 舰载无人机的上舰测试,一度尽显技术优势。但 11 年后,X-47B 沦为博物馆展品,未能量产服役。当前美军研发的 MQ-25 “黄貂鱼” 采用大平直翼 + 大 V 尾设计,气动水平明显倒退,且以加油、侦察为主,不具备有效打击能力。相较之下,攻击 - 21 作为首型攻击型舰载无人机,优势不言而喻。

放眼全球,美、英等国虽实现无人机甲板起降,但除 X-47B 外,多为 800 公斤至 2 吨级的螺旋桨无人机,不仅规格小,且缺乏隐身能力,实战价值有限。而攻击 - 21 作为 15 吨级大型喷气式无人机,凭借我国领先的电磁弹射系统,可在福建舰与四川舰上灵活运作。

作为攻击 - 11 的改进型,攻击 - 21 继承了优异隐身性能与大航程优势,可执行远程穿透打击、制空突击等任务,还能与歼 - 35 协同组成全隐身梯队。值得期待的是,076 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下水 8 个月后,电磁弹射器公棚已拆除,预计明年初海试,届时攻击 - 21 将登舰服役。

攻击 - 21 的亮相,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已跳出 “摸着美帝过河” 的模式,迈入 “遥遥领先” 的新阶段。舰载机无人化时代的大幕已然拉开,而开启这一时代的,正是中国海军与中国军工的硬核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