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只有24架歼15却要装备3艘航母?俄专家批媒体不用操心
2016-08-11 12:39:28
根据俄罗斯军事专家卡申的观点,由于现代航母的舰载战斗机是所有飞行中风险最高的科目,所以舰载战斗机造出来以后需要经过比普通陆基战斗机更多的考验。比如操控系统“鲁棒性”或者机体结构在频繁的高强度的起降下是否会发生形变等等在陆地上基本不太可能遇到的故障,都可能出现在舰载战斗机的身上。所以,中国现在发展舰载战斗机相对保守。并且中国还在逐渐加速自己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培训,现在至少20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已经准备完毕。根据中国新闻图片显示,中国现在已经有了合适的全新的舰载机训练机型,采用橘红色和白色涂装的“海山鹰”舰载教练机。从目前来看,“海山鹰”教练机担负着陆基飞行员转变成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关键步骤,因为在舰载战斗机上的操作习惯跟陆基飞机完全逆反,并且舰载战斗机落地时机体进入角度必须正,窗口很小,允许你自身修正的空间也小,所以必须一次成型。这需要反复的练习,使用歼-15战斗机来飞这样的起落确实太浪费了。
其实俄罗斯曾经也面临过这样的发展缓慢的瓶颈期。卡申回忆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俄罗斯工业缺少苏联时代的高级的技工和设计人才,造成苏-33舰载战斗机长期一直只有5名飞行员能够飞行,造不出新飞机和培养不了新飞行员。这些飞行员还是从苏联时代,花费近10年时间培养出来的顶尖飞行员。而中国现在要在短期内发展自己的舰载航空兵,这对工业技术、地面地勤技术以及换装飞行员或者新训飞行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现在其实需要的是大量熟练的技工和工程师,而这一切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因此,卡申也特别指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现在存在互补的可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俄之间就舰载战斗机方面进行了数次高层次谈判,不过都是无果而终。而后,中国从乌克兰获得了相关技术,而俄罗斯等于把乌克兰的技术又重新搬到了俄罗斯境内。因此,实质上中俄之间的技术基础都是类似的,类似的航母技术和舰载机技术,这才是双方互相合作的基础,同时双方还可以各自交流经验。
在此前俄罗斯媒体一直热炒的米高扬工程师建议中国购米格-29K战斗机的新闻,卡申也有自己冷静的观察。他认为米格-29K这款战斗机刚刚装备俄罗斯的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刚刚要到战场上去实验自己的实战能力,此前在印度航母的应用上已经证实这种新型战斗机存在短板和缺陷,尽管经过了改进可仍然要到实战中去验证。并且俄罗斯并没有淘汰自己的苏-33舰载战斗机,这就说明俄罗斯其实也不认为米格-29K比苏-33能够优秀到什么地步。拿着一款俄罗斯自己都不认为可靠的舰载战斗机希望中国购买,中国可能购买吗?所以,中俄之间技术合作其实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双方可以在舰载战斗机的升级上更紧密的合作,毕竟苏-33和中国的歼-15出自同样的原型机基础上,而中国显然也有了大量新的尝试。俄罗斯现在的米格-29K即将有实战经验,双方或许可以在这个领域互通有无。卡申特别强调:中俄之间的合作是平等而互惠互利,以前很多人想着俄罗斯必然会出口武器给中国的好日子,已经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