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白宫7天内接连制裁3个地区强国,川普生怕中方的朋友不够多?

2018-08-13 06:55:56   

立秋之后,本应暑去凉来,可美方的怒火却好像越烧越旺,在7天之内接连向3个地区强国“开炮”。白宫在8月7日宣布开启对伊朗的第一轮经济制裁。接着,白宫在8月8日宣布对俄罗斯追加一轮经济制裁,理由就是莫须有的“俄前间谍在英国中毒案”。8月10日,特朗普下令把针对土耳其的钢铝关税提高100%,以惩罚其软禁美国牧师。经贸大战的硝烟弥漫,华盛顿还忙于树敌,这是把“国运”拱手让人的节奏?


事实上,美方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盲动,而是精算的结果。无论在战略和战术上,都不能对美方有任何轻视。对特朗普而言,放弃与普京在芬兰会晤时达成的共识、不惜与英法德中俄作对也要收拾伊朗、对盟友土耳其下狠手,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赢。为了赢,可以不择手段。
白宫对外连出重手,并非完全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特朗普恐怕更多在意的是集团私利。美国中期选举眼看就要在11月举行,离现在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如果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处于下风,将直接导致白宫在接下来的2年里遭遇国会的掣肘,特朗普的手脚就会受到束缚,甚至提前进入跛脚鸭状态。目前的选情处于胶着状态,共和党在8个州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尤其是“铁票仓”俄亥俄州已经出现危机,反对党很可能攻克共和党的“大本营”。
如何赢回民意是白宫当下最优先处理的问题。以强硬且危险的手段取得外交胜利无疑是一个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
由于土耳其在2016年10月扣押美国牧师布伦森,已经激起美国保守派的怒火。美土之间进行了将近2年的交涉,土耳其的条件就是要求美国交出试图推翻埃尔多安的居伦,但美国拒绝妥协。现在到了紧要关头,白宫对“土鸡”痛下杀手,对俄罗斯不假辞色、把伊朗往绝路上逼,无疑是为了讨好国内的强硬派与民粹势力。
另一方面,伊朗与俄罗斯都是国际能源市场的主要卖家。俄罗斯原油储量排名世界第8,伊朗排名世界第4。在石油出口方面,俄罗斯排名世界第2,伊朗排名世界第7。俄伊两国一直是美国的商业竞争对手。页岩油革命以来,美国原油产量迅猛增长,急于开拓国际市场。而土耳其则是伊朗和俄罗斯能源对外输出的重要通道,如今埃尔多安更是隐隐然与俄伊结成“战略铁三角”的趋势。而美国绝不允许土耳其这个北约重要盟国吃里扒外。


更何况,打击俄伊土这3个国家,能够满足美国能源巨头的需求,赢得他们的支持与欢心。2018年5月初,特朗普不顾各方反对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恢复针对伊朗的全部制裁。这一措施的严厉之处在于,只要是与伊朗进行贸易活动,就会“连坐”,一同遭受美国的制裁。白宫的计划是完全切换伊朗的石油出口,在截断伊朗财源的同时为美国石油腾出市场空间。特朗普还在北约峰会上公开呵斥德国“当了俄罗斯的俘虏”,等于在警告盟友们在能源问题上要体现对美国的忠心。按照白宫的计算,打击俄罗斯和伊朗的油气出口,能够提升国际油价,在美国石油产量超过沙特与俄罗斯的情况下,能够重塑国际石油价格体系,让美国能源巨头坐收渔利。如今,美国石油出口量已经突破每日300万桶,这无疑将成为特朗普的一个耀眼成绩。根据预测,美国最早在2018年末就能把原油日产量提高到1100万桶,并在2019年把俄罗斯甩在身后。
白宫明白,虽然得罪这些有实力的国家会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后果,而且打击面太大,会激化很多本来已经休眠的矛盾,但特朗普需要继续拥有足够的权力。只有掌控住国会山,他才能如臂使指地推进自己的计划,目前没有比赢下中期选举更重要的事情。所有的外交活动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至于收拾残局,对白宫而言并非当务之急。换句话说,只有在国内成为赢家,才有收拾外交残局的可能。


但特朗普所造成的恶果恐怕没那么容易消解。如今美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持续走低,极限施压并不能像10多年前那样一呼百应、轻易获得预期效果,反而遭到多方抵制与抗拒。这样的后果进一步刺激白宫采取更加严猛的施压手段。如此一来,敌意螺旋不断上升,形势日益紧张和恶化,让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都是地区性强国,并不是巴拿马、格林纳达那样好欺负的小国。美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调集更多的资源才能暂时稳定住局面。白宫实际上跳进了自己挖的坑里,明明把东亚大国当成了主要敌人,明明要孤立主要敌人拉拢次要对手,却为了短期利益而得罪俄罗斯、土耳其、伊朗,把它们推向对手的怀抱。特朗普是怕主要对手的朋友不够多?“对华包围网”如今已经满是窟窿。美国的决定不仅无法服众,而且在促使反美的国家进一步抱团。或许11月之后,刚摆平国内事务的川普,将面对一个对美国充满敌意的新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