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抗战得有多艰苦,中国击沉的日军最大军舰还不到700吨

2017-01-26 13:21:08   

中国教育部最近发函,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军事专家季承介绍,回望14年中国抗战岁月,中国海军毫无制海权而言,选择了将大批军舰自沉的办法以阻塞长江,防止日军舰队溯长江而上,后期只能用水雷加鱼雷艇,与日本帝国强大的海军力量“打游击”。


“须磨”号原为英国皇家海军炮舰“莫斯”号,日本侵占香港时,该舰于1941年12月12日自沉。日本人精打细算,将其打捞拉回国修理改装,大量加装小口径舰炮与机枪,排水量由625吨增加至645吨,颇有几分驱逐舰的模样。


1943年10月,“须磨”号回到中国参战,主要担负长江流域的警备任务,这是当时日本炮舰的主要任务。須磨号采用蒸汽动力,航速14节,火力配备适合在江河流域活动。1945年3月19日这天,“须磨”号触雷沉没。
中国海军击沉“须磨”号与同时期美国对日本本土的轰炸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海军来说却是一个实实在的大事件,这是14年抗战中中国海军的最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