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导大网已立到中俄门口: 吸收伊朗加入 针锋相对雷达组网
2016-08-22 12:34:37
目前,美国在反导领域主要是进一步加大反导系统的部署规模:未来菲律宾、日本都可能部署“萨德”系统,韩国可能会部署美、以联合研制的“箭”式末端拦截系统。同时美国还会积极部署AN/TPY-2X波段机动雷达到亚洲各地,甚至有可能会部署到距离中国导弹阵地不超过300公里的位置。而且这一切都是在美国直接推动的反导联合指挥机制控制下,并积极会借机积极组织发反导联合演习,尤其是会拉近日、韩两国之间的反导的默契程度。
我们现在粗略估算,美国在亚洲仅仅“标准-3”型导弹就已经超过了百枚,再算上日本购入的46枚已经总数接近150枚了,按照拦截400千米以内3500公里的中近程导弹计算,这些导弹已经足够拦截75到80枚了,这已经超过2个“东风”导弹发射旅一次性齐射的全部数量了。而且未来还有“萨德”和“爱国者-3”的支援,显然这个包围网的密度比以前格外的大。
美国如此来者不善,中俄两国显然不能束手就擒。从目前中俄进行的“空天安全”军演不过就是个序幕,在未来可以预见的10年内,这样的演习应该会年年进行。而且演习的内容将会从区域反导防空推演到覆盖各自全方向立体实兵对抗式反导演练。不过就算中俄之间进行全域反导防空演练,只不过再怎么演练都是中俄之间的事,范围最多只能涵盖欧亚大陆,无法应对美国全面开花式的反导布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俄最应先见招拆招,推出在上合框架内部署反导侦测雷达体系的事情。
最早提议联合建立上合组织内部反导防御体系的其实是俄罗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在2016年的上合峰会时就提出了要联合建立上合组织内部反导防御体系。其实这件事情存在一定技术基础,上合组织内部多数国家都有俄制各种型号的S-300防空导弹,俄方现在力推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总共有ebo M VHF波段 , RLM-D L波段,64H6 S波段 36H6 X波段 和96л6低空搜索雷达。多达5部雷达涵盖VHF,L,S,X波段可以联合指挥S-300、S-125这类老式防空导弹的能力,这个也就相当于美国反导网络中的信息节点。如果再能够把这些S-400防空导弹集合在一起使用,其实就可以组成类似美国现有的“爱国者-3”一样的中低空一体化侦测防御体系。当然,我们也看出来俄方此举背后也是在推动S-400防空导弹的销售,不过在主要矛盾面前次要矛盾可以用别的方法解决。
从现在来看,最适合这一部署的区域其实是刚刚获得S-300PMU2地空导弹的伊朗。伊朗地理位置特殊,扼守波斯湾要道。尽管这个方向上不是中俄弹道导弹主要飞行路径,但是却是美国反导系统所谓的“潜在目标”地带。由于伊朗现在只是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还不是成员国。所以中、俄应该及时吸纳伊朗和巴基斯坦作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由于在上合框架内,中俄都有权利和义务帮助成员国进行安全防御准备,借此顺理成章直接部署新式雷达,一方面可以起到对美军部署和举动实施侦测目标,同时也可以有效拓展中俄反导防御网络。
从地图上看,伊朗-巴基斯坦-中国、伊朗-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这两条线如果能够打通,起码在这个区域内空天雷达大网已经组成。虽然名义上可能是以反导,实质上则是对在伊朗附近活跃的美军航母战斗群和跃跃欲试的国家的最好震慑。不过这件事目前还是俄罗斯在极力倡导,而中方并没有实质上响应,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体还是要极力推动中俄之间的防空反导雷达网的尽快组网,这样不仅仅使得地区上空有一层看不见的防空大网,同时也可以跟美国正在组建的反导防御网络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这还不过是中俄覆盖全球网络的第一处着笔,如果未来如果美国继续在全球部署反导系统对中俄实施紧逼,中俄也应同步展开覆盖全球的中俄主导的反导网络的建设,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针锋相对,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