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好,15个成员国的区域贸易协定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经济又一春

2019-11-10 08:28:02   

近年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全球贸易秩序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无独有偶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绝大多数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也是在这个时候,世界经济仿佛进入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十字路口上,需要作出正确、谨慎的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一项有利于15个成员国的区域贸易协定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于我国在内的各个成员国意味着什么?
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福利近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已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这意味着RCEP谈判取得重大突破。RCEP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其取得重大突破将带来多重重要意义。
首先,在当前全球贸易出现复杂多变的环境下,RCEP谈判的重大突破,有利于维护贸易自由,提振市场信心,也将为世界自由贸易带来新的曙光,对世界经济贸易有重要的积极信号。
其次,RCEP谈判的重大突破,会对各成员国出口带来很大好处,在自由贸易区内,对各个工商界和进出口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经营的不确定风险。(RCEP谈判成功,意味着占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望实现低关税甚至零关税)。
并且,各成员国之间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在这种自贸区域环境下,有利于各成员国发展互补优势,协同发展,对区域内的企业来讲, 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和销售成本。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工厂,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门类产业链,在该自由贸易区域内,国内制造业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国内进出口的贸易发展。


在降低成本的条件下,也有利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各成员国的市场消费者,将会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和更实惠的商品选择。
最后,RCEP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体量和发展潜力巨大,根据2018年数据,整体上已经结束谈判的RCEP15个成员国人口达到了22亿,GDP达到29万亿美元,出口额达到5.6万亿美元,吸引的外商投资流量3700亿美元。
这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这么大的自由贸易区内,整体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意味着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推动各个成员国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需求市场不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况且,在带动需求市场同时,也将带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各成员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正确的选择站在经济历史的角度来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重大突破,明年正式签署协议。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回望历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29年是载入经济历史的一年,因为这一年被称为经济大萧条开启的一年。


而在这一年中,美国播下了一颗种子在1930年中期结出了恶果。这个种子便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于1930年6月17日经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将20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就在美国总统胡佛同意签署该关税的那一天,美国股市暴跌,这项法案反应出贸易保护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抬头,造成国际市场和分工受到抑制。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斯姆特-霍利法案是导致美欧之间贸易规模从1929年的历史高位急剧衰退到1932年历史低位的催化剂—这次衰退伴随着的是大萧条的开始。
读史使人明智,似曾相识的十字路口,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可行的道路。只有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长期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