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领跑全球的科技应用大国!!!

2017-03-06 17:23:31   

2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正式发布“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首次在中国举办发布会,由杂志出版人兼主编Jason Portin远程致辞开幕。中国企业的“强化学习”和“刷脸支付”两大技术上榜,在国内科技圈里引发了强烈的关注。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专业领域内的排行,其意义甚至超越了诺贝尔奖。因为它不仅只是总结过去一年内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5-10年整个科技界在相关技术方面投入的力度。

对于中国网银的“刷脸支付”技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作为全世界首批上线人脸识别技术的国家,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精度已达到金融交易的级别,刷脸支付进入成熟期。

主导这项技术研发的中国企业2015年就开始引用人脸识别技术用于用户登陆、实名认证、找回密码、支付风险校验等场景,迄今已有近1.2亿用户。



而强化学习指的是计算机在没有明确指导的情况下像人一样自主学习。相对于Google,中国企业对“强化学习”领域的技术投入,更关注商业应用和技术输出。比如,强化学习技术在网络购物中应用,将手机用户点击率提升了10-20%。


这两个技术对中国科技的意义是什么?这种学术性的排名难道不应该是中科院之类的专门研究机构出场?为什么商业公司也可以成为科技界的领头羊?

这就要从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战略说起了。

众所周知,全球范围内科技最厉害的国家就是美国。被它的技术打压的国家,都不可能像拥有核心技术的美国一样,赚得盆满钵满。

乔帮主的苹果、比尔盖茨的微软、马斯克的SpaceX,都是科技领域的巨头。代工的、提供原材料的、跟风山寨的,都打不破他们的金字招牌。时移世易,美国这种独领风骚的局面还能不能维持,那就要看它目前最大的竞争者,也就是中国的发展了。

圣母病久治不愈:忽然觉得这些人才是走在世界顶端的人。

用户5708743694:最后一个省台湾之前怎么也不愿意接受中国大陆的移动支付,现在知道中国技术员这么牛,不知道会不会来抱大腿啊?哈哈哈

墨墨墨寒假启程计划-:总算看到国人在创新科技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了……

奥黛丽小楠儿:“必须拥有真正的创新技术,以及实用又野心勃勃的商业模式”,这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评选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的标准。

外贸Alicia:其实我觉得,中国人比老外聪明,老外感觉没进化好……

AidenLin_:有些人选择用自己赚到的财富去改变世界。

草堂一只狗:一直以来都是西方进行不断地科技创新,我们再迎头赶上,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从此,我们要做世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开拓未知领域。

中国现在发展的技术,除了国家层面的航空航天工程,其他进步得非常快的,就是中国的商业领域。不管是银行刷脸支付还是强化学习,都在商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最终在造福民众方面贡献不小。

反观美国科技,在应用方面,是不如中国的。

美国对于科技的研发,有一个从美苏争霸之后就流传下来的陋习——好大喜功。当年美国上天,有“阿波罗计划”,苏联就入地,钻出了世界上最深的井,为“地球望远镜计划”。两个大国在各方面死命比较,直至苏联死于军备竞赛。

除了延续这种好勇斗狠的特点外,美国还延续了大肆吹捧、鼓噪宣传的习惯,一旦研究出了什么,满世界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但技术的顶尖并不意味着适用于推广,四处造势的产品也未必接地气。

举个例子,美国在AI界研发出的阿法狗,光是打败大师级的围棋选手有什么意思?除了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个热闹,对生活有什么实际影响?花了那么大的价钱研制出一个毫无经济价值的东西,只会有“钱多得烧得慌”之嫌。


中国对于科技的研发更看重其应用和时间,商业用途远比科学观赏价值更能推进人类的生活水平。

中国是最早推动这一技术应用于交通监管、银行交易、日常生活交易以及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国家,识别精度也提高到了99.5%以上,在线支付用的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人脸识别,还加入了眼纹(又称为眼静脉)识别技术,准确率提高到了99.99%。



人脸识别在交通管制方面的应用,一旦和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就显得更为厉害。

现在中国的商业云网络可以做到接入超过5万条路的城市交通摄像头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实时产出报告,供交通管理决策,甚至可以在试点地区实现全自动化的交管策略,已经试点参与市政管理。

将人脸识别技术与大数据相连接,再通过各个商业用途的终端,汇聚到智能处理器,眨眼之间就能从几百万张脸里面找出罪犯分子或恐怖分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别说什么高考替考、公务员替考了。还有一个例子是在工业和医学上进行故障检测,通过视频智能计算对工业图像或者医学图像进行异常检测,可以辅助诊断。


回顾历史,中国最繁华的年代,永远是门庭若市、和他国互通有无(参考盛唐)。中国将一带一路建立起来之后,通过和不同国家的人交易通商,把商业上的科技应用带到更广泛的地区,从而建立起盛大的商业帝国,这些都是一步一步成为世界中心的措施。



中国的科技应用在不断增强,吸引海外学子、侨胞不断回国效力,中国的国籍总有一天也会成为骄傲,比如杨振宁。还有比较多我们国家的技术代表,比如率先研制出5G标准的华为,已经超越了苹果三星,成为下一代手机的必备之选;从来都是我们给别人代工,现在英特尔也开始为我们服务了。



中国作为科技应用大国,因势而起,应运而生。我们不追求科技的名头,不鼓吹自身的努力,在别人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只一步一步,脚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