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全球最强预警机生产线曝光!产能竟然如此恐怖?数量直逼美国空军 !

2019-12-10 06:45:31   

虎哥刚刚看了央视最新一期的《国防科工》节目,此次节目中,央视专门报道了航空工业陕飞集团,不同于主业是生产战斗机的成飞或者沈飞这样有名,平时异常低调的陕飞集团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而这一次,长期致力于运8“魔改”的陕飞集团,在央视独特的视角下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

画面一开始,陕飞集团就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大片刚下线不久的黄皮机,也有一部分是已经涂上标准涂装等待军队接收的成品。
令人震惊的是,仅仅是在这一个无人机航拍的镜头之中,就出现了整整5架军迷们俗称的小盘子,也就是我国目前最新型的空警500预警机!


不单单是最新的空警500预警机,随着镜头的切换,虎哥还发现了一架新生产的高新12号Y-9(DZ)特种机停放在陕飞停机坪上。
该机在后机身侧面,垂尾顶部,机身背部机翼后方,以及前机身腹部均安装了功能不同的天线。
通过对比发现,高新12号特种机后机身天线布局高新11号通讯对抗机的类似,但有所简化。
它主要保留了后机身的电子情报侦察(ELINT)天线,如侧面的多基线干涉仪天线,而取消了遍布全机身的若干远程电子干扰(SOJ)天线,所以高新12号机应该主要功能为电子情报侦察。

可以说,运9这个平台,在陕飞手上真正的做到了开枝散叶。此次陕飞露面的各型特种机,实际上使用的全部都是同一种平台——运9。

运96运输机是我国目前最新一代的中型战术运输机,是在运-8F600运输机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研制的新机型,这款运输机解决了原本运8运输机存在的航程短、载重不足等问题,在结构、材料、航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技术革新。

运9在2005年首次公开设计方案,于2010年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截止到目前,运9已经完全替代了曾经的运8运输机的地位,成为我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型之一。

运9的续航里程达到了7800公里,可一次性运送98名士兵,其载重也提升到了20吨级,并且可以空投重达8.5吨的货物,这也意味着其可以空投目前空降兵所乘坐的空降战车。
而这款成熟的平台,也被用来改装成为我国各型号的特种机型。
除了空警500和空警200这两款预警机之外,运9平台还被改成了多款电子战和反潜机平台。


比如说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这款飞机外观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尾部的磁异探测仪,就好像拖着一根长长的尾巴。


再比如说海军的高新8号综合电子战机也使用了运9作为平台,是使用运8平台改装的高新2号电子战机的升级版,信息处理能力更强的同时滞空时间也更长。

还有就是高新11号电子情报收集机,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机身上到处都是的各种“鼓包”,这些鼓包都是飞机的共形雷达探测天线,具备极强的电子情报搜集能力。

而这一次的节目中,我们又看到了高新11号的升级版,取消了遍布全机身的若干远程电子干扰(SOJ)天线,主要强化的是电子情报侦察能力。

之后,节目中还曝光了陕飞的飞机生产线,这里就更加壮观了!一眼望去,满满当当的全都是正在总装的各型特种飞机以及运输机,仅仅这一个镜头中,就出现了至少三架空警500预警机。
作为我国继空警2000、空警200之后的第三款预警机,空警-500可没有外表上大家所见的那般简单。
凭借着性能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款预警机的探测性能绝对是全球顶尖的存在。

当然了,这仅仅是指其雷达性能,单纯就平台来说的话,还是不如以喷气式客机为平台的世界顶尖预警机。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滞空时间,比如说美国研制的e767预警机,虽然说其雷达不咋地,但是平台非常好,其不加油最大航程可达10000公里,运9平台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性能。

在虎哥看来,或许这也是我国要装备如此多预警机的原因,为了追求足够的滞空时间,必须要让预警机做好接力工作,用数量维持足够的滞空时间。
目前美帝陆基预警机的数量总共为37架,按照陕飞这个产能,虎哥预测过不了两年,我们就能在陆基预警机数量上一举超越美帝!
目前,空警500也还在持续的改进之中,前不久还曝光了其最新的改进型空警500A,由于仍旧缺乏合适的喷气飞机平台的关系,因此在短时间内,即便是已经诞生了半个世纪的运-8魔改系列依旧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
虎哥相信相信在之后的日子里,这个平台还能给我们陆续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