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集团的博弈让美国官方对枪击案难下结论,最终结果有可能是这两种
2017-10-06 11:13:14
扮演着“演员和道具”双重身份的帕多克
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从发生到现在己过去差不多快120小时(五天)了,然而就这次枪击案,美国官方至今也没给出权威的结论,是独狼式的个人报复杀人,还是有预谋的恐袭。
抢击案发生数小时后“爱死”发表声明,声称对拉斯维加斯枪击案负责,为此“爱死”强调行凶者帕多克己在数月前加入了自已的组织。而美国拉斯维加斯当地警方和联邦调查局(FBI),却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帕多克跟“爱死”有联系。
然而现在美国执法部门却正对“伊斯兰国”声称对此案负责一事进行调查。4日到拉斯维加斯看望被枪击致伤的民众和警员的特朗普,在被问到行凶者帕多克是否与“爱死”其它恐怖组有关系时,特朗普的回答是不知道。在被问到控枪问题时,特朗普的回答是“或许这(控枪)将发生,但并非现在。”。
伙伴们一定奇怪的是为什么美国执法部门先否认帕多克与“爱死”无关,现在又开始着手调查?
面对如此惨烈的枪杀案,美国政府官员的反应如此镇静淡定。作为总统的特朗普,事发当天除了发推特谴责凶手和呼喊上帝外,别的什么也没做,且在2天后才去事发地看望伤者。这在许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是特朗普很忙?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很强?都不是,是在别国看来大的了不得的事件,在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的政客看来这都太属正常了,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枪击案的发生在美国太正常了,每年数万美国人死于枪击,死于自已人手里的美国人比美国对外侵略被打死的还多,美国民众大概早已习以为常了。这次之所以有小小的波动,大概跟一次伤亡人数刷新历史纪录及“爱死”第一时间出“顶缸”有一定的关系。
这几天网上有不少文章以这次枪击案为切入点去分析美国跟”爱死”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就这次枪击事件来说,证明美国饲养“爱死”失控,养虎为患反被噬;
另一种观点以为这是“爱死”的一惯风格,不管是谁制造的,也不管在哪里发生的,只要能跟恐袭沾上点儿边的,“爱死”都会往自已身揽,这次“碰瓷”美国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这也印证了美国跟“爱死”不是一些人说的“亲如父子”那样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爱死”的爹很多,本身又是一个混乱、松散的组织,爹们关系不和时,替此爹出气报复彼爹也很正常,于是枪击案就发生了。
6哥不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反驳论证,以免被人对号入座拉仇恨,扣个文人相轻的帽子,只谈自已的看法。
美国当局之所以对这次枪击案的性质难以下定论,是跟美国长期以来对内“难控枪”,对外“假反恐”有关。那种认为美国跟“爱死”扯不上,甚至是没关系,还是“爱死”的加害对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大家只要从美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打击“爱死”的表现就应该知道,“爱死”跟美国可不是什么死对头,可不要因为美国的“反恐”,“爱死”成为打击对象就误以为它们水火不容,真相恰恰是完全相反。“爱死”就是美以沙等国一手扶植起来的,是美国的亲儿子。
6哥一直说任何一个恐怖组织,没有内外势力的支持,它根本组织不起,更成不了气候。从这几年俄罗斯、叙利亚和伊朗政府及军方披露的大量信息可以看出,美以沙这些国不但给“爱死”提供武器、资金和技术培训,它们的一部分特种兵还直接参与了“爱死”与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政府军的对抗。去年年底俄叙联军俘虏的“爱死”恐怖分子的队伍中发现了大量的美英以特种兵,最多的一次人数达到100多人。以“误炸”的方式打击叙伊政府军,通过空中打击阻止和迟滞叙伊两国政府军进攻“爱死”更是美以等国常干的事。除了这些,帮助“爱死”普通成员和重要头目转移,以避免被围歼和猎杀也成了美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关这方面的信息,6哥的前边帖子里多有引用,这里不再重复。
前不久,连巴基斯坦逮捕的“爱死”头目都承认接受了美国的资助。现在俄罗斯对美国与“爱死”的勾结揭露的越来越多,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里·科纳申科夫少将声明,“美国军事代表团”区域内的伊斯兰国组织恐怖分子袭击了叙利亚政府军。他还说,击溃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组织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并不是恐怖分子的战斗力,而是他们得到的来自美国的支持。
所以说美国是“爱死”的加害对象,甚至是养虎为患反受其害。。。。。。美国是恐袭的受害者,都应该是误读。
那美国为什么在“爱死”出来背锅时第一时否认,现在又开始对“伊斯兰国”声称对此案负责一事进行调查呢?这与美国的国内利益集团博弈有关。
如果把这次枪击案定性为“爱死”成员搞的恐袭,那么它就跟“控枪”扯不上关系了,这样的话,枪不但不能控,还得鼓励美国民众多买枪,不管什么时候,到任何地方,身上都得带上枪,因为恐怖分子无处不在,恐怖袭击随时会发生,想要安全,先得自保。
那么这个结论对谁有利?什么人会支持?当然是反对“控枪”一族,代表就是拥4百多万正式注册会员,近1千万非注册会员的美国“步枪协会”。它的会员、代言人或被资助者供职于全美每一个部门,尤其是政府、议会这些大权在握的部门,且不限于美国,而是遍布世界各地,许多中小国家政府,地方武装和恐怖组织都跟“步枪协会”有密切关系和生意往来,替“步枪协议”搞业务的除了政府官员,各类NGO,剩下的就CIA,因为这些部门或组织的许多人就是“步枪协会”的成员。
现在“爱死”就是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多一条罪少一条罪对“爱死”来说无所谓,所以及时“揽活儿”既是替主子卖力,又是为自已邀功的好机会,“爱死”岂会错过!
有伙伴说这背后有美国军火利益集团的影子,为美国大规模增兵中东制造借口。
6哥个人的看法是,现在的情况是,伊拉克的“爱死”己成了散兵游勇,叙利亚的“爱死”已被俄叙伊等国的联军打残了,难成气候。美国在中东只想打代理人战争,现正在培养新的代理人-库尔德人,在不少国家,尤其是叙伊两国己有的重兵加上数次增的兵,己足以控制局面和支持自己的代理人,那么美国再次大规模增兵中东目的是什么?难道为了与俄对抗或围困、打击伊朗吗?如果是这样,美国增多少兵,得多大的规模才算够呢?就个人判断就目前来说,美国现在还不敢跟俄罗斯撕破脸或直接武力打击伊朗,虽然它很想。如果仅是为了所谓的反恐,以往的增兵说增就增,现在美国反到需要通过枪击案来制造增兵的借口?这样的联系是否有点牵强呢?
这样看来,特朗普在处理这起枪击案中,既要避免给赞成控枪者以口实,增加反对控枪者的压力,甚至损害他们的利益;又要防止有人利用帕多克的白人身份谴责“白人至上主义”,搞种族分裂;还得防止媒体煽动民众,裹挟民意要求增兵打击“爱死”,给政府增加压力。
那么6哥认为特朗普政府为了避免你上边说的这些情况,他们会怎么处理和运作这次枪击事件呢?
个人认为,一种情况是在帕多克精神方面操弄找答案,比如说他有过精神病史,嗑过治疗精神方面疾病的药物,简单讲就是帕多克是个精神有问题的神经病,这次行凶前嗑过某种刺澈或抑制精神状态的药,结果量过了,产生了幻觉或精神错乱了,然而就开枪杀人了。
这不是6哥在这儿编故事,是美国人自己说的。美国执法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内华达州处方药物监察项目的记录显示,帕多克6月下旬曾获医生处方50粒10毫克分量的地西泮,每日服用一粒,他同日到里诺一间药房买药。地西泮是一种镇静剂,研究显示它能引发病人做出侵略行为,若短时间内大量服用或滥用,会引起精神错乱。
如果这个调查结果成为最终的结论,那么除了死者亲人和赞成控枪一族,其它的利益集团也算皆大欢喜,因为这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神经病干的,跟“控枪”和“白人至上”没关系,特朗普政府也没有增兵干“爱死”的压力。这个案子最后不了了,曲终人散,恢复平静,利益集团准备着迎接下一场人血馒头的盛宴。
另一种情况是以此案件为切入点,在调查过程中夹带私货,捏造伪证,外转矛盾,嫁祸他国他人,以此为借口祸害他国。
说到这个,大家一直盯着行凶者帕多克,而忽略了美国警方视线中的另一个人,就是美国人说的帕多克的女伴,亚商持澳大利亚护照的女子丹利。这个女人上个月抵达菲律宾,在菲律宾停留期间曾接受过帕多克的10万美元汇款,美国有关机构把疑点盯在这个与帕多克同居的“相关人”——丹利身上,目前把她定为只牵涉刑事案件调查而暂未被逮捕或提起指控人员。如果拿她作文章,指控菲律宾政府人员参与其中或菲律宾的恐怖组织参与了此案,那么下一步美国敲打和拿捏杜特尔特,或以打击菲律宾境内的恐怖分子为借口向菲增兵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要以为6哥又在现场直编,这种事美国是做的出来的,想想马来西亚的金氏被刺案和MH370,你就应该明,美国之所以消费死者,不时地拎出这些案的相关人,或释放一些与案件有关的消息,就是为了达到逼相关国家选边站队的目的。
那么特朗普作为一国元首,为什么对相关案件会一问三不知呢?那他是真不知?还是有所隐瞒?要6哥看是后者,美国的利益集团正在考虑,如何利用这次枪击事件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没有确定该朝哪个方向引导前,它们的代言人特朗普是不能乱说的,虽然他是一只经常忘关开关的漏风话筒,但在这个事儿上,说出真相有可能引出大乱子,必须谨言慎行。所以特朗普选择了一问三不知。
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从发生到现在己过去差不多快120小时(五天)了,然而就这次枪击案,美国官方至今也没给出权威的结论,是独狼式的个人报复杀人,还是有预谋的恐袭。
抢击案发生数小时后“爱死”发表声明,声称对拉斯维加斯枪击案负责,为此“爱死”强调行凶者帕多克己在数月前加入了自已的组织。而美国拉斯维加斯当地警方和联邦调查局(FBI),却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帕多克跟“爱死”有联系。
然而现在美国执法部门却正对“伊斯兰国”声称对此案负责一事进行调查。4日到拉斯维加斯看望被枪击致伤的民众和警员的特朗普,在被问到行凶者帕多克是否与“爱死”其它恐怖组有关系时,特朗普的回答是不知道。在被问到控枪问题时,特朗普的回答是“或许这(控枪)将发生,但并非现在。”。
伙伴们一定奇怪的是为什么美国执法部门先否认帕多克与“爱死”无关,现在又开始着手调查?
面对如此惨烈的枪杀案,美国政府官员的反应如此镇静淡定。作为总统的特朗普,事发当天除了发推特谴责凶手和呼喊上帝外,别的什么也没做,且在2天后才去事发地看望伤者。这在许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是特朗普很忙?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很强?都不是,是在别国看来大的了不得的事件,在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的政客看来这都太属正常了,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枪击案的发生在美国太正常了,每年数万美国人死于枪击,死于自已人手里的美国人比美国对外侵略被打死的还多,美国民众大概早已习以为常了。这次之所以有小小的波动,大概跟一次伤亡人数刷新历史纪录及“爱死”第一时间出“顶缸”有一定的关系。
这几天网上有不少文章以这次枪击案为切入点去分析美国跟”爱死”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就这次枪击事件来说,证明美国饲养“爱死”失控,养虎为患反被噬;
另一种观点以为这是“爱死”的一惯风格,不管是谁制造的,也不管在哪里发生的,只要能跟恐袭沾上点儿边的,“爱死”都会往自已身揽,这次“碰瓷”美国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这也印证了美国跟“爱死”不是一些人说的“亲如父子”那样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爱死”的爹很多,本身又是一个混乱、松散的组织,爹们关系不和时,替此爹出气报复彼爹也很正常,于是枪击案就发生了。
6哥不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反驳论证,以免被人对号入座拉仇恨,扣个文人相轻的帽子,只谈自已的看法。
美国当局之所以对这次枪击案的性质难以下定论,是跟美国长期以来对内“难控枪”,对外“假反恐”有关。那种认为美国跟“爱死”扯不上,甚至是没关系,还是“爱死”的加害对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大家只要从美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打击“爱死”的表现就应该知道,“爱死”跟美国可不是什么死对头,可不要因为美国的“反恐”,“爱死”成为打击对象就误以为它们水火不容,真相恰恰是完全相反。“爱死”就是美以沙等国一手扶植起来的,是美国的亲儿子。
6哥一直说任何一个恐怖组织,没有内外势力的支持,它根本组织不起,更成不了气候。从这几年俄罗斯、叙利亚和伊朗政府及军方披露的大量信息可以看出,美以沙这些国不但给“爱死”提供武器、资金和技术培训,它们的一部分特种兵还直接参与了“爱死”与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政府军的对抗。去年年底俄叙联军俘虏的“爱死”恐怖分子的队伍中发现了大量的美英以特种兵,最多的一次人数达到100多人。以“误炸”的方式打击叙伊政府军,通过空中打击阻止和迟滞叙伊两国政府军进攻“爱死”更是美以等国常干的事。除了这些,帮助“爱死”普通成员和重要头目转移,以避免被围歼和猎杀也成了美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关这方面的信息,6哥的前边帖子里多有引用,这里不再重复。
前不久,连巴基斯坦逮捕的“爱死”头目都承认接受了美国的资助。现在俄罗斯对美国与“爱死”的勾结揭露的越来越多,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里·科纳申科夫少将声明,“美国军事代表团”区域内的伊斯兰国组织恐怖分子袭击了叙利亚政府军。他还说,击溃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组织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并不是恐怖分子的战斗力,而是他们得到的来自美国的支持。
所以说美国是“爱死”的加害对象,甚至是养虎为患反受其害。。。。。。美国是恐袭的受害者,都应该是误读。
那美国为什么在“爱死”出来背锅时第一时否认,现在又开始对“伊斯兰国”声称对此案负责一事进行调查呢?这与美国的国内利益集团博弈有关。
如果把这次枪击案定性为“爱死”成员搞的恐袭,那么它就跟“控枪”扯不上关系了,这样的话,枪不但不能控,还得鼓励美国民众多买枪,不管什么时候,到任何地方,身上都得带上枪,因为恐怖分子无处不在,恐怖袭击随时会发生,想要安全,先得自保。
那么这个结论对谁有利?什么人会支持?当然是反对“控枪”一族,代表就是拥4百多万正式注册会员,近1千万非注册会员的美国“步枪协会”。它的会员、代言人或被资助者供职于全美每一个部门,尤其是政府、议会这些大权在握的部门,且不限于美国,而是遍布世界各地,许多中小国家政府,地方武装和恐怖组织都跟“步枪协会”有密切关系和生意往来,替“步枪协议”搞业务的除了政府官员,各类NGO,剩下的就CIA,因为这些部门或组织的许多人就是“步枪协会”的成员。
现在“爱死”就是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多一条罪少一条罪对“爱死”来说无所谓,所以及时“揽活儿”既是替主子卖力,又是为自已邀功的好机会,“爱死”岂会错过!
有伙伴说这背后有美国军火利益集团的影子,为美国大规模增兵中东制造借口。
6哥个人的看法是,现在的情况是,伊拉克的“爱死”己成了散兵游勇,叙利亚的“爱死”已被俄叙伊等国的联军打残了,难成气候。美国在中东只想打代理人战争,现正在培养新的代理人-库尔德人,在不少国家,尤其是叙伊两国己有的重兵加上数次增的兵,己足以控制局面和支持自己的代理人,那么美国再次大规模增兵中东目的是什么?难道为了与俄对抗或围困、打击伊朗吗?如果是这样,美国增多少兵,得多大的规模才算够呢?就个人判断就目前来说,美国现在还不敢跟俄罗斯撕破脸或直接武力打击伊朗,虽然它很想。如果仅是为了所谓的反恐,以往的增兵说增就增,现在美国反到需要通过枪击案来制造增兵的借口?这样的联系是否有点牵强呢?
这样看来,特朗普在处理这起枪击案中,既要避免给赞成控枪者以口实,增加反对控枪者的压力,甚至损害他们的利益;又要防止有人利用帕多克的白人身份谴责“白人至上主义”,搞种族分裂;还得防止媒体煽动民众,裹挟民意要求增兵打击“爱死”,给政府增加压力。
那么6哥认为特朗普政府为了避免你上边说的这些情况,他们会怎么处理和运作这次枪击事件呢?
个人认为,一种情况是在帕多克精神方面操弄找答案,比如说他有过精神病史,嗑过治疗精神方面疾病的药物,简单讲就是帕多克是个精神有问题的神经病,这次行凶前嗑过某种刺澈或抑制精神状态的药,结果量过了,产生了幻觉或精神错乱了,然而就开枪杀人了。
这不是6哥在这儿编故事,是美国人自己说的。美国执法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内华达州处方药物监察项目的记录显示,帕多克6月下旬曾获医生处方50粒10毫克分量的地西泮,每日服用一粒,他同日到里诺一间药房买药。地西泮是一种镇静剂,研究显示它能引发病人做出侵略行为,若短时间内大量服用或滥用,会引起精神错乱。
如果这个调查结果成为最终的结论,那么除了死者亲人和赞成控枪一族,其它的利益集团也算皆大欢喜,因为这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神经病干的,跟“控枪”和“白人至上”没关系,特朗普政府也没有增兵干“爱死”的压力。这个案子最后不了了,曲终人散,恢复平静,利益集团准备着迎接下一场人血馒头的盛宴。
另一种情况是以此案件为切入点,在调查过程中夹带私货,捏造伪证,外转矛盾,嫁祸他国他人,以此为借口祸害他国。
说到这个,大家一直盯着行凶者帕多克,而忽略了美国警方视线中的另一个人,就是美国人说的帕多克的女伴,亚商持澳大利亚护照的女子丹利。这个女人上个月抵达菲律宾,在菲律宾停留期间曾接受过帕多克的10万美元汇款,美国有关机构把疑点盯在这个与帕多克同居的“相关人”——丹利身上,目前把她定为只牵涉刑事案件调查而暂未被逮捕或提起指控人员。如果拿她作文章,指控菲律宾政府人员参与其中或菲律宾的恐怖组织参与了此案,那么下一步美国敲打和拿捏杜特尔特,或以打击菲律宾境内的恐怖分子为借口向菲增兵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要以为6哥又在现场直编,这种事美国是做的出来的,想想马来西亚的金氏被刺案和MH370,你就应该明,美国之所以消费死者,不时地拎出这些案的相关人,或释放一些与案件有关的消息,就是为了达到逼相关国家选边站队的目的。
那么特朗普作为一国元首,为什么对相关案件会一问三不知呢?那他是真不知?还是有所隐瞒?要6哥看是后者,美国的利益集团正在考虑,如何利用这次枪击事件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没有确定该朝哪个方向引导前,它们的代言人特朗普是不能乱说的,虽然他是一只经常忘关开关的漏风话筒,但在这个事儿上,说出真相有可能引出大乱子,必须谨言慎行。所以特朗普选择了一问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