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国全球定位时代,“北斗三号”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2017-11-06 11:37:54   

2017年11月5日晚19时45分,北斗三号MEO中轨道卫星于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模式发射。
需要指出的是北斗三号系列是继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区域导航卫星系统之后,中国自主完成的真正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其由5颗静止轨道(GEO)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在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倾斜静止轨道卫星IGSO和中圆轨道卫星MEO,而北斗三号的MEO卫星平台没有采用之前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而是采用了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抓的850公斤小卫星平台,需要指出的是长三乙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载荷最大在5.5吨,而加远征一号上面级的GEO轨道载荷大约在2-3吨左右。而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的重量在2.3吨,东方红三号B卫星平台的大致重量在3-4吨间,就长三乙和远征一号组合的MEO载荷来看,一箭双星还是有一定富裕的及冗余的。


但就本次发射来说,其是继中星9A部分发射失败和实践18东方红五号卫星实验平台发射失败后,中国本年度进行的的第11次发射,也是继两次失败后,9-10月间两次长二系列火箭发射成功后的长三甲系列火箭首次发射,此次发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逐渐走出实践18卫星和长五E/远征二号上面级遥二火箭组合体发射失败的阴影,开始迎来今年的又一度航天发射季;此次发射成功后,在今年的12月,西昌还有一次北斗三号双星的发射任务,工位也在此次发射的二号工位,采用的依然是长三乙/远征一号上面级。


另外,长五遥二号火箭的发射失败有可能在年底做出鉴定报告,相信经过改进完善后的长五火箭将再上征程,为嫦娥五号登月采样返回任务及天宫空间站节点舱的核心发射任务起到自己的作用。


就北斗三号导航系统近些天的综述看,首先,今年10月13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中俄两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代表举行了“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后,双方联合启动了“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评估服务平台”。该平台开通后,中国的“北斗系统”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将能够互相监测对方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共同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


其次,今年10月14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在山东东营完成了首次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试试飞工作。试飞取得了大量试验数据,为国产卫星导航系统在国产民用客机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本次试验首次将4个国产化结合,即将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地基增强系统、国产导航设备结合到国产大飞机上,此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北斗芯片也开始普及于国产智能手机和其他应用终端上。可以这样说,北斗三号已经未雨绸缪,开始了全面布局和产业化进程,并在和外方合作共同使用多卫星导航系统融合和提高精度合作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可以说北斗三号只待卫星一一部署调试落实,即可正式对全球用户开展服务。


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北斗三号系统的每一次发射开始吧,当然首先值得庆贺是11月5日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为中国航天点赞鼓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