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 :狂买美债不是错误,引入外资不是卖国!大国博弈不是非黑即白!
2017-03-08 07:54:15
周小平相信大家一定在网上听说过很多,诸如“中国人辛辛苦苦造商品卖给美国人,换来的美元和国债其实就是纸。这些年中国大量持有美元和美债是大错误!太吃亏!” 或者“中国买办集团卖国,许多根本就不缺资金的国内企业却非要人家引入外资,这就等于是在卖国。”一类的观点吧?
虽然这些文章的作者表面上看起来是爱国的,是在为维护中国的国家资产和民族利益说话。但实际上他们这些文章的核心观点却往往内容夸张、数据可怕、形容得绘声绘色,论据和论点根本站不住脚。
一:中国持有美元美债的决策是错误的吗?
我们先拿购买美债和出口商品给美国这件事来说,如果出口商品换成美元真的是很吃苦哦,等于是用商品换纸的话。那么是不是说中国人去日本消费,就等于是拿纸换商品,很划算呢? 如果这种幼稚的逻辑成立的话,那岂不是中国要占全世界便宜简直太容易了,就印发大量的钱满世界买买买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同样是这批人,每当有什么风吹草动时他们又拼命反对中国人出国消费。认为中国人拿钱去外国消费,就等于是送钱给外国人造子弹。这周小平就看不懂了。这到底是拿钱买东西划算呢?还是拿东西换钱划算?按照这群人的逻辑,似乎中国人卖东西是吃亏,买东西也是吃亏。简直无语了。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持有美元和购买美债的行为绝对是最为睿智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等价交换物。比如古代的银票等价交换物就是白银,因为可以换到白银,所以银票才值钱。比如人民币早期的雏形“红军票”,当时之所以可以击败法币和金圆券,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当时“红军票”的等价交换物是花生油。在战乱时期,食品是最珍贵的。所以能随时换到花生油的“红军票”,就成为了老百姓竞相持有的准货币。
而一旦这个等价交换物被取消,或失去价值,或货币发行远远超过等价交换物库存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判断一种货币的价值,主要是看其等价交换物。
那么今天的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标志就是,人类的大多数产品都是能源经机器转换而来。因此能源是现代社会最值钱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说,只要有了足够的能源,人类就能制造和生产出一切消费品。包括粮食。
而美元,恰好就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通行的,以石油为等价交换物的币种。关于这一点,周小平觉得大家也不用羡慕嫉妒恨。毕竟美国是二战成果的窃取者,成王败寇嘛。谁让欧亚大陆打成一团,结果最后让隔岸观火的美国渔翁得利呢? 同样,美国还是冷战的赢家。在和苏联对峙期间,美国不仅养成了一支强大的意识形态输出和文化颠覆的力量,同时还在军备竞赛中积累了全球第一强大的远洋海军和海陆空战先进的武器技术。正是有了这些强大的国家硬实力做后盾,美国才能强迫全球石油结算只能采用美元,而参与全球大宗贸易以及贸易结算,也就只能在美国的经济框架下完成。
因此,对中国而言对美元的需求就如同一个人对水和空气的需求一样重要。今天的中国一秒都离不开能源和大宗商品贸易。仅北京市就有近3000万人口,你能想象这样一个巨大的胃,如果没有电,无法泵水,交通瘫痪,食品和日用品无法及时运入北京的话,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吗?恐怕全城屠杀、易子而食的惨剧在几天之内就会到处发生。
所以,中国持有美元和美债虽然有些无奈,虽然在汇率上我们很吃亏,等于是在被美国盘剥和压榨。但持有美元和美债,却是中国唯一的选择。假设我们能用人民币购买石油,能用人民币进行全球大宗贸易结算的话,谁还会去持有美元呢?
此外,有人担心美元一贬值中国的财富就会白白蒸发的概念也是错误的。美元只能相对贬值,比如相对人民币贬值。但是美元对石油这个等价交换物的保障却是永恒的。美国不可能宣布美元作废,也不可能宣布美元不能购买石油。因为那样的话,中国的损失最多几万亿美元,而美国损失的将会是全世界的财富。这恐怕要论几亿万亿计。
换句话说,在周小平看来,如果美国选择美元作废,或无法购买石油的话,恐怕中国睡着了都要笑醒。因为全世界不可能失去贸易,全世界需要货币进行商贸往来。美元自杀了,人民币刚好趁势夺权,成为全球冠军货币。可惜,美国人当然不会这么傻,美国人更不可能自取灭亡。因此,中国持有美元就等于持有石油,等于持有全球石油的大宗贸易消费券。这些大宗贸易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矿藏、资源、土地、制成品、粮食、药品以及技术。
当然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和延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直接使用人民币作为能源和贸易结算货币,但这个过程注定是艰难而缓慢的。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都需要美元。中国大量持有美元和美债的决策,是正确的,是睿智的,是无可指责的。
二:中国引入外资的决策是错误的吗?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型国企也开始试水引入外资。然而这就引起了许多不懂经济人士的反对。他们言之凿凿地表示目前中国企业根本不缺钱,在这个时候引入外资就是卖国!
但是,在周小平看来这种说法是相当相当无知的。并且这种无知,不分国界。在分析为什么引入外资不是卖国这件事上,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美国引入日资的故事。当年一份足以毁灭日本经济的“广场协议”被签订,此后日本资金大量进入美国市场,购买美国土地、大厦、企业,甚至连当时美国人心目中的国家标志建筑,帝国大厦都要卖给日本。
于是一大群美国愤青就开始疯狂地叫骂美国政府卖国。他们表示,今天的美国企业根本就不缺钱,很多企业对美国而言还十分重要。在这些企业里引入外资,就是卖国!要不了多久,整个美国就将被日本人买下,美国就会被日本控制,美国人就会变成日本人的打工仔。啧啧啧……听听这逻辑,是不是和今天的中国愤青言论一模一样呢?
但实际上,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日本的货币储量以及等价交换物怎么可能和美国相提并论?几次汇率和产业波动调整之后,日本人购入的资产就大幅缩水,最后不得不割肉退出。这一来一去,日本大发展三十年的经济成果全部灰飞烟灭,白白送给了美国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惨遭经济核弹打击的日本,直到今天都还没缓过劲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经济不过是政治的触角。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政治框架之下。大国之间的较量岂是用钱就能解决的?比如当年为了对付楚国,管仲就曾经命人赴楚国高价收鹿。楚人在高价理由的指引下,纷纷放下锄头上山猎鹿,于是农业被荒废了。当时也有很多人愤怒地表示国家太傻帽,居然用钱去买鹿这种好看不中用的东西,管仲简直就是卖国贼啊! 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第二年楚国就出现了粮食短缺危机,但没关系啊,楚人有钱,于是就准备用卖鹿得来的钱来进口粮食,但这时管仲早已和商人约好一粒粮食都不卖给楚国,并趁机发兵伐楚,由于军粮不足,本来拥有强大军队的楚国只好认输投降。
而美日货币战争的结局也大抵如此。在周小平看来,引入外资进到中国各个产业当中,绝对不可能导致什么核心命脉被外国人掌握(除了疫苗、基础药品、储备粮食、自来水、基础盐、基础教育以及核心技术研发等事关国人生死存亡的领域之外),相反,外资一旦进入中国的市场行业,就必须要尊重和融入中国的法制和政治框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外资的大量引入,中国便能够利用市场经济这只手,把全世界财团的利益和中国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中国市场兴盛则世界经济兴盛,中国经济衰败则世界经济衰败。这种绑定所能带来的巨大政治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比如,前一段时间欧盟要调查中国的“一带一路”,就遭到了很多国家和内部势力的反对。为什么呢?因为亚投行里的钱,他们也有一份啊。此外,之前中韩贸易往来频繁,结果美国强迫韩国落户萨德。这对美国来说,本来是十分简单的是事情,运到韩国安装上就是了,但是事实上一直拖到现在也没能实现。就一个选址的问题,卡住了美国差不多两年,甚至连韩国总统都给轰下台了。为什么呢?因为韩国有太多经济利益在中国,这些利益牵动形成了巨大的反对力量,他们这股政治力量会在韩国千方百计地拖延萨德落地。
中国的太极手,化解掉了美国的铁拳头。
这就是善用经济这只手的好处。要知道,世界很大,中国想出去看看。可是,正是由于这个世界太大了,中国一个人想吃干抹净本来就是不现实的。当你一个人把所有的路都占完了的时候,你就会陷入举世皆敌的境地。相反,如果你能带着大家一起走,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大家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老大。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非友即敌,很多事,风物长宜放眼量。
因此,周小平希望读者们能充分分享这些知识,让身边的人不要被网络上那些危言耸听、毫无逻辑的短视文章所欺骗,要相信国家和高层智囊的智慧。毕竟……
大国博弈本是残酷竞争,很多人却只看到岁月静好,看不到暗流涌动。胜利者的子民永享自由民主的光辉,而失败者的子民却注定堕入易子而食的地狱。奋笔疾书只为唤醒更多人,原创不易,认同就请支持我吧。
虽然这些文章的作者表面上看起来是爱国的,是在为维护中国的国家资产和民族利益说话。但实际上他们这些文章的核心观点却往往内容夸张、数据可怕、形容得绘声绘色,论据和论点根本站不住脚。
一:中国持有美元美债的决策是错误的吗?
我们先拿购买美债和出口商品给美国这件事来说,如果出口商品换成美元真的是很吃苦哦,等于是用商品换纸的话。那么是不是说中国人去日本消费,就等于是拿纸换商品,很划算呢? 如果这种幼稚的逻辑成立的话,那岂不是中国要占全世界便宜简直太容易了,就印发大量的钱满世界买买买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同样是这批人,每当有什么风吹草动时他们又拼命反对中国人出国消费。认为中国人拿钱去外国消费,就等于是送钱给外国人造子弹。这周小平就看不懂了。这到底是拿钱买东西划算呢?还是拿东西换钱划算?按照这群人的逻辑,似乎中国人卖东西是吃亏,买东西也是吃亏。简直无语了。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持有美元和购买美债的行为绝对是最为睿智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等价交换物。比如古代的银票等价交换物就是白银,因为可以换到白银,所以银票才值钱。比如人民币早期的雏形“红军票”,当时之所以可以击败法币和金圆券,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当时“红军票”的等价交换物是花生油。在战乱时期,食品是最珍贵的。所以能随时换到花生油的“红军票”,就成为了老百姓竞相持有的准货币。
而一旦这个等价交换物被取消,或失去价值,或货币发行远远超过等价交换物库存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判断一种货币的价值,主要是看其等价交换物。
那么今天的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标志就是,人类的大多数产品都是能源经机器转换而来。因此能源是现代社会最值钱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说,只要有了足够的能源,人类就能制造和生产出一切消费品。包括粮食。
而美元,恰好就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通行的,以石油为等价交换物的币种。关于这一点,周小平觉得大家也不用羡慕嫉妒恨。毕竟美国是二战成果的窃取者,成王败寇嘛。谁让欧亚大陆打成一团,结果最后让隔岸观火的美国渔翁得利呢? 同样,美国还是冷战的赢家。在和苏联对峙期间,美国不仅养成了一支强大的意识形态输出和文化颠覆的力量,同时还在军备竞赛中积累了全球第一强大的远洋海军和海陆空战先进的武器技术。正是有了这些强大的国家硬实力做后盾,美国才能强迫全球石油结算只能采用美元,而参与全球大宗贸易以及贸易结算,也就只能在美国的经济框架下完成。
因此,对中国而言对美元的需求就如同一个人对水和空气的需求一样重要。今天的中国一秒都离不开能源和大宗商品贸易。仅北京市就有近3000万人口,你能想象这样一个巨大的胃,如果没有电,无法泵水,交通瘫痪,食品和日用品无法及时运入北京的话,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吗?恐怕全城屠杀、易子而食的惨剧在几天之内就会到处发生。
所以,中国持有美元和美债虽然有些无奈,虽然在汇率上我们很吃亏,等于是在被美国盘剥和压榨。但持有美元和美债,却是中国唯一的选择。假设我们能用人民币购买石油,能用人民币进行全球大宗贸易结算的话,谁还会去持有美元呢?
此外,有人担心美元一贬值中国的财富就会白白蒸发的概念也是错误的。美元只能相对贬值,比如相对人民币贬值。但是美元对石油这个等价交换物的保障却是永恒的。美国不可能宣布美元作废,也不可能宣布美元不能购买石油。因为那样的话,中国的损失最多几万亿美元,而美国损失的将会是全世界的财富。这恐怕要论几亿万亿计。
换句话说,在周小平看来,如果美国选择美元作废,或无法购买石油的话,恐怕中国睡着了都要笑醒。因为全世界不可能失去贸易,全世界需要货币进行商贸往来。美元自杀了,人民币刚好趁势夺权,成为全球冠军货币。可惜,美国人当然不会这么傻,美国人更不可能自取灭亡。因此,中国持有美元就等于持有石油,等于持有全球石油的大宗贸易消费券。这些大宗贸易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矿藏、资源、土地、制成品、粮食、药品以及技术。
当然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和延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直接使用人民币作为能源和贸易结算货币,但这个过程注定是艰难而缓慢的。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都需要美元。中国大量持有美元和美债的决策,是正确的,是睿智的,是无可指责的。
二:中国引入外资的决策是错误的吗?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型国企也开始试水引入外资。然而这就引起了许多不懂经济人士的反对。他们言之凿凿地表示目前中国企业根本不缺钱,在这个时候引入外资就是卖国!
但是,在周小平看来这种说法是相当相当无知的。并且这种无知,不分国界。在分析为什么引入外资不是卖国这件事上,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美国引入日资的故事。当年一份足以毁灭日本经济的“广场协议”被签订,此后日本资金大量进入美国市场,购买美国土地、大厦、企业,甚至连当时美国人心目中的国家标志建筑,帝国大厦都要卖给日本。
于是一大群美国愤青就开始疯狂地叫骂美国政府卖国。他们表示,今天的美国企业根本就不缺钱,很多企业对美国而言还十分重要。在这些企业里引入外资,就是卖国!要不了多久,整个美国就将被日本人买下,美国就会被日本控制,美国人就会变成日本人的打工仔。啧啧啧……听听这逻辑,是不是和今天的中国愤青言论一模一样呢?
但实际上,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日本的货币储量以及等价交换物怎么可能和美国相提并论?几次汇率和产业波动调整之后,日本人购入的资产就大幅缩水,最后不得不割肉退出。这一来一去,日本大发展三十年的经济成果全部灰飞烟灭,白白送给了美国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惨遭经济核弹打击的日本,直到今天都还没缓过劲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经济不过是政治的触角。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政治框架之下。大国之间的较量岂是用钱就能解决的?比如当年为了对付楚国,管仲就曾经命人赴楚国高价收鹿。楚人在高价理由的指引下,纷纷放下锄头上山猎鹿,于是农业被荒废了。当时也有很多人愤怒地表示国家太傻帽,居然用钱去买鹿这种好看不中用的东西,管仲简直就是卖国贼啊! 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第二年楚国就出现了粮食短缺危机,但没关系啊,楚人有钱,于是就准备用卖鹿得来的钱来进口粮食,但这时管仲早已和商人约好一粒粮食都不卖给楚国,并趁机发兵伐楚,由于军粮不足,本来拥有强大军队的楚国只好认输投降。
而美日货币战争的结局也大抵如此。在周小平看来,引入外资进到中国各个产业当中,绝对不可能导致什么核心命脉被外国人掌握(除了疫苗、基础药品、储备粮食、自来水、基础盐、基础教育以及核心技术研发等事关国人生死存亡的领域之外),相反,外资一旦进入中国的市场行业,就必须要尊重和融入中国的法制和政治框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外资的大量引入,中国便能够利用市场经济这只手,把全世界财团的利益和中国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中国市场兴盛则世界经济兴盛,中国经济衰败则世界经济衰败。这种绑定所能带来的巨大政治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比如,前一段时间欧盟要调查中国的“一带一路”,就遭到了很多国家和内部势力的反对。为什么呢?因为亚投行里的钱,他们也有一份啊。此外,之前中韩贸易往来频繁,结果美国强迫韩国落户萨德。这对美国来说,本来是十分简单的是事情,运到韩国安装上就是了,但是事实上一直拖到现在也没能实现。就一个选址的问题,卡住了美国差不多两年,甚至连韩国总统都给轰下台了。为什么呢?因为韩国有太多经济利益在中国,这些利益牵动形成了巨大的反对力量,他们这股政治力量会在韩国千方百计地拖延萨德落地。
中国的太极手,化解掉了美国的铁拳头。
这就是善用经济这只手的好处。要知道,世界很大,中国想出去看看。可是,正是由于这个世界太大了,中国一个人想吃干抹净本来就是不现实的。当你一个人把所有的路都占完了的时候,你就会陷入举世皆敌的境地。相反,如果你能带着大家一起走,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大家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老大。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非友即敌,很多事,风物长宜放眼量。
因此,周小平希望读者们能充分分享这些知识,让身边的人不要被网络上那些危言耸听、毫无逻辑的短视文章所欺骗,要相信国家和高层智囊的智慧。毕竟……
大国博弈本是残酷竞争,很多人却只看到岁月静好,看不到暗流涌动。胜利者的子民永享自由民主的光辉,而失败者的子民却注定堕入易子而食的地狱。奋笔疾书只为唤醒更多人,原创不易,认同就请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