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大忽悠与被忽悠!PL15导弹的保底射程300公里?
2020-12-28 14:16:03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一直说,超级大国在冷战高峰年代甚至冷战后期,研发的各种武器装备,基本都是技术领先,实战能力比较强大的。比如目前还在挑大梁的尼米兹级航母;俄亥俄级、海狼级核潜艇;三叉戟潜射导弹;伯克级神盾驱逐舰;B2战略轰炸机;甚至包括F22A,基本都是上世纪60到70年代立项研发,到80年代以后陆续进入现役,一直服役到今天。但是此后进入新世纪。同样是超级大国研发的武器,就逐步开始出现各种奇葩状况,甚至开始有投机取巧、进入战术大忽悠状态的嫌疑。典型的比如福特级航母,到现在都不能解决电磁弹射等根本性技术问题。DDG1000和濒海战斗舰项目,也花费了上千亿美元而几乎不见任何战斗力。还有一种很具体的空战武器,这就是AIM120系列中距弹。这种武器也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立项研发;到1980年代开始秘密试验;
到1992年前后,在中东某国的禁飞行动中首先实战。第一次在发射飞机飞行员的视距之外,也就是仅仅靠飞机仪表上显示的对方信号就将其先牢牢锁定,然后凌空击落;而且判断已经击落的战果,也是通过对方飞机的信号从雷达屏幕上消失,而不是目视可见对方已经被命中坠落。因此AIM120导弹和配套发射机性能的提升,让人类的空战第一次进入了超视距时代。并且这种超视距空战一旦出现,就成为现代空战最主要的模式。此后几乎再也没有空中机炮对决的战例,而且传统的格斗导弹似乎也失去了获得战果的大多数机会。此后的接近30年内,AIM120系列中距弹又取得了至少13个新战果。这样一共14个战果,占据了全球现代空战命中的大部分。这也算是超级大国在冷战高峰年代,投入巨资研发的主战武器,性能可靠、技术领先的又一次体现。
由于对这种中距空空导弹性能非常满意,居然一口气生产了2万多枚。而全球现役战斗机,超级大国之外,加起来也没有5000架。这2万枚AIM120系列导弹,足够把全球所有对手的军机打上4遍都够了。一种主力导弹生产数量如此之庞大,在一定程度上在于超级大国海空军高层的潜意识里,都认为AIM120导弹已经达到了全球空空导弹的性能极限。未来50年内,很难出现另外一种可以与AIM120系列媲美的新导弹。因此这种导弹可以作为空空导弹发展历史的“终结者”。这个想法,倒是与当初认为50年内,不会再出现另一种可以和F22A进行竞争的隐身机的想法大体一致。原本准备生产600架的F22A,只生产了187架就关闭了生产线。而AIM120准备“终结历史”,则采用了超量生产,大量挂载的另一种模式。但不论是限产还是超产。本质上都认为短时间不会有更强的对手出现。但事与愿违。就在F22A宣布停产的几乎同时,一种叫做J20的原型机开始上天试飞。也就在AIM120导弹超量生产的同时,一种叫做PL12的中距弹也诞生了。整体性能和AIM120的早期版本几乎不相上下,PL12的末端机动能力还可能略微更强些,这样其命中率也可能超出。
按照超级大国以前的做派,在对手装备性能上势均力敌的新武器之前,就应该研发至少领先一代甚至两代的更强武器;做到完全的代差压制。但是在明知PL12的性能完全可以看齐AIM120早期版本之后,已无力快速推出更强型号,却开始了战略忽悠。对外说AIM120D马上要推出:射程提高2倍以上,从早期版本的80公里直接提高到180公里;双模制导2次点火;末端最大过载40G!这一忽悠不要紧,后来者居然真信了。又研发出了第4代空空导弹PL15。双模制导2次点火,末端最大过载50G!4X打靶全部命中!更关键的是,超级大国空军已经承认PL15的最大可靠动力射程可以确保300公里以上!这是对战斗机这类高机动目标;对预警机和加油机等大型飞机,用高抛弹道甚至可以在400公里外发射,还可以确保极高的命中率。而真实的AIM120D,既不是双模也不是二次点火,最大射程也很难超过150公里。本来想忽悠老实人,结果在空战主力导弹上已经被赶超了整整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