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极度不服,莫迪放出重话,巴基斯坦可能已犯下大错!

2025-05-16 00:52:04   

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巴印战争很难一下子就这么结束了。



5月12日,印度总理莫迪说了一番话,代表着接下来印度的行为。莫迪说,印度政府将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来消除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营地”,并认为对于印度和邻国巴基斯坦的关系,印军发动这场军事行动“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开辟了一条新路线,一种新标准,一种新常态”。他还表示:“如果我们和巴基斯坦对话,只会讨论(消灭)恐怖主义问题。如果我们与巴基斯坦展开磋商,那只会是关于巴控克什米尔。”


针对印度总理莫迪的这番话,巴基斯坦外交部回应称,仍承诺与印度达成停战协议,但如果印度将来有任何侵略行为,也将全力应对。巴基斯坦外交部说,巴方不接受莫迪在演讲中的“挑衅性和煽动性言论”。巴方称,国际社会正在努力维护该地区和平与稳定之际,莫迪的说法体现了一种“危险的升级”。这份声明还承诺,将全力应对印度未来任何可能的侵略行为。

图片


上面印度总理莫迪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总的来说,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印度未来可能随时对巴基斯坦动武;二是这次军事行动开辟了“一条新路线,一种新标准,一种新常态”,这个就严重了,也就是说印度会随时发动巴基斯坦的打击,印度想什么时候下手就什么时候下手;三是如果和巴基斯坦对话,就是只讨论在巴基斯坦境内反恐。这些话,简直就是趾高气扬,所以才有了巴基斯坦外交部后来的那番话。然而,现实是巴基斯坦打赢了,两国政府说的话给人感觉好像是巴基斯坦吃亏了,这就是巴基斯坦政府缺乏自信的表现,是赢了还要“服软”带来的政治后果。



5月初,印度发动了所谓的“朱砂行动”,以打击恐怖分子为名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实施空袭,并出动无人机、弹道导弹等先进武器。我们都看到了,这场军事行动不仅没有取得印度想要的预期效果,反而让莫迪政府吃了不小的亏:巴基斯坦方面宣称击落了近百架印度无人机,还用中国的红旗-16FE防空导弹成功拦截了印度发射的“大地”弹道导弹,以及击落了6架四代半战机和炸毁了印度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种战果让世界震惊,也让印度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军事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仍然强硬表态要使用武力清除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营地”,并称这次行动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新路线、新标准、新常态”,这说明他并不想轻易收手,也试图通过强硬姿态转移国内压力。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言论一定程度上也是政治表演,而非正式的战略决策。只是,这种表演中明显透露出了印度的不甘心,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旦有了机会,印度就会再次发起对巴基斯坦的攻击。

图片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莫迪的意图:

第一,塑造强硬形象,争取国内民意支持。印度当前经济压力大、失业率高、社会矛盾突出,莫迪需要制造外部威胁、树立一个“敌人”,从而凝聚民众情绪,稳定执政地位。说白了,就是“对外强硬”来掩盖“对内无力”。

第二,为后续可能的军事升级做舆论铺垫。虽然“朱砂行动”失败了,但莫迪这番话显然是在为下一步动作预留空间。如果未来印度再次挑衅,哪怕是小规模跨境袭击,也能被包装成“延续反恐斗争”的正当行为。未来,巴基斯坦将可能为应付这种行为而疲于奔命。

第三,试图抢占地区安全主导权。莫迪口中的“新路线、新标准、新常态”,实际上是在强调印度对南亚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权。他希望借此向外界传达一个信号: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掌握在印度手中,谁不听话就打谁。

当然,现实却是残酷的。在这次冲突中,中国武器的表现堪称惊艳。巴基斯坦靠着歼-10CE战机、JF-17雷电、红旗-16FE防空系统以及各种先进的反无人机技术,把印度打得满地找牙。可以说,印度这次不是在跟巴基斯坦打仗,而是在给中国制造一个展示军备实力的大舞台。更讽刺的是,印度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美欧俄的先进武器装备,结果面对中国的武器系统却频频吃瘪。无论是阵风战机还是哈洛普无人机,甚至是“大地”弹道导弹,都在实战中暴露出了严重的弱点。这无疑会让国际买家对西方和俄罗斯武器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转而关注中国军工体系。

但是,巴基斯坦也要认识到,印度如果下次发起攻击,很可能是导弹饱和攻击,因此巴基斯坦必须要做好准备,赶紧多购买一些中国的防空导弹,以及陆地武器,譬如火箭炮等。一定要准备好,别大意,小心被印度再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