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第六次载人航天任务正式启航,搭载航天员景海鹏与陈冬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出发前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所在轨道对接运行。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BBC)10月17日报道,北京时间10月17日07:30(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日23:30),神舟十一号飞船由长征2F遥十一火箭搭载,从内蒙古额济纳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报道称,49岁的景海鹏与37岁的陈冬将于对接后的天宫二号内逗留30天进行多项实验,这是中国迄今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任务。
中国希望在2022年建成自主的永久空间站。两名航天员于启程前表示,神十一任务的事前训练重点提升了在轨的应急情况处置能力,医学急救和互救能力以及空间实验能力。
在酒泉发射场的BBC记者麦笛文(Stephen McDonell)说,这航天任务无疑是为国增光的重要时刻,足以让军方批准境外媒体记者进入这军事重地观看发射过程。
两人这次将执行的科学实验中,有三项由香港中学生设计,分别是太空养蚕、双摆和聚合物薄膜。
这三项实验是来自去年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合办“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的得奖作品。
报道称,中国是继美国与前苏联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中国坚持其航天工程是为了和平科考目的,但美国担心这可能演变成一场太空军备竞赛。
法新社引述一些专家表示,中国与俄罗斯近年陆续表现出有能力制造拥有军事破坏力的太空卫星。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只是在追赶美俄两国已经实现几十年的空间活动能力,而美国等的宇航计划早已在寻求新的定位。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0月17日报道,中国政府10月17日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将与9月份发射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对接,两名航天员预定在轨停留约1个月时间开展各项实验。此次发射的目的是面向计划2020年前后投入使用的中国自主推进的空间站建设,积累太空活动方面的经验。
报道称,两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33天然后返回地球,这将超过神舟十号2013年6月创下的15天的纪录,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
中国计划2018年前后建设自主的空间站,从2020年前后开始投入使用。计划通过神舟十一号来积累稳定运输航天员和物资的技术以及长期滞留对航天员身体状况的影响等运营空间站所不可或缺的经验技术。
报道称,中国领导层提出到2030年成为与美俄并肩的航天强国的构想,正在举全国之力推进航天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