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火箭发射令俄终于开窍了:想赢登月大战唯有

2016-06-26 18:03:45   

中国最新型的“长征7号”运载火箭即将进入最后的发射阶段,这个中国现役火箭中个头最大,体量也是最大的家伙,高度达53米,有20层楼高,起飞总重量接近6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3.5吨。这也是中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能够完成让中国航天从8吨到近14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的提升。能够完成这样的飞跃,离不开一颗强劲的心脏,全新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整个火箭如果不加注燃料只有50吨,剩下的都是液氧煤油推进剂。这种新型推进剂不仅仅推力惊人,而且还相当的环保,高效,正是现在全球主流的火箭发动机燃料推进剂。大家所熟知的从俄罗斯没有买到的RD-180就是典型的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而中国未来的“长征5号”超大型运载火箭也是采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更突显了这次中国“长征7号”发射的重大意义。

目前,“长征7号”火箭已经开始推进剂加注准备工作,即将发射升空。虽然这是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的首次发射,不过不用担心,根据中国航天的出色的成功率,此番发射也是十拿九稳。“长征7号”一旦升空,那么中国未来100吨级YF-100火箭发动机的生产工作也将提速,“长征5号”的发射准备工作随之也会进入正式轨道。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具备了把人类送上月球的技术实力,不过中国目前尚没有载人登月想法,最主要是把“嫦娥4号”月面探测器送到月球背面去,这也将是人类首次直接把探测器送到月球背面后,再携带考察装备返回的实验。如果成功,也将意味着中国在21世纪的月球竞赛中,获得了领先地位。

虽然在上个世纪,美俄都曾花费重金进行载人登月实验,不过实质上那是国家技术的体现而不是实际具备工程意义的行为。但是当人们对“氦-3”这种新型材料的认知和研究,确认下一代新能源,当然还有第四代核武器最有可能的就是要靠它来完成,这也使得到了21世纪,美俄都纷纷再次提出了重返月球的计划。其中以俄罗斯最为积极,已经制定2030年建立月球基地的航天战略目标。可以说这一轮新的月球大战早就吹响了号角。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当时的莫斯科航天人员就曾计划过月球矿藏开发基地的计划,并设计了专门的月面基地和特种月球挖掘车。俄罗斯的新一代计划就是在上一代计划的延伸,计划是在2016年到2025年的开设新的计划。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俄罗斯现在没有足够的预算能够完成这一项伟大的工程。眼看着美国政府支持的民营公司提出了种类繁多的方案,让俄罗斯专家们心如火燎。在曾经的登月大战中就输给了美国,难道现在俄罗斯还要继续落后?

随着中国即将发射“长征7号”火箭的消息传到莫斯科,俄方也发现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尽管之前因为出口火箭发动机的问题导致双方最终计划流产,不过显然中国的技术实力已经足够独立支撑中国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的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的处长奥莉加·扎罗娃在接受俄罗斯《消息报》采访时称:目前是个非常好的契机,俄罗斯的总统普京马上就要到访中国,中俄应该携手在月球任务上展开更广泛的协作。尤其是俄罗斯计划建设12人的月球基地,可以邀请中方航天员常驻,中俄共同承担月球基地组件的发射任务。目前俄方已经有了初步设计,并且完成了3D设计模型的工作,就差开展实物建造计划了。

这番表态可以说是俄罗斯专家们终于开窍了!以往的航天大国地位不保,现在的航天工程进展缓慢,同时缺乏资金的支持。虽然想保持自己航天大国的最后威严没有出售给中方RD-180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但是中国已经自行开展相关研究,卖与不卖,中方完全不受影响,而俄方却实质上失去了维系工厂运营的大单,尤其是以前的大主顾美国NASA已经不再购买RD-180火箭发动机了,这让俄罗斯方面如坐针毡,未来重返月球的计划也会相应受到阻碍。

当然,现在中俄再展开航天合作,不是简单中方出资俄方主技术这样的情况;中俄在航天领域平起平坐已不是问题。俄方现有的优势就是有成品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中方则在其他子系统,航天芯片,测控等领域具备中国的优势。双方真正联合能形成强强练手的局面,如果俄方还想抱着老思路合作,那只能说明俄罗斯方面吃亏还不够多,最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