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2型战机刚刚试飞,就已先声夺人?
2021-11-04 23:57:43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HAL公司之所以出名,可能有两点,这里只先说一点。自然是40年磨1机,也就是全球知名的光辉战机,立项40年,只生产了25架左右,而且在第一批飞机远远没有达到计划中的144架的生产数量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试飞和准备量产光辉2型战斗机。光辉2型对比原版光辉,或者叫做光辉1型,其最大的外观特点就是多出了一对“假鸭翼”!为何说是鸭翼还是假的?就在于新增加的这对鸭翼是根本不会动的。不用说差动了,就是稍微偏转哪怕一度都不行。说其是鸭翼还不如说是两个边条或者是两大前扰流板。之所以给光辉2型增加这么两个不会动的假鸭翼,恐怕主要在于该国刚刚进口的阵风战斗机被捧上天的结果,于是光辉2型一定也要赶这个时髦。如果安装会动的鸭翼,那么给光辉2型仅仅重新编写飞控软件,
图片
就需要七八年。HAL公司着急拿出新成果,自然不会再等七八年。于是就先增加这个两个完全不会动的假鸭翼,这样飞控基本不用重写。毕竟相当于只增加了固定的机翼面积而已。这样做让光辉2型起码在外观上感觉很像典型的三代半战斗机,仅仅卖相好看就足够了。却完全没有考虑增加两个固定的近距离耦合假鸭翼,会极大地增加光辉2型正面的雷达反射指标;因为近距离耦合鸭翼本来就会与主机翼前缘产生剧烈的雷达波共振反射。这相当于外观好看了,而实际指标却在大幅度后退。其实因为增加假鸭翼产生的后退效果,还不仅仅在于正面的反射指标。增加两大机翼面,必然少说增加数百公斤的空重,而光辉2型目前仍然采用单台F404中推发动机。计划要升级到F414,不过真正落实还不知猴年马月。
这样一架本来就不到5吨的轻型飞机,在推力和内油都不升级的情况下,突然多出一对翅膀。本来只有300公里的作战半径自然要继续下降。但是HAL公司的设计部门却暂时不考虑这些,只要达到外观看上去还行的目的,就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现在HAL的设计部门已经开始对外大力宣传光辉2型的强大性能,说什么光辉2型就是小阵风。对付某同样有鸭翼的10A和10B完全有优势。既然对付10B有优势,那么对抗同样作为轻型机的某龙战机更是不在话下。现在就差说出,光辉2型的综合性能可以赶上某20重型隐身战斗机了。其实不论是HAL作为该国的主要军用飞机制造和维护单位,还是该国的海军造船部门或者陆军的坦克生产部门。似乎“自产”某种新装备,从来都不是为了参加实战。而是为了对外宣传,
或者干脆说是为了吹嘘自家的业绩而生产这些装备。比如HAL的光辉、科钦造船厂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还是其陆军科研制造部门搞出的阿琼坦克。无不是折腾几十年,结果没有一种合格,可以进入现役成为主战装备。但是从来不妨碍其本国舆论把这些“自产”武器各种捧上天。似乎地球一旦受到外星人入侵,必须靠光辉和阿琼出马才能解决问题。而最为关键的问题,还不在于这些武器系统的真实性能如何,而在于对这些武器系统,让人不能理解的超级自信;不但自己相信了而且还要让外人都一起跟着相信才算罢休。但是更让人惊讶的是,虽然其本国普通人的对这些武器的认知极高,已经是全体共识;但是一旦真正装备起来,该国的陆海空三军又会突然变得超级清醒。从来不给自家武器研发制造部门留下丝毫的面子,
无论是光辉战斗机,还是阿琼坦克,都是在各种压力下,相关军种才同意订购一批来“试用”,但是在真正接装起来是能推就推。结果光辉1型对外宣布其本国空军已经订购了144之多,但是实际接收,基本连1年一架的速度都没有。阿琼坦克的情况也基本如此,10年就宣布要订购120架,形成一个坦克师的初级规模,结果到目前实际装备数量连三分之一都没有。不论光辉还是阿琼,都成了展示专业户;在一线根本看不到这些装备的影子。不知道光辉2型推出后,能不能更受用户待见一点。
图片
就需要七八年。HAL公司着急拿出新成果,自然不会再等七八年。于是就先增加这个两个完全不会动的假鸭翼,这样飞控基本不用重写。毕竟相当于只增加了固定的机翼面积而已。这样做让光辉2型起码在外观上感觉很像典型的三代半战斗机,仅仅卖相好看就足够了。却完全没有考虑增加两个固定的近距离耦合假鸭翼,会极大地增加光辉2型正面的雷达反射指标;因为近距离耦合鸭翼本来就会与主机翼前缘产生剧烈的雷达波共振反射。这相当于外观好看了,而实际指标却在大幅度后退。其实因为增加假鸭翼产生的后退效果,还不仅仅在于正面的反射指标。增加两大机翼面,必然少说增加数百公斤的空重,而光辉2型目前仍然采用单台F404中推发动机。计划要升级到F414,不过真正落实还不知猴年马月。
这样一架本来就不到5吨的轻型飞机,在推力和内油都不升级的情况下,突然多出一对翅膀。本来只有300公里的作战半径自然要继续下降。但是HAL公司的设计部门却暂时不考虑这些,只要达到外观看上去还行的目的,就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现在HAL的设计部门已经开始对外大力宣传光辉2型的强大性能,说什么光辉2型就是小阵风。对付某同样有鸭翼的10A和10B完全有优势。既然对付10B有优势,那么对抗同样作为轻型机的某龙战机更是不在话下。现在就差说出,光辉2型的综合性能可以赶上某20重型隐身战斗机了。其实不论是HAL作为该国的主要军用飞机制造和维护单位,还是该国的海军造船部门或者陆军的坦克生产部门。似乎“自产”某种新装备,从来都不是为了参加实战。而是为了对外宣传,
或者干脆说是为了吹嘘自家的业绩而生产这些装备。比如HAL的光辉、科钦造船厂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还是其陆军科研制造部门搞出的阿琼坦克。无不是折腾几十年,结果没有一种合格,可以进入现役成为主战装备。但是从来不妨碍其本国舆论把这些“自产”武器各种捧上天。似乎地球一旦受到外星人入侵,必须靠光辉和阿琼出马才能解决问题。而最为关键的问题,还不在于这些武器系统的真实性能如何,而在于对这些武器系统,让人不能理解的超级自信;不但自己相信了而且还要让外人都一起跟着相信才算罢休。但是更让人惊讶的是,虽然其本国普通人的对这些武器的认知极高,已经是全体共识;但是一旦真正装备起来,该国的陆海空三军又会突然变得超级清醒。从来不给自家武器研发制造部门留下丝毫的面子,
无论是光辉战斗机,还是阿琼坦克,都是在各种压力下,相关军种才同意订购一批来“试用”,但是在真正接装起来是能推就推。结果光辉1型对外宣布其本国空军已经订购了144之多,但是实际接收,基本连1年一架的速度都没有。阿琼坦克的情况也基本如此,10年就宣布要订购120架,形成一个坦克师的初级规模,结果到目前实际装备数量连三分之一都没有。不论光辉还是阿琼,都成了展示专业户;在一线根本看不到这些装备的影子。不知道光辉2型推出后,能不能更受用户待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