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中国的五代机“危机”与即将来到的灿烂辉煌
2017-07-22 12:57:16
世界马上就要进入一个“五代机”臭大街的时代?
在说正题之前先说说几个最新的消息,其中最新的消息是,抱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印度又看上了“欧洲联合研制的五代机”。所谓“欧洲联合研制的五代机”说白了就是法德联合研制,起名欧洲主要是先打上欧洲的旗号,以便将来向全欧洲推销和全世界推销。
老欧洲终于沉不住气了,与其说是因为特朗普宣称不再管欧洲所致,不如说欧洲的野心也像野火一样燃烧起来,特别是德国也要造最现代化的战斗机,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个世界变化真快。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7月14日报道,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巴黎举办的两国联合内阁会议,随后双方宣布将在防务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其中联合研制新一代欧洲战斗机最引人注目,这将是一种全新的第五代战斗机。法国和德国都有开发这种新型战斗机所需的技术,预计新型欧洲战斗机将在2030年之前投入生产,其生产线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以后。
有趣的是英国宇航公司(BAE)军事航空部门总裁在当天英国空军主办的“北约老虎会”活动上说:“我不能说具体情况,也不能说时间……但不论如何,联合王国和英宇航公司,将会参与进去。”
八字还没一撇,英国当天就表态要加入新一代欧洲战斗机的研发,更有趣的是这一天发生的变化惊着了远在亚洲的印度。
第二天印度媒体在一篇文章《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新的第五代战机,这是印度的机会吗?》的文章中说,如果印度能够成为该项目的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话,印度可以提供项目所需的投资资金,而且将来还会买大批的这种新一代欧洲战斗机。印度很聪明的表示,印度也可以将自己的技术(笔者纳闷,说实在的,印度有这个技术吗?)与法德一起分享,但是法德也要向印度转让这种战斗机的技术,以便在印度大量生产。
图法德英联合在研制的欧洲战斗机
这事透着蹊跷,在局外人看来,真像是法德英给印度挖了个坑,先把概念炒起来,发布利好消息,印度自然就会上钩。
这节的小标题是“世界马上就要进入一个“五代机”臭大街的时代?”在说之前,我们干脆将中国的两型四代机换成五代机的称呼,省的看了来回换算。
这事儿说起来赖俄罗斯,美国研发出F22叫四代机后,俄罗斯非把苏35叫四代机,T50叫五代机,美国一气之下也把自己的战斗机分了五代。结果这几年把中国媒体给累坏了,一会儿叫歼20是四代机,一会儿叫五代机,读者搞的晕头涨脑,所以笔者索性在本文中将中国的两型四代机(歼20和歼三十一)换成五代机称呼,省了许多事儿。
为了突出笔者要说的本文主旨,我们现在就来把目前世界上已经服役、在研、在试验、在论证的五代机都数数,看看有多少,一准吓你一跳。
美国:F22、F35,两型
中国:歼20、歼三十一,两型
俄罗斯的中型五代机
俄罗斯:T50(在研),米格公司的代号为light PAK FA(预研)两型
法德(英\意):欧洲新型战斗机
英国和土耳其:TF-X第五代战斗机
瑞典:FS2020(好熟悉的数字)
印度:FGFA(印度版T50),第五代战机“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两型
日本的“心神”
奇葩的伊朗五代机
日本:“心神”ATD-X(后改为X-2)
伊朗:“曙光”第五代战斗机
很面熟吧?不是歼20,是韩国的五代机
韩国和印尼:KF-X第五代战斗机
巴西和土耳其:合作研制新型第五代战斗机
就在中国军迷热衷于讨论歼三十一的优劣,甚至痛批歼三十一时,回头一看,中国的歼三十一还真不是独孤求败者,后面世界上有头有脸的国家都在研制新型第五代战斗机。图片就不一一刊登了,反正外形科幻,咋咋呼呼的很多都是独出心裁,很有创意的样子。
刀口评论| 中国的五代机“危机”与即将来到的灿烂辉煌
其中印度指明要超过中国。据报道印度军方认为,AMCA五代机的横空出世,很好的证明了印度拥有了制造隐形战斗机的所有技术,而且,他们认为,比较美军的F-22、F-35以及中国的歼-20,AMCA战斗机有后发优势。
媒体报道,最让印度人自豪的是,AMCA将使用印度自行研制的雷达,该雷达最基本的电子模块使用最新的氮化镓材料,可以让发射功率提高10倍,印度人认为,这款雷达将全面压制F-22和F-35使用的相控阵机载雷达,压制中国的歼-20更不在话下。
印度之所以不受“光辉战斗机”研发的心理阴影影响,提出这样的雄心勃勃的计划,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对印度人的承诺。据报道,印度称美国承诺帮助印度,让印度这款AMCA战斗机能够快速研发并在五年内服役,全面压制中国的歼-20。
不过,法德刚刚签署共同研制“欧洲新型第五代战斗机”话音未落,印度又自豪的向法德伸出手,表示愿意参加这个项目。
其实印度看到这么多国家研制的这么多五代机,不但有抱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感觉,更是小庙着火=慌了神。
不管怎么说,怎么理解,中国发展两型第五代战斗机,特别是第二型隐身第五代战斗机歼三十一,单就各国已经在研的和已经试飞的中型和轻型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来说,后面的追赶者绝对不乏其人。
首先就是发达国家不乏其人,除了美国,俄、法、德、英、意、瑞典、日本都纷纷加入中轻型隐身五代机这个战团,剩下的土耳其、印度、韩国、伊朗、巴西、印尼紧跟其后,实力(不管怎么看这个实力,比如买、组装等)都不可小觑。从市场的角度,这些国家研制的五代机特别是中、轻型隐身五代机都是歼三十一商场上的对手,从作战的角度,这些五代战斗机都是歼三十一将来的敌手。
老问题,中国应不应该发展第二型五代机
最近几年有关歼三十一的讨论一直就没有断过,渐渐的似乎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歼三十一是一种有点不被看好的五代机,总结起来有几点固定的“共识”,首先就是中国军方不用没有订货,上航母当舰载机的机会也没有,再就是技术不先进,甚至还有说歼三十一是五代机的外形三代机的技术,还有航程不够远、载弹不够多,最重要的是发动机不行,不能超音速巡航,等等。
但是这样的说法现在被打脸了。
2017年6月19日举世闻名的巴黎航展开幕,中航工业副总李玉海介绍称:“歼三十一具备高隐身、高敏捷性、超音速巡航能力,虽然是预研产品但技术成熟度已经相当高。不论是单机成本,还是全寿命成本,都是这个量级其他战机比不了的,就是说,性能不差,性价比高!”
李玉海李总的话在国内引起一片惊呼,要是照李玉海的说法,歼三十一几项最主要、最重要的性能就超过肥电F35了!比如高敏捷性,特别是超音速巡航这两项,恰恰是肥电F35的弱项。尤其是超音速巡航,别说是F35,有人至今还不承认歼20有这样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前面提到的各国正在研发的十几种中、轻型隐身五代机,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几乎没有。而没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已知的各国的先进性能的中型涡扇发动机都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
简单说,要想将中型五代机送进超音速巡航“俱乐部”里,现在已知的中型涡扇发动机都还不够格。比如吹的最响的美国GE公司的F404,英国罗罗公司的EJ200,这两款中型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达到了10吨,推比达到了8以上一点。
图F22五代战斗机
据说装了EJ200的台风战斗机曾经在美国组织的“红旗军演”中偶然战胜了F22,可惜的是这次胜利是台风战斗机的EJ200发动机采用了持续小加力毁损模式取得的,这种模式不可能也不允许每次都用,那飞不了几次发动机就废了。而F22在与台风的对抗中也摸索到对付这种3.5++机冒着损毁的危险超性能发挥的战法,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战例对歼20也有启发。
刀口评论| 中国的五代机“危机”与即将来到的灿烂辉煌
图台风四代战斗机
目前,英、美、法在已有的基础上发展升级版的迭代型中推,野心不小,比如英国罗罗公司在JE200基础上发展的EJ230\270,美国GE公司在F404基础上发展升级的F414EDE,推力都要达到12吨,推比11。
这里要说的是,前面列举的各国正在研发的五代中型机,在发动机的选配上,离开这两型发动机恐怕都难以达到五代机的标准,最低也要使用F404和EJ200。这样一看,别看各国提出隐身中轻型五代机方案不少,有的已经首飞,但是离开了美、英这两型先进发动机都有点难,老牌的美英在这个行业浸淫多年真不白给。
说实在的,这两型发动机别国要是自己研发,没有20年门都进不去。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除了伊朗外,其他国家都能够买到这两型发动机选装到自己的型号上,虽然会因此被美英扒层皮,飞机做出来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这就给歼三十一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难题,歼三十一怎么解?
答案其实已经有了,这就是中航工业副总李玉海在2017年巴黎航展上宣布的:“歼三十一具备高隐身、高敏捷性、超音速巡航能力,虽然是预研产品但技术成熟度已经相当高。不论是单机成本,还是全寿命成本,都是这个量级其他战机比不了的,就是说,性能不差,性价比高!”
难道中国还有前面说的堪比美英F414EDE和EJ230\270更好的中推发动机?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会儿再说。
老问题,中国应不应该发展第二型五代机(2)
面对如此多的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发展中、轻型隐身五代机,假如中国只发展一种重型隐身五代机歼20,将来遇见的情况就是只虎战群狼的局面。歼20作为一种昂贵的隐身重型五代机不可能造的太多,想想美国的F22才造了183架,俄罗斯的T50现在难产(俄国防部宣布2018年再决定是不是采购),就知道隐身重型五代机研发、制造和部署有多难了。
假设各国已经在研发的中轻型五代机最终修成正果(不能寄希望人家都搞不成),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的三代机即便升级到3.5++也难敌对手的五代机。代差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根据最新消息,日本已经正式宣布研发一种15吨加力推力推比10的先进涡扇发动机,涡轮前温度超过2050k,代号XF9-1,两年前安倍曾经吹过风,现在已经正式宣布。
懂行的都知道涡前温度超过2050k意味着什么,这基本上等于美国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甚至还高(F135是世界上目前服役推力最大的大推力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如果从发动机性能逆推要研发的机型,日本很可能要研发类似F22的隐身五代机,加上现在已经在研的“心神”,日本将来会形成高低搭配的重、中型隐身五代机,中国未来的空防并不乐观。说到这里,我不知道现在拼命贬低歼三十一的人都揣的什么心?
目前对歼三十一持怀疑论者最大的疑点就是没有中国军方的订单,鹘鹰歼三十一完全是中航自己在研发,好像一个演员对着空荡荡的观众席自己在独唱,无人喝彩。
这恐怕是一种错觉。谁都知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这句电影里调侃的台词,慢说是中国,美国和数得着的发达国家也都处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状态。比如美国研发和制造了183架F22后就不再生产了。最近“爱国”的美国议员看着中国的歼20投入批量生产得了爱国焦虑症,提出重启F22生产线,一打听重启的成本和价格,半截话就生生的噎了回去。重启F22生产线是一个天文数字,美国这个地主家还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那么中国空军现在为什么没有给歼三十一订单,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空军本来就处在补历史欠账的阶段,大量的二代机(1000多架)已经服役三十多年到了非报废不可的程度,亟待补充新机,特别是歼20正在生产的高峰期,三代机中还在不断补充歼十六、歼十一B、歼十和升级版歼十,这都是一大笔钱。最主要的是中国空军还要在运二十和运二十的改型机如加油机、预警机上花大钱。
最最主要的是中国空军梦寐以求的,发展战略空军最具象征性的轰二十正在密锣紧鼓的研发。美国的B2一架24亿美元,就算中国的轰二十是B2的一半价钱,就是12亿美元,合人民币80多亿一架,研发费用更是天文数字。
可以说中国空军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重灾区(笑),另外,军费也不能都花在中国空军身上。中国海军正在一艘一艘的造航母,造四代核潜艇、造055大驱,造大补,甚至造两栖攻击舰和两栖攻击舰上的短垂起降的战斗机,加上052D还在下饺子,所谓“百年海军”更是要大量资金的地方。
别忘了还有维护国家安全中流砥柱的火箭军,还有嗷嗷待乳的陆军,等等。
最主要的是,相比较这些重大专项的刚性需求,歼三十一的投资就需要排在次要的位置。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目前中国周边中轻型隐身五代机的威胁还远没有达到峰值。印度处在“抱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阶段,有钱也买不来先进的五代机,俄罗斯的T50眼下有点镜中花月看得见摸不着,这不转脸又投向法德英的欧洲先进战斗机了,但是法德英的这款战斗机要等到2030年以后。
我们的周边,日本的五代机是最大威胁,已经在接收F35和自己启动研发五代机。但是F35到货慢(日本不是F35合作研发生产国,排产期拖后),形成24架一个团的F35也差不多要到2025年以后了,自研的五代机刚刚起步,搞成搞不成还两说着(要考虑美国会不会使绊子),而韩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刀口评论| 中国的五代机“危机”与即将来到的灿烂辉煌
可以说,歼三十一的研发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正好碰上周边和世界上中轻型五代机研发、制造、部署的空档期。这么说歼三十一还真有点“捷足先登”,把握住了研发的节点。目前看,除了F35,中国的歼三十一仍然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头,非常值得可喜可贺。
那么,将来中国空军会不会采购歼三十一呢?笔者认为是肯定的,道理已经说了。
还有,很难说歼三十一就是中航自作主张,是中航公司依据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企业的宽松政策,按照国家管不着的企业法规定的“市场行为”研发的一款企业自己要挣钱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只能说是国家发展军民融合政策的一项创新。
中航的这项创新,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利用企业自身优势解决了面对日益尖锐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空军“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困难。通俗的说就是,中国空军暂时没钱,我先给你垫上,资金、技术我都有,到时候你想用时不抓瞎。即便将来中国空军具体不需要这个型号,需要另外一种中型隐身战斗机,中航也给你打好技术底子了,而且这个底子还是世界超一流的。
歼三十一现象的背后一直有一只睿智的大手在操控,那就是国家。
至于歼三十一的隐身性能、航电、载弹量、航程、上航母等问题,隐身就不多说了,气动外形类似F22,DSI鼓包进气道比F22减少了RCS值,F22进气道防紊流隔板和机身之间的空隙是F22的雷达反射硬伤,崇拜F22的人在评论F22的时候死活不提这个茬儿。
刀口评论| 中国的五代机“危机”与即将来到的灿烂辉煌
图歼三十一的(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光电瞄准系统(EOTS)系统
航电方面,歼三十一配装了目前只有歼20和F35才有的分布式光电系统(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光电瞄准系统(EOTS),这两个系统F22都没有。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歼三十一全机身6套光电探测装置组成,可实现360°的环视视场,图像投射到头盔面罩上,使飞行员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穿透”各种障碍看到广域外景图像,号称脚下透明的。
歼三十一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则是一个高性能的、轻型多功能系统,包括一个第3代凝视型前视红外(FLIR)系统,可以在防区外距离上,对目标进行精确探测和识别。此外,EOTS还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和跟踪、激光指示、测距和激光点跟踪功能。
这种具有隔行扫描边搜索边跟踪功能的雷达,使得歼三十一的飞行员可以在探测、确定、以及对固定的和移动的地面目标进行武器制导的同时对付敌人的战斗机或者是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歼三十一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接近现有雷达探测距离的三倍,并能够向飞行员提供超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刀口评论| 中国的五代机“危机”与即将来到的灿烂辉煌
图F35的(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光电瞄准系统(EOTS)系统
太高大上了!这两套系统是歼三十一的“选装件”,对外出售的时候,根据用户的要求配装。一般来说战斗机的航电(含雷达)占采购总额的60%甚至更高,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装,航电设备上一增一减价格差距巨大,有点像4S店卖的车,分“基本型”、“豪华型”、“尊贵型”、“旗舰型”,看你兜里有多少钱了。
某型车在4S店卖,20多万的基本型和60万的旗舰型差出2倍多!呵呵!一分价钱一分货,看用户的需求和资金预算了,想多少钱买,“奸商”都能满足。
至于歼三十一的载弹量、航程、上航母等问题,笔者实在没耐心多解析了,特别是载弹量和航程,有人说的头头是道,其实连沈飞的大门都没进去过。歼三十一是中型战斗机,你估算这两项指标能不能按五代机的标准往上限上算呢?反正全凭立场和屁股,笔者不多说。
歼三十一上航母也没有一点问题,还记得米格29吗?米格29设计初衷就是一架前线战斗机,后来因为需要改成了舰载机米格29K。歼十就不能上航母,歼十的腹部进气道是个筐型结构,起落架一蹲就瘪了,而且还是单发。
歼三十一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机身比三代机更轻,又是双发结构,上舰一点问题也没有,就看中国海军的需求了。如果中国海军将来也搞海五代机的高低搭配,中国现有的机型中也只有歼三十一了。
超巡、超巡、超巡,还是超巡
最后,我们要说说歼三十一的发动机了,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隐身和超巡(超音速巡航)是最现代化战斗机的标牌和标识,没有这两项,休谈五代机。按照网上调侃的话说,你标榜自己是五代机,没有这两项你就不好意思出门。有关超巡在现代空战中起到的颠倒乾坤颠覆性质作用,笔者有机会再介绍。
中航副总李玉海在2017年巴黎航展上一言九鼎,已经宣布歼三十一可以超音速巡航,这话的公信力还有怀疑的地方吗?
回答是肯定的,肯定有人怀疑。一直关注中国发动机进展的军迷对中国的中推(中等推力发动机)是很忧虑的,数来数去就是那么几种还不能满足五代机的需求。
比如早期1.0版歼三十一的RD93,最近曝光的歼三十一2.0版配装的国产仿制RD93的涡扇十三E,这两型涡扇发动机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技术,早就落后很多年,歼三十一的验证机用RD93和涡扇十三E完全是验证性质,定型机和生产型绝对不会再用这两型发动机,因为肯定不能超音速巡航。
涡扇十三E最大军用推力4.94吨,最大加力推力8.14吨,而歼三十一根据公开的数据,歼三十一机长16.8米,翼展11.5米,这个尺寸已经超过米格-29(机长16.28米),甚至超过了F-35(机长15.67米),最大起飞重量25吨(甚至27吨)。
歼三十一如此壮硕的身躯和长大的尺寸,已经接近世界上已知的重型战斗机重量的下限,如果将来定型仍然使用RD93和涡扇十三E是不可想象的,也绝达不到李玉海李总说的超音速巡航,问题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坚信李玉海李总说话算数,绝无虚言。
2010年珠海航展曾经昙花一现出现过一款9.5吨的国产中推,以后几届再也没有展示,可以肯定中航对这款9.5吨的中推仍然不满意。要知道,目前世界上已经服役的最好的中等推力的涡扇发动机,比如F404和EJ200也就是这个推力。
那么歼三十一怎么实现李玉海李总所宣布的超音速巡航呢?
最近几款从来没有曝光的国产新型涡扇发动机引起了关注。
刀口评论| 中国的五代机“危机”与即将来到的灿烂辉煌
解决的办法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就是将我国已经服役的,技术上完全成熟可靠的大推(大推力发动机)的核心机移植到中推(中等推力发动机)上。我们都知道中国已经服役的大推目前已经曝光的有两种,一种是涡扇十“太行发动机”,一种是涡扇十五“峨眉发动机”,特别是涡扇十五峨眉,已经配装在歼20上。如果将涡扇十五的核心机移植到中推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里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再啰嗦几句(没办法)。
我们知道(恐怕好多人不知道),喷气式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主要决定因素是核心机进气的多少(当然还有压缩比等,不再悉数)。
中推=每秒15-20公斤
大推=每秒25公斤
高推(高推重比)=30-35公斤
我们都知道歌唱演员声音大,主要是肺活量大,像帕瓦罗蒂,不用喇叭唱,剧场的最后一排都听的清清楚楚(很少有人能做到),这就是肺活量大,发动机也一样(虽然这个比喻有点不太恰当)。
如果将高推的核心机换到中推上,意味着中推的进气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推力必然会有台阶般的提高。其实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F35的核心机就是在F22的F119发动机核心机的基础上提高进气量获得的高达19吨的推力,而F119只有15.5吨推力。
另外核心机的可塑性很强,比如原本用在美国F18战斗机上的F404-GE-40涡扇发动机,它的核心机最后的发展型居然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GE-9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GE-9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直径甚至超过了波音737机身的直径,如果不知道底细,还以为GE-90的核心机有多霸道呢,结果竟然来自一架战斗机的中推发动机核心机,其实GE-90的推力贡献80%来自风扇。
那么,将涡扇十五的核心机装到中推上会是怎样呢?这款发动机的军推(不打加力的内外涵道的合力推力)将会超过10吨,加力推力可以达到14吨,这不但使歼三十一具备超音速巡航的能力,甚至整机的推比也会超过1,这就完全符合五代机的标准了。
刀口评论| 中国的五代机“危机”与即将来到的灿烂辉煌
根据最新消息,美国已经在进一步提高F35战斗机的F135发动机的推力,据说要超过20吨。英国也在发展推比超过10的EJ230\270高推比中推,而美国也在发展F414EDE高推力比中推,新一轮五代机的争夺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而我们中国正在实现弯道超车而且还捷足先登,我们中国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一定会越来越强,我们有这个决心和意志也有这个能力。
我们相信,当欧洲在2030年出现新一代欧洲战斗机时,世界的东方也会出现中国新一代中型隐身五代机更加灿烂的笑脸!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中国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何况我们已经创造了那么多的人间奇迹。
最后要说的是:超巡就是赶超!
在说正题之前先说说几个最新的消息,其中最新的消息是,抱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印度又看上了“欧洲联合研制的五代机”。所谓“欧洲联合研制的五代机”说白了就是法德联合研制,起名欧洲主要是先打上欧洲的旗号,以便将来向全欧洲推销和全世界推销。
老欧洲终于沉不住气了,与其说是因为特朗普宣称不再管欧洲所致,不如说欧洲的野心也像野火一样燃烧起来,特别是德国也要造最现代化的战斗机,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个世界变化真快。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7月14日报道,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巴黎举办的两国联合内阁会议,随后双方宣布将在防务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其中联合研制新一代欧洲战斗机最引人注目,这将是一种全新的第五代战斗机。法国和德国都有开发这种新型战斗机所需的技术,预计新型欧洲战斗机将在2030年之前投入生产,其生产线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以后。
有趣的是英国宇航公司(BAE)军事航空部门总裁在当天英国空军主办的“北约老虎会”活动上说:“我不能说具体情况,也不能说时间……但不论如何,联合王国和英宇航公司,将会参与进去。”
八字还没一撇,英国当天就表态要加入新一代欧洲战斗机的研发,更有趣的是这一天发生的变化惊着了远在亚洲的印度。
第二天印度媒体在一篇文章《法国和德国联合研制新的第五代战机,这是印度的机会吗?》的文章中说,如果印度能够成为该项目的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话,印度可以提供项目所需的投资资金,而且将来还会买大批的这种新一代欧洲战斗机。印度很聪明的表示,印度也可以将自己的技术(笔者纳闷,说实在的,印度有这个技术吗?)与法德一起分享,但是法德也要向印度转让这种战斗机的技术,以便在印度大量生产。
图法德英联合在研制的欧洲战斗机
这事透着蹊跷,在局外人看来,真像是法德英给印度挖了个坑,先把概念炒起来,发布利好消息,印度自然就会上钩。
这节的小标题是“世界马上就要进入一个“五代机”臭大街的时代?”在说之前,我们干脆将中国的两型四代机换成五代机的称呼,省的看了来回换算。
这事儿说起来赖俄罗斯,美国研发出F22叫四代机后,俄罗斯非把苏35叫四代机,T50叫五代机,美国一气之下也把自己的战斗机分了五代。结果这几年把中国媒体给累坏了,一会儿叫歼20是四代机,一会儿叫五代机,读者搞的晕头涨脑,所以笔者索性在本文中将中国的两型四代机(歼20和歼三十一)换成五代机称呼,省了许多事儿。
为了突出笔者要说的本文主旨,我们现在就来把目前世界上已经服役、在研、在试验、在论证的五代机都数数,看看有多少,一准吓你一跳。
美国:F22、F35,两型
中国:歼20、歼三十一,两型
俄罗斯的中型五代机
俄罗斯:T50(在研),米格公司的代号为light PAK FA(预研)两型
法德(英\意):欧洲新型战斗机
英国和土耳其:TF-X第五代战斗机
瑞典:FS2020(好熟悉的数字)
印度:FGFA(印度版T50),第五代战机“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两型
日本的“心神”
奇葩的伊朗五代机
日本:“心神”ATD-X(后改为X-2)
伊朗:“曙光”第五代战斗机
很面熟吧?不是歼20,是韩国的五代机
韩国和印尼:KF-X第五代战斗机
巴西和土耳其:合作研制新型第五代战斗机
就在中国军迷热衷于讨论歼三十一的优劣,甚至痛批歼三十一时,回头一看,中国的歼三十一还真不是独孤求败者,后面世界上有头有脸的国家都在研制新型第五代战斗机。图片就不一一刊登了,反正外形科幻,咋咋呼呼的很多都是独出心裁,很有创意的样子。
刀口评论
其中印度指明要超过中国。据报道印度军方认为,AMCA五代机的横空出世,很好的证明了印度拥有了制造隐形战斗机的所有技术,而且,他们认为,比较美军的F-22、F-35以及中国的歼-20,AMCA战斗机有后发优势。
媒体报道,最让印度人自豪的是,AMCA将使用印度自行研制的雷达,该雷达最基本的电子模块使用最新的氮化镓材料,可以让发射功率提高10倍,印度人认为,这款雷达将全面压制F-22和F-35使用的相控阵机载雷达,压制中国的歼-20更不在话下。
印度之所以不受“光辉战斗机”研发的心理阴影影响,提出这样的雄心勃勃的计划,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对印度人的承诺。据报道,印度称美国承诺帮助印度,让印度这款AMCA战斗机能够快速研发并在五年内服役,全面压制中国的歼-20。
不过,法德刚刚签署共同研制“欧洲新型第五代战斗机”话音未落,印度又自豪的向法德伸出手,表示愿意参加这个项目。
其实印度看到这么多国家研制的这么多五代机,不但有抱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感觉,更是小庙着火=慌了神。
不管怎么说,怎么理解,中国发展两型第五代战斗机,特别是第二型隐身第五代战斗机歼三十一,单就各国已经在研的和已经试飞的中型和轻型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来说,后面的追赶者绝对不乏其人。
首先就是发达国家不乏其人,除了美国,俄、法、德、英、意、瑞典、日本都纷纷加入中轻型隐身五代机这个战团,剩下的土耳其、印度、韩国、伊朗、巴西、印尼紧跟其后,实力(不管怎么看这个实力,比如买、组装等)都不可小觑。从市场的角度,这些国家研制的五代机特别是中、轻型隐身五代机都是歼三十一商场上的对手,从作战的角度,这些五代战斗机都是歼三十一将来的敌手。
老问题,中国应不应该发展第二型五代机
最近几年有关歼三十一的讨论一直就没有断过,渐渐的似乎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歼三十一是一种有点不被看好的五代机,总结起来有几点固定的“共识”,首先就是中国军方不用没有订货,上航母当舰载机的机会也没有,再就是技术不先进,甚至还有说歼三十一是五代机的外形三代机的技术,还有航程不够远、载弹不够多,最重要的是发动机不行,不能超音速巡航,等等。
但是这样的说法现在被打脸了。
2017年6月19日举世闻名的巴黎航展开幕,中航工业副总李玉海介绍称:“歼三十一具备高隐身、高敏捷性、超音速巡航能力,虽然是预研产品但技术成熟度已经相当高。不论是单机成本,还是全寿命成本,都是这个量级其他战机比不了的,就是说,性能不差,性价比高!”
李玉海李总的话在国内引起一片惊呼,要是照李玉海的说法,歼三十一几项最主要、最重要的性能就超过肥电F35了!比如高敏捷性,特别是超音速巡航这两项,恰恰是肥电F35的弱项。尤其是超音速巡航,别说是F35,有人至今还不承认歼20有这样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前面提到的各国正在研发的十几种中、轻型隐身五代机,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几乎没有。而没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已知的各国的先进性能的中型涡扇发动机都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
简单说,要想将中型五代机送进超音速巡航“俱乐部”里,现在已知的中型涡扇发动机都还不够格。比如吹的最响的美国GE公司的F404,英国罗罗公司的EJ200,这两款中型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达到了10吨,推比达到了8以上一点。
图F22五代战斗机
据说装了EJ200的台风战斗机曾经在美国组织的“红旗军演”中偶然战胜了F22,可惜的是这次胜利是台风战斗机的EJ200发动机采用了持续小加力毁损模式取得的,这种模式不可能也不允许每次都用,那飞不了几次发动机就废了。而F22在与台风的对抗中也摸索到对付这种3.5++机冒着损毁的危险超性能发挥的战法,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战例对歼20也有启发。
刀口评论
图台风四代战斗机
目前,英、美、法在已有的基础上发展升级版的迭代型中推,野心不小,比如英国罗罗公司在JE200基础上发展的EJ230\270,美国GE公司在F404基础上发展升级的F414EDE,推力都要达到12吨,推比11。
这里要说的是,前面列举的各国正在研发的五代中型机,在发动机的选配上,离开这两型发动机恐怕都难以达到五代机的标准,最低也要使用F404和EJ200。这样一看,别看各国提出隐身中轻型五代机方案不少,有的已经首飞,但是离开了美、英这两型先进发动机都有点难,老牌的美英在这个行业浸淫多年真不白给。
说实在的,这两型发动机别国要是自己研发,没有20年门都进不去。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除了伊朗外,其他国家都能够买到这两型发动机选装到自己的型号上,虽然会因此被美英扒层皮,飞机做出来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这就给歼三十一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难题,歼三十一怎么解?
答案其实已经有了,这就是中航工业副总李玉海在2017年巴黎航展上宣布的:“歼三十一具备高隐身、高敏捷性、超音速巡航能力,虽然是预研产品但技术成熟度已经相当高。不论是单机成本,还是全寿命成本,都是这个量级其他战机比不了的,就是说,性能不差,性价比高!”
难道中国还有前面说的堪比美英F414EDE和EJ230\270更好的中推发动机?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会儿再说。
老问题,中国应不应该发展第二型五代机(2)
面对如此多的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发展中、轻型隐身五代机,假如中国只发展一种重型隐身五代机歼20,将来遇见的情况就是只虎战群狼的局面。歼20作为一种昂贵的隐身重型五代机不可能造的太多,想想美国的F22才造了183架,俄罗斯的T50现在难产(俄国防部宣布2018年再决定是不是采购),就知道隐身重型五代机研发、制造和部署有多难了。
假设各国已经在研发的中轻型五代机最终修成正果(不能寄希望人家都搞不成),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的三代机即便升级到3.5++也难敌对手的五代机。代差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根据最新消息,日本已经正式宣布研发一种15吨加力推力推比10的先进涡扇发动机,涡轮前温度超过2050k,代号XF9-1,两年前安倍曾经吹过风,现在已经正式宣布。
懂行的都知道涡前温度超过2050k意味着什么,这基本上等于美国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甚至还高(F135是世界上目前服役推力最大的大推力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如果从发动机性能逆推要研发的机型,日本很可能要研发类似F22的隐身五代机,加上现在已经在研的“心神”,日本将来会形成高低搭配的重、中型隐身五代机,中国未来的空防并不乐观。说到这里,我不知道现在拼命贬低歼三十一的人都揣的什么心?
目前对歼三十一持怀疑论者最大的疑点就是没有中国军方的订单,鹘鹰歼三十一完全是中航自己在研发,好像一个演员对着空荡荡的观众席自己在独唱,无人喝彩。
这恐怕是一种错觉。谁都知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这句电影里调侃的台词,慢说是中国,美国和数得着的发达国家也都处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状态。比如美国研发和制造了183架F22后就不再生产了。最近“爱国”的美国议员看着中国的歼20投入批量生产得了爱国焦虑症,提出重启F22生产线,一打听重启的成本和价格,半截话就生生的噎了回去。重启F22生产线是一个天文数字,美国这个地主家还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那么中国空军现在为什么没有给歼三十一订单,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空军本来就处在补历史欠账的阶段,大量的二代机(1000多架)已经服役三十多年到了非报废不可的程度,亟待补充新机,特别是歼20正在生产的高峰期,三代机中还在不断补充歼十六、歼十一B、歼十和升级版歼十,这都是一大笔钱。最主要的是中国空军还要在运二十和运二十的改型机如加油机、预警机上花大钱。
最最主要的是中国空军梦寐以求的,发展战略空军最具象征性的轰二十正在密锣紧鼓的研发。美国的B2一架24亿美元,就算中国的轰二十是B2的一半价钱,就是12亿美元,合人民币80多亿一架,研发费用更是天文数字。
可以说中国空军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重灾区(笑),另外,军费也不能都花在中国空军身上。中国海军正在一艘一艘的造航母,造四代核潜艇、造055大驱,造大补,甚至造两栖攻击舰和两栖攻击舰上的短垂起降的战斗机,加上052D还在下饺子,所谓“百年海军”更是要大量资金的地方。
别忘了还有维护国家安全中流砥柱的火箭军,还有嗷嗷待乳的陆军,等等。
最主要的是,相比较这些重大专项的刚性需求,歼三十一的投资就需要排在次要的位置。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目前中国周边中轻型隐身五代机的威胁还远没有达到峰值。印度处在“抱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阶段,有钱也买不来先进的五代机,俄罗斯的T50眼下有点镜中花月看得见摸不着,这不转脸又投向法德英的欧洲先进战斗机了,但是法德英的这款战斗机要等到2030年以后。
我们的周边,日本的五代机是最大威胁,已经在接收F35和自己启动研发五代机。但是F35到货慢(日本不是F35合作研发生产国,排产期拖后),形成24架一个团的F35也差不多要到2025年以后了,自研的五代机刚刚起步,搞成搞不成还两说着(要考虑美国会不会使绊子),而韩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刀口评论
可以说,歼三十一的研发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正好碰上周边和世界上中轻型五代机研发、制造、部署的空档期。这么说歼三十一还真有点“捷足先登”,把握住了研发的节点。目前看,除了F35,中国的歼三十一仍然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头,非常值得可喜可贺。
那么,将来中国空军会不会采购歼三十一呢?笔者认为是肯定的,道理已经说了。
还有,很难说歼三十一就是中航自作主张,是中航公司依据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企业的宽松政策,按照国家管不着的企业法规定的“市场行为”研发的一款企业自己要挣钱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只能说是国家发展军民融合政策的一项创新。
中航的这项创新,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利用企业自身优势解决了面对日益尖锐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空军“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困难。通俗的说就是,中国空军暂时没钱,我先给你垫上,资金、技术我都有,到时候你想用时不抓瞎。即便将来中国空军具体不需要这个型号,需要另外一种中型隐身战斗机,中航也给你打好技术底子了,而且这个底子还是世界超一流的。
歼三十一现象的背后一直有一只睿智的大手在操控,那就是国家。
至于歼三十一的隐身性能、航电、载弹量、航程、上航母等问题,隐身就不多说了,气动外形类似F22,DSI鼓包进气道比F22减少了RCS值,F22进气道防紊流隔板和机身之间的空隙是F22的雷达反射硬伤,崇拜F22的人在评论F22的时候死活不提这个茬儿。
刀口评论
图歼三十一的(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光电瞄准系统(EOTS)系统
航电方面,歼三十一配装了目前只有歼20和F35才有的分布式光电系统(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光电瞄准系统(EOTS),这两个系统F22都没有。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歼三十一全机身6套光电探测装置组成,可实现360°的环视视场,图像投射到头盔面罩上,使飞行员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穿透”各种障碍看到广域外景图像,号称脚下透明的。
歼三十一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则是一个高性能的、轻型多功能系统,包括一个第3代凝视型前视红外(FLIR)系统,可以在防区外距离上,对目标进行精确探测和识别。此外,EOTS还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和跟踪、激光指示、测距和激光点跟踪功能。
这种具有隔行扫描边搜索边跟踪功能的雷达,使得歼三十一的飞行员可以在探测、确定、以及对固定的和移动的地面目标进行武器制导的同时对付敌人的战斗机或者是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歼三十一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接近现有雷达探测距离的三倍,并能够向飞行员提供超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刀口评论
图F35的(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光电瞄准系统(EOTS)系统
太高大上了!这两套系统是歼三十一的“选装件”,对外出售的时候,根据用户的要求配装。一般来说战斗机的航电(含雷达)占采购总额的60%甚至更高,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装,航电设备上一增一减价格差距巨大,有点像4S店卖的车,分“基本型”、“豪华型”、“尊贵型”、“旗舰型”,看你兜里有多少钱了。
某型车在4S店卖,20多万的基本型和60万的旗舰型差出2倍多!呵呵!一分价钱一分货,看用户的需求和资金预算了,想多少钱买,“奸商”都能满足。
至于歼三十一的载弹量、航程、上航母等问题,笔者实在没耐心多解析了,特别是载弹量和航程,有人说的头头是道,其实连沈飞的大门都没进去过。歼三十一是中型战斗机,你估算这两项指标能不能按五代机的标准往上限上算呢?反正全凭立场和屁股,笔者不多说。
歼三十一上航母也没有一点问题,还记得米格29吗?米格29设计初衷就是一架前线战斗机,后来因为需要改成了舰载机米格29K。歼十就不能上航母,歼十的腹部进气道是个筐型结构,起落架一蹲就瘪了,而且还是单发。
歼三十一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机身比三代机更轻,又是双发结构,上舰一点问题也没有,就看中国海军的需求了。如果中国海军将来也搞海五代机的高低搭配,中国现有的机型中也只有歼三十一了。
超巡、超巡、超巡,还是超巡
最后,我们要说说歼三十一的发动机了,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隐身和超巡(超音速巡航)是最现代化战斗机的标牌和标识,没有这两项,休谈五代机。按照网上调侃的话说,你标榜自己是五代机,没有这两项你就不好意思出门。有关超巡在现代空战中起到的颠倒乾坤颠覆性质作用,笔者有机会再介绍。
中航副总李玉海在2017年巴黎航展上一言九鼎,已经宣布歼三十一可以超音速巡航,这话的公信力还有怀疑的地方吗?
回答是肯定的,肯定有人怀疑。一直关注中国发动机进展的军迷对中国的中推(中等推力发动机)是很忧虑的,数来数去就是那么几种还不能满足五代机的需求。
比如早期1.0版歼三十一的RD93,最近曝光的歼三十一2.0版配装的国产仿制RD93的涡扇十三E,这两型涡扇发动机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技术,早就落后很多年,歼三十一的验证机用RD93和涡扇十三E完全是验证性质,定型机和生产型绝对不会再用这两型发动机,因为肯定不能超音速巡航。
涡扇十三E最大军用推力4.94吨,最大加力推力8.14吨,而歼三十一根据公开的数据,歼三十一机长16.8米,翼展11.5米,这个尺寸已经超过米格-29(机长16.28米),甚至超过了F-35(机长15.67米),最大起飞重量25吨(甚至27吨)。
歼三十一如此壮硕的身躯和长大的尺寸,已经接近世界上已知的重型战斗机重量的下限,如果将来定型仍然使用RD93和涡扇十三E是不可想象的,也绝达不到李玉海李总说的超音速巡航,问题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坚信李玉海李总说话算数,绝无虚言。
2010年珠海航展曾经昙花一现出现过一款9.5吨的国产中推,以后几届再也没有展示,可以肯定中航对这款9.5吨的中推仍然不满意。要知道,目前世界上已经服役的最好的中等推力的涡扇发动机,比如F404和EJ200也就是这个推力。
那么歼三十一怎么实现李玉海李总所宣布的超音速巡航呢?
最近几款从来没有曝光的国产新型涡扇发动机引起了关注。
刀口评论
解决的办法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就是将我国已经服役的,技术上完全成熟可靠的大推(大推力发动机)的核心机移植到中推(中等推力发动机)上。我们都知道中国已经服役的大推目前已经曝光的有两种,一种是涡扇十“太行发动机”,一种是涡扇十五“峨眉发动机”,特别是涡扇十五峨眉,已经配装在歼20上。如果将涡扇十五的核心机移植到中推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里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再啰嗦几句(没办法)。
我们知道(恐怕好多人不知道),喷气式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主要决定因素是核心机进气的多少(当然还有压缩比等,不再悉数)。
中推=每秒15-20公斤
大推=每秒25公斤
高推(高推重比)=30-35公斤
我们都知道歌唱演员声音大,主要是肺活量大,像帕瓦罗蒂,不用喇叭唱,剧场的最后一排都听的清清楚楚(很少有人能做到),这就是肺活量大,发动机也一样(虽然这个比喻有点不太恰当)。
如果将高推的核心机换到中推上,意味着中推的进气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推力必然会有台阶般的提高。其实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F35的核心机就是在F22的F119发动机核心机的基础上提高进气量获得的高达19吨的推力,而F119只有15.5吨推力。
另外核心机的可塑性很强,比如原本用在美国F18战斗机上的F404-GE-40涡扇发动机,它的核心机最后的发展型居然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GE-9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GE-9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直径甚至超过了波音737机身的直径,如果不知道底细,还以为GE-90的核心机有多霸道呢,结果竟然来自一架战斗机的中推发动机核心机,其实GE-90的推力贡献80%来自风扇。
那么,将涡扇十五的核心机装到中推上会是怎样呢?这款发动机的军推(不打加力的内外涵道的合力推力)将会超过10吨,加力推力可以达到14吨,这不但使歼三十一具备超音速巡航的能力,甚至整机的推比也会超过1,这就完全符合五代机的标准了。
刀口评论
根据最新消息,美国已经在进一步提高F35战斗机的F135发动机的推力,据说要超过20吨。英国也在发展推比超过10的EJ230\270高推比中推,而美国也在发展F414EDE高推力比中推,新一轮五代机的争夺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而我们中国正在实现弯道超车而且还捷足先登,我们中国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一定会越来越强,我们有这个决心和意志也有这个能力。
我们相信,当欧洲在2030年出现新一代欧洲战斗机时,世界的东方也会出现中国新一代中型隐身五代机更加灿烂的笑脸!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中国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何况我们已经创造了那么多的人间奇迹。
最后要说的是:超巡就是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