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国?直接将战略导弹顶在日本家门口:俄军这招比中国更狠

2017-03-13 08:09:06   



据美国《防务新闻》日前报道,日本计划在今年5月下旬左右进行X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实弹试射,靶舰为海上自卫队退役的“白根”号直升机驱逐舰。这个消息也引起了广大军迷对日本反舰导弹的兴趣。日本虽然一直宣称其具备很强的独立研制反舰导弹的能力,但国际军界却普遍认为日本反舰导弹的设计与美国的“鱼叉”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长期引进美国军事技术的日本军工体系并不具备发展现代反舰导弹的设计能力,也没有测试反舰导弹所需的场地与设备条件。
作为日本国产反舰导弹技术的起点,80式反舰导弹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研制成功并在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几乎没走什么弯路,仅靠日本人闭门造车是根本不现实的。日本军工企业利用国内军用电子技术的成品优势,以美国“鱼叉”反舰导弹作为80式的设计蓝本,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客观地讲,日本以美国“鱼叉”反舰导弹为技术参考并无不妥,应用技术水平一开始就站在世界前列。


但也正是因为日本反舰导弹的技术起点较高,再加上日本陆海空自卫队装备的大量作战平台采用的又是美制火控系统,致使日本始终没有脱离美国“鱼叉”反舰导弹的功能和系统范围,至今未能建立起独立的反舰导弹战术应用体系,后续型号的研制也没有新的作战体系为依托。因此在冷战结束后,当世界反舰导弹技术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日本反舰导弹却进入了近20年的停滞期,除了在细节上修修补补外并没有什么新东西,不过,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反舰导弹技术的飞速提高,日本不得不拼命发展反舰导弹技术,特别是2016年11月22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已经在千岛群岛的国后岛和择捉岛上部署了“最新型反舰导弹”——“舞会-E”和“棱堡”-P陆基反舰导弹,这些导弹等于直接放在日本北海道的家门口,日本坐立不安。


具体来讲,日本从80式空射反舰导弹开始到现在,虽然完成了88式岸舰型、90式舰舰型、91式和93式空舰型、12式岸舰型等反舰导弹的研制,也顺应了世界上军用电子和武器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但从细节分析却不难发现日本由80式启动的反舰导弹技术路线是条窄路,因为其一开始就按照西方中程反舰导弹的框架推动,90式反舰导弹之后陆续研制的各型反舰导弹在尺寸和气动布局上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外表涂覆吸波涂层、涡喷/火箭增程和导航控制系统等方面根据战术和技术发展进行了有限调整。根据这些特征去分析,就会发现日本的反舰导弹表面上综合性能比较平衡,但缺乏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主动性,任务适应性和功能拓展性也不强。


相比之下,中国反舰导弹从早期围绕SS-N-2展开,发展了“上游”、“海鹰”等高亚音速反舰导弹。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类似“飞鱼”的“鹰击”-8系列,并且开始发展超音速反舰导弹。90年代引进俄罗斯“日炙”、“俱乐部”反舰导弹之后,中国的反舰导弹体系愈加扩展开来。到现在,中国既有高亚音速的远程“鹰击”62、“鹰击”83、超音速型的远程“鹰击”12、亚超结合的“鹰击”18、超音速型的中程“鹰击”91以及适合直升机挂载的轻型反舰导弹,型号之多、体系之丰富、任务适应性之强都远非日本可比。此外,中国还以“鹰击”反舰导弹为基础发展了空地型号,功能拓展性也明显超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