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十年攻关也要把这项技术搞出来:打破美国战机隐身优势美梦

2016-10-07 13:08:54   

美国空军专注于隐身技术的研发,如今更拥有F22战机,B2轰炸机等隐身战机,似乎隐身技术成为美军的独门技术,可惜不是隐身技术刚开始时,人们尚感觉神奇,甚至无法理解,可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其神秘面纱早已被揭开,原理等早已成为不算秘密的秘密。许多国家在隐身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比如:法国的阵风的雷达反射面只有0.1平方米,上一代的幻影2000则为5平方米。

中国抱着无论如何也要掌握隐身技术的心态,先后花费了几十年时间,通过刻苦攻关已经把隐身技术搞出来了,其历史相当久了。1971年,中国意外在云南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一架美军坠落的D21型无人侦察机,这是最早的采用隐身技术的飞行器,这让我们第一次接触到隐身技术,D21不仅在气动设计考虑了隐身问题,更在表面增加隐身涂层,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
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F22隐身战机时,中国也已开始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始对隐身技术进行全面的探索,很快即发现隐身技术并非想象的神秘,许多简单的地方法可以大大减少雷达反射面积,许多东西也具备吸波特性。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隐身技术已进入应用试验研究阶段,至今已超过20年的技术试验,至少制造二款隐身技术试验机,分别由歼七与歼八改装,其中歼-7隐身试验机主要用于研究座舱、雷达罩、进气道等部件的隐身问题,包括采用吸波材料,隐身涂料等。歼-8试验机则用于进行整机低反射信号的控制研究工作。
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中国科研人员对隐身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发现通过修改局部外形,变更材料,增加特殊涂层等方式,让现有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大大降低。隐身技术中,重要隐身涂层技术方面,中国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比如:2002年即研制出纳米超细镍金属粉末吸波涂料。

如今我们的研究成果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最新的歼-20与歼31战机设计明显按隐身战机的标准进行,包括:隐身外形,隐身材料,隐身涂层,隐身座舱盖等,与美制F22一样,只不过没法进行参数对比,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有公开细节。
当然了,隐身技术也应用于现有机型上,新型的歼11D与歼16已经应用了隐身技术,一些老式战机也同样可以得到应用,据说,歼-8后期型,已应用部分隐身技术研究成果,甚至现役机型也开始进行相关的工作。

2015年时,意外曝光的一张老轰6照片,其特别的涂装,这应是隐身涂层技术应用到旧型号战机的改进工作,加设隐身涂层方法最简单、只是换个一个涂装,成本也最低,最也是最好,可以让雷达反射面积的大幅度下降,也许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但是意义依然不小,首先,至少可以让对手对雷达波制造错误的判断,毕竟通常以利用雷达反射波的特性,来判定飞行的型号等信息。其次,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与目标的雷达反射面积有正比关系,缩小被发现距离的战术意义也不小。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隐身技术已从研究所走向实际应用,论水平也不低了,这打破了美国战机凭借隐身占据优势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