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韩国经济界在哀嚎,文在寅却将希望寄托在印度身上?
2017-08-05 08:38:19
没有什么孤立存在的事,眼前发生的都是上一个结果和下一个开始。前数日,文在寅突然宣布追加部署4辆“THAAD”发射车,虽然是蓄谋已久,却也懂得借力打力。韩国人注意到邻国正在西南与印度剑拔弩张,因此趁机在东北悄悄踢了一脚。最恶毒的是,文在寅的脸上还一直保持笑容,笃定“抬手不打笑脸人”。“海外探客”发现,东亚大国对他的真面目已经了解,下的定论就是“反复无常”和“首鼠两端”。这一点其实和莫迪有不可救药的相似。而与印度方面不同的是,韩方的算计更加深远,也不再计较暂时的得失。
1、韩国经济界哀嚎遍野
根据韩国央行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韩国劳务收支赤字高达157.4亿美元,刷新了2016年下半年97.8亿美元的记录。韩方分析认为,旅游业收支和运输业收支情况持续恶化拖累了数据。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大陆游客锐减是主因。
2017年6月,韩国接待的大陆游客仅为25.5万,与2016年6月相比骤降66%。放眼2017年整个上半年,赴韩大陆游客减少到225.3万人,与2016年上半年的381.67万名相比,减少了41%。

从快消业来看,乐天百货首尔店上半年大陆游客消费额同比减少49%,现代百货上半年销售额则同比减少16%。为了博得大陆游客的好感,赢回业绩,韩国免税店业界想出了一个主意:砸上100万人民币,邀请大陆的头部网红做口碑宣传,向大陆发布相关视频等,以求吸引顾客。可即使韩方跪着捧钱,也遭到网红们的一致拒绝。韩国整个国家的口碑都这么差,为其站台只能砸了自己的口碑,再说也丢不起那个人,而招致粉丝的厌恶则更加得不偿失。
在农产品对华出口方面,韩国7月份对华出口额为1.1亿美元,同比减少超过11%。而4月跌幅9.9%,5月跌幅17.3%,6月跌幅11.3%。中国是韩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可以想见,韩方的一意孤行还将招致更大的损失。
而韩车的境遇更是悲惨,2017年第二季度,“现-代”在华销量锐减60%,纯利润减少51%。起-亚上半年只完成了全年销售计划的18%左右,一夜回到2009年。
韩国二季度海淘市场销售额则比一季度减少25%。而连锁反应就是,韩国上半年经常收支顺差仅为368亿美元,与2016年上半年的517亿美元相比,整整下降了30%。
韩国经济界如今的哀嚎遍野,恐怕将演变为“尸横遍地”。
2、文在寅只忙着巩固权力
据韩媒报道,在文在寅政府决定追加部署4台“THAAD”发射车后,共同-民-主-党内部出现反对声音。资深议员洪翼杓认为文在寅食言,违背了“要经过国会批准等法律程序后再最终决定”的承诺,并有计划派出访华团。探客认为,这一招其实是文在寅在竞选期间用过的招术,目的还是为了在选民面前作出姿态,获得政治资源。啃别人的西瓜皮没有多少甜头。然而这却给文在寅提了个醒:反对派就在内部。

于是,在拥有将近80%民意支持率的情况下,文在寅依然不断加强自己上台的合理性,打压对手。最近,他狠狠出了两口恶气。一是在竞选时,文在寅的儿子遭对手诬陷“走后门”,文在寅胜选之后就展开调查,终于找到“伪造录音”这个证据,拿获反对党的2名前高层。而文在寅的最大竞争对手安哲秀也不得出面表示反省。
另一件则是“干预大选案”。韩国情报机构承认2012年大选之前误导舆论操纵选民,干预选情,导致文在寅以微弱劣势输给了朴大妈。主要手段就是打“心理战”,在网上诽谤文在寅,帮助保守派获胜。对5年前的失败念念不忘,最终在掌权之后终于揪出背后的“鬼”,可以看出文在寅也是一个狠角色。
这两个案子的意义在于,能够巩固文在寅的地位,表达出“总统早该文在寅来当”、“文在寅一直是清白的”之类的意味,凸出其正当性与正义性,也令国民对其产生补偿心理。
巩固了权力的文在寅,自然也能够游刃有余地出台各种措施和政策。以部署4辆“THAAD”发射车为例,虽然民众已经掀起了300多次抗议,但其规模都不是全民性,而只是地区性。这不能对文在寅的方针产生什么影响。而韩国的主流民意恐怕也是支持部署。尤其在外国人看来,文在寅跑到美国给特朗普送上128亿美元投资的行为比较卑躬屈膝,但只要国内能够谅解,文在寅还是可以高枕无忧,这就是执政“蜜月期”带来的好处。
3、大国还没使出最狠的反制措施
今年8月24日是中韩建交25周年纪念日,不过根据韩方消息,相关庆祝活动的规模将缩至最小程度。遥想5年前两国还很亲密时,韩国驻华大使馆举办招待会的地点在大会堂,而今连谁出席都是个疑问。鲜花和掌声已经消失,韩方大使倒是被召见,估计也没得到什么好脸色。韩方还想趁着建交纪念活动促成两国元首会面,真是异想天开。
如今,柔情蜜意已经被剑拔弩张所取代。
根据美媒的报道,某大国上周末秘而不宣地试射了20枚导弹。值得注意的是,靶标就是“THAAD”反导系统和F-22隐形战机。导弹类型涵盖短程、中程及巡航式。而8月1日,在公开报道中可见到“某巡航导弹部队以连续火力突击的方式,对重要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这并非是大国的绝招,因为最狠的反制措施还没有使出来。可以说,6辆发射车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问题是韩方的做法打破了“亚太战略平衡”,让美国得以捕捉到东北华北华东等多个省份的目标信息,使得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第一大军事强国面前成为“单向透明”的靶标。这就相当于别人家安了防盗门防盗窗和监控探头,而自己家连窗帘都没有。韩方之恶劣,就在于损人不利己,为美国提供了窥测的梯子。
4、文在寅把希望寄托在印度身上?
在遭到自己最大贸易伙伴的抵制之后,韩方也在寻找替代市场,东盟和印度就是最重要的目标。2017年7月,韩国对印度的出口猛增79.2%,韩国对东盟和印度的出口占比上升到20.4%,已经逐渐接近对华出口。
2017年3月,韩国与印度建立“2+2会谈机制”,韩媒认为这时韩国在美国主导下,走出牵制东亚大国的一步棋,或将有助于反击针对“THAAD”的抵制。

同月,印度还决定从韩国购买100门号称“亚洲第一炮”的K9型自行榴弹炮,总金额接近6.5亿美元。这款融合了德国MTU发动机、美国变速系统和火控系统、英国悬挂装置的混血儿,号称最大射程达40公里,爆发射速为3发/30秒。可以想见,印度必然将其部署到北方强国附近,以炫耀武力。
2017年4月,韩方与印方在新德里正式签署了100门K-9自行火炮出口印度的合作生产合同。探客认为,让网友放心的可能就是50%的零件将在印度制造。
2017年6月,韩国与印度还举行“第5次韩印财长会议”,双方拟定了100亿美元的金融合作计划……
如果说这些都是前任的倒行逆施,那么继承这一切的文在寅,仍在有意无意中打“印度牌”,譬如趁着印度入侵邻国之际,突然在凌晨宣布部署剩余4辆“THAAD”发射车。
从南亚到东北亚,一道封锁的弧线若隐若现,而韩国究竟要扮演什么角色?文在寅似乎已经已经给出了答案。比起前任赤裸裸的撕破脸,文在寅和莫迪的相似之处就是嘴里喊着“友谊”以及“和平”,实际却做着突破底线的危险行动。一旦陷入“自以为”的误区,事情就会不可收拾。韩国和印度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问题是,他们会在何时受到惩罚。(完)
1、韩国经济界哀嚎遍野
根据韩国央行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韩国劳务收支赤字高达157.4亿美元,刷新了2016年下半年97.8亿美元的记录。韩方分析认为,旅游业收支和运输业收支情况持续恶化拖累了数据。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大陆游客锐减是主因。
2017年6月,韩国接待的大陆游客仅为25.5万,与2016年6月相比骤降66%。放眼2017年整个上半年,赴韩大陆游客减少到225.3万人,与2016年上半年的381.67万名相比,减少了41%。
从快消业来看,乐天百货首尔店上半年大陆游客消费额同比减少49%,现代百货上半年销售额则同比减少16%。为了博得大陆游客的好感,赢回业绩,韩国免税店业界想出了一个主意:砸上100万人民币,邀请大陆的头部网红做口碑宣传,向大陆发布相关视频等,以求吸引顾客。可即使韩方跪着捧钱,也遭到网红们的一致拒绝。韩国整个国家的口碑都这么差,为其站台只能砸了自己的口碑,再说也丢不起那个人,而招致粉丝的厌恶则更加得不偿失。
在农产品对华出口方面,韩国7月份对华出口额为1.1亿美元,同比减少超过11%。而4月跌幅9.9%,5月跌幅17.3%,6月跌幅11.3%。中国是韩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可以想见,韩方的一意孤行还将招致更大的损失。
而韩车的境遇更是悲惨,2017年第二季度,“现-代”在华销量锐减60%,纯利润减少51%。起-亚上半年只完成了全年销售计划的18%左右,一夜回到2009年。
韩国二季度海淘市场销售额则比一季度减少25%。而连锁反应就是,韩国上半年经常收支顺差仅为368亿美元,与2016年上半年的517亿美元相比,整整下降了30%。
韩国经济界如今的哀嚎遍野,恐怕将演变为“尸横遍地”。
2、文在寅只忙着巩固权力
据韩媒报道,在文在寅政府决定追加部署4台“THAAD”发射车后,共同-民-主-党内部出现反对声音。资深议员洪翼杓认为文在寅食言,违背了“要经过国会批准等法律程序后再最终决定”的承诺,并有计划派出访华团。探客认为,这一招其实是文在寅在竞选期间用过的招术,目的还是为了在选民面前作出姿态,获得政治资源。啃别人的西瓜皮没有多少甜头。然而这却给文在寅提了个醒:反对派就在内部。
于是,在拥有将近80%民意支持率的情况下,文在寅依然不断加强自己上台的合理性,打压对手。最近,他狠狠出了两口恶气。一是在竞选时,文在寅的儿子遭对手诬陷“走后门”,文在寅胜选之后就展开调查,终于找到“伪造录音”这个证据,拿获反对党的2名前高层。而文在寅的最大竞争对手安哲秀也不得出面表示反省。
另一件则是“干预大选案”。韩国情报机构承认2012年大选之前误导舆论操纵选民,干预选情,导致文在寅以微弱劣势输给了朴大妈。主要手段就是打“心理战”,在网上诽谤文在寅,帮助保守派获胜。对5年前的失败念念不忘,最终在掌权之后终于揪出背后的“鬼”,可以看出文在寅也是一个狠角色。
这两个案子的意义在于,能够巩固文在寅的地位,表达出“总统早该文在寅来当”、“文在寅一直是清白的”之类的意味,凸出其正当性与正义性,也令国民对其产生补偿心理。
巩固了权力的文在寅,自然也能够游刃有余地出台各种措施和政策。以部署4辆“THAAD”发射车为例,虽然民众已经掀起了300多次抗议,但其规模都不是全民性,而只是地区性。这不能对文在寅的方针产生什么影响。而韩国的主流民意恐怕也是支持部署。尤其在外国人看来,文在寅跑到美国给特朗普送上128亿美元投资的行为比较卑躬屈膝,但只要国内能够谅解,文在寅还是可以高枕无忧,这就是执政“蜜月期”带来的好处。
3、大国还没使出最狠的反制措施
今年8月24日是中韩建交25周年纪念日,不过根据韩方消息,相关庆祝活动的规模将缩至最小程度。遥想5年前两国还很亲密时,韩国驻华大使馆举办招待会的地点在大会堂,而今连谁出席都是个疑问。鲜花和掌声已经消失,韩方大使倒是被召见,估计也没得到什么好脸色。韩方还想趁着建交纪念活动促成两国元首会面,真是异想天开。
如今,柔情蜜意已经被剑拔弩张所取代。
根据美媒的报道,某大国上周末秘而不宣地试射了20枚导弹。值得注意的是,靶标就是“THAAD”反导系统和F-22隐形战机。导弹类型涵盖短程、中程及巡航式。而8月1日,在公开报道中可见到“某巡航导弹部队以连续火力突击的方式,对重要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这并非是大国的绝招,因为最狠的反制措施还没有使出来。可以说,6辆发射车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问题是韩方的做法打破了“亚太战略平衡”,让美国得以捕捉到东北华北华东等多个省份的目标信息,使得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第一大军事强国面前成为“单向透明”的靶标。这就相当于别人家安了防盗门防盗窗和监控探头,而自己家连窗帘都没有。韩方之恶劣,就在于损人不利己,为美国提供了窥测的梯子。
4、文在寅把希望寄托在印度身上?
在遭到自己最大贸易伙伴的抵制之后,韩方也在寻找替代市场,东盟和印度就是最重要的目标。2017年7月,韩国对印度的出口猛增79.2%,韩国对东盟和印度的出口占比上升到20.4%,已经逐渐接近对华出口。
2017年3月,韩国与印度建立“2+2会谈机制”,韩媒认为这时韩国在美国主导下,走出牵制东亚大国的一步棋,或将有助于反击针对“THAAD”的抵制。
同月,印度还决定从韩国购买100门号称“亚洲第一炮”的K9型自行榴弹炮,总金额接近6.5亿美元。这款融合了德国MTU发动机、美国变速系统和火控系统、英国悬挂装置的混血儿,号称最大射程达40公里,爆发射速为3发/30秒。可以想见,印度必然将其部署到北方强国附近,以炫耀武力。
2017年4月,韩方与印方在新德里正式签署了100门K-9自行火炮出口印度的合作生产合同。探客认为,让网友放心的可能就是50%的零件将在印度制造。
2017年6月,韩国与印度还举行“第5次韩印财长会议”,双方拟定了100亿美元的金融合作计划……
如果说这些都是前任的倒行逆施,那么继承这一切的文在寅,仍在有意无意中打“印度牌”,譬如趁着印度入侵邻国之际,突然在凌晨宣布部署剩余4辆“THAAD”发射车。
从南亚到东北亚,一道封锁的弧线若隐若现,而韩国究竟要扮演什么角色?文在寅似乎已经已经给出了答案。比起前任赤裸裸的撕破脸,文在寅和莫迪的相似之处就是嘴里喊着“友谊”以及“和平”,实际却做着突破底线的危险行动。一旦陷入“自以为”的误区,事情就会不可收拾。韩国和印度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问题是,他们会在何时受到惩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