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用几分钟射击砸了1亿美元之后:周边各国顿时全部变安静了
图片为近日中国解放军火箭军某中短程导弹旅,进行全旅齐射导弹密集饱和式攻击作战训练的照片,这是近日解放军第二次进行弹道导弹齐射齐落导弹饱合攻击战术训练,军事专家雷泽先生告诉鹰眼图说军事记者,在我军可能遇到的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中,高精度中远程打击强度将空前增强,高精度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是实现这种打击的首选和主导武器。目前,我国已经有装备东风-11A/B、东风-15B/C/D、东风-16A/B/C等三种八个型号的高精度弹道导弹系统,这些导弹射程附带自200千米至1200千米范围内,恰好覆盖所有与中国接壤的邻国,而导弹数量更是高达1220至1540枚之间。
当前,中国火箭军大约有15个中短程导弹旅,这些导弹旅具有重大的战略、战术威慑作用,已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左右战场态势、甚至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外国媒体认为,
可以说,精确制导的中短程弹道导弹已经成为中国国国防实力的标志,也成为威慑周边巩固中国周边安全的核心力量,不过,近年来随着美国和日本的导弹拦截系统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近10年来,在大气层外或高层大气层的反弹道导弹对高速弹道导弹的拦截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功,包括海基的标准-2IIB和标准-3以及爱国者PAC-3、萨德导弹防御系统都具备较强的拦截能力,虽然在进几次试验中没有取得较高的拦截命中率,但对于单批次导弹射击还是相当有把握进行拦截的,也就是说如果导弹是一枚一枚发射,导弹被拦截的机率会很大,弹道导弹攻击的突然性和效果就会下降。这就给中国火箭军提出了一个大考验。
为此,针对美国在大气层内外的反导弹拦截系统,中国和俄罗斯都进行了大量的突防研究,所研究的突防方式主要包括多弹头突防和单个弹头的机动突防等。随着雷达探测设备、材料及弹载计算机水平的提高,采用对抗拦截弹拦截飞行的突防机动是可能的,即当弹道导弹探测到拦截弹的飞行参数时,采用相应的逃避机动来突防,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进行大量导弹的齐射齐落,也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采用一个或者几个导弹旅同时发射导弹奔向敌军的方法,进行高饱和密集突防,从而撕开敌方的防线。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按照解放军的一个火箭军导弹旅的常规编制,每个中短程导弹发射旅包含3个发射营,一次齐射可齐射18枚导弹,如果编制达到六个发射营,一次齐射导弹将达到空前的36枚导弹至40枚,据外国媒体称,目前一枚东风-15C型导弹的价格约为1800至2500万美元,也就是说,这次发射试验,一次就在几分钟内发射了近1亿美元的导弹,这种战斗力和财力,让周边一些国家瞬间沉默。
十发导弹一起砸啥也拦不住,中国火箭军出凶狠一招令印度心有余悸 。
根据5月15日的一则新闻报道指出,中国火箭军在近日于高原进行了一次实弹射击演习。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执行发射任务的不是人而是一套全新的自动化集群控制系统。这意味着由以往以往单车下达口令式的发射方式,变得更现代化;而且还会带来以往打击模式不同效果,十多发导弹沿着不同的弹道直奔同一个目标,高低角度各不同,前后弹着点时间差不会超过10秒,这个景象想想就让人为之兴奋。而且这回发射的10多枚导弹都是战术精确打击用途的东风-11B型短程战术地对地导弹,发射速度快,打击目标灵活,用来对纵深区域的战术重要目发动打击。联想到最近印度刚刚宣布是自己的AAD导弹防御系统成功投入使用,这样针尖对麦芒的意味更加显著。

虽然中国现在已经装备了大量射程超过30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但是火箭炮毕竟是遵从弹道运行的武器,最终依靠制导来修正偏差。也就是说火箭弹是沿着一条准抛物线轨迹行动,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装备陆军部队的中近程拦截武器的时候,这种弹道打击手段就存在被拦截的可能性。发射轨迹固定意味着拦截雷达可以估算出落点和准确的拦截节点。尽管可以使用多发覆盖打击,不过10发300毫米高精度火箭弹就相当于一辆豪车了!射程最远也就是450公里。为什么此时不用导弹呢?一发解决问题,而且射程更远。

我们都知道,战略打击部队离着前线越远,打击的突然性就更好。不过能够配属给陆军部队这种战略打击武器毕竟少数,所以此刻突出了东风-11B地对地导弹的一大优势,占用编制少,打击效果好,还能配属到一线部队使用。东风-11B地对地战术导弹在火箭军中装备规模为旅一级,下属4个营,36辆导弹发射车。这样一个对地导弹旅配属到一线部队,作为远程火箭炮有效支援和战场指挥员的杀手锏使用,有着定海神针的作用。而且东风-11B战术地对地导弹除了传统的高爆破片弹头以外,还有反坦克子母弹,钻地弹,甚至还有能够在平流层引爆的电子脉冲战斗部,必要时可以安装低当量的战术核弹头,是中国核常兼备发展战略下的优秀装备。

要完成对东风-11B战术地对地导弹的发射工作,从停车开始到起竖准备完毕,只需5分钟。根据火箭军这次新投入使用的集群发射系统,人员暴露时间甚至可以减少到3分钟,最后2分钟的战术诸元装订校准工作可以完全交给集群发射系统来装填。由于是采用了集群发射,使得东风-11B可以展开多枚饱和式打击,可率先摧毁敌方的导弹防御设备。尤其此番印度测试的国产反导AAD系统,10枚同时攻击它的雷达和发射车,足以达到饱和打击的效果。就算打击前沿的加固指挥工事,10枚钻地弹头可以在一个点上直接砸下去,这个火力密度根本没有钻不透的防御,单单这一点就能然印度的部队感到压力山大。

中国火箭军不亏是中国的王牌部队,集群发射模式不单使得打击手段和方法上获得了提升,也使得战术装备也能起到战略打击的效果,如此凶横的招数足以让任何对手心有余悸,毕竟现在东风-11B还没落到头上,等落到了那就真晚了。
图片为中国火箭军某大型地下洞库设施,这个洞库内容已经行驶汽车,可见洞库系统的庞大。大家知道,中国火箭军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正因如此,火箭军一直进行着庞大的地下工程建设,以确保重要的核武器及设施的安全。央视曾经公开报道过火箭军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工程维护大队的先进事迹。
中国火箭军某大型地下洞库设施
其中透露出该大队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中国的“地下长城”坚不可摧,加之一句“国防坑道关乎战争胜负”则让人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地下核长城”。
而在更早时期,日媒就曝光当时还被称为二炮的火箭军在华北太行山脉的地下导弹基地,据信太行山脉地下隧道长达5000公里。但从央视报道的火箭军在西南地区进行的地下工程建设。
华北太行山脉的地下导弹基地
以及美国军方披露的中国在陕西太白县及毗邻的甘肃省天水市之间的秦岭山区为火箭军建设的洞库体系等等,可知中国的“地下核长城”何止5000公里。
外媒指出,中国火箭军的“地下核长城”都是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下开凿复杂的洞库体系,并且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目前的“地下核长城”可让现役所有战略导弹藏身,战时既可避免全军覆没,又可快速机动,实施核反击。
美国2049项目研究所执行总裁马克?A?斯托克斯就指出,位于中国太白县境内的核弹头储存地防护能力非常高,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核弹头存储地之一。
这是因为太白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主峰海拔则达到了3767.2米。而美国最先进的B61-12钻地核弹只能钻透90米厚的岩石层,要想钻透3000多米的花岗岩无异于天方夜谭。

中国火箭军祭出一条妙计
除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之外,中国的地下工程在结构上也花费了很大心思。每处地下洞库体系都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并且它们之间还有战备公路或地下通道相连。
在任何时候,中国都可以快速地让战略导弹在不同的洞库体系之间进行机动。不仅如此,每个洞库体系还配有数以百计真假混杂的洞库门、多个真假发射阵地,由于它们在构造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就让美军侦察卫星根本无法判别真假。
此外,中国火箭军还设有数支假的导弹发射部队,无论是装备外观还是日常训练都与真部队没有任何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导弹发射筒里没有导弹),这些假的导弹发射部队每年还与真的导弹发射部队一起进行数次换防,更令美国人无法掌握中国火箭军的战备部署情况。
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尽管中国的核武库没有美俄大,但是中国所建的如此庞大、复杂、隐蔽而又坚固的“地下核长城”,能够确保中国拥有可靠的二次核反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