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豪:中俄欧联手中东“排雷”
2015-12-26 12:51:03
我们知道,最近中东局势表面上看大家似乎有些妥协,我们之前给出了观点,即这不过是大家担心局势失控,同时又因为没有完全准备好的“中场休息”,接下来美俄一定还有下半场的激烈博弈。
在普京出击叙利亚之前,被美国为首制裁了一年多的俄罗斯一直受困于乌克兰危机,而且中东的叙利亚“根据地”也处在失守边缘,形势非常被动。普京在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达成妥协后果断进行军事部署,一个多月后即果断出击叙利亚打击IS,一举扭转之前的被动局面,由过去一年多的战略被动转为战略主动。
?
这一战略主动在巴黎遭遇9·11后西方最恐怖袭击后发酵,欧盟反恐态度转变,欧俄关系开始改善,中东博弈的力量对比发生剧烈变化。本来这一变化就要演变出新的更大变数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土耳其竟然击落了俄罗斯的战机,这使得中东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之后,美国看到机会,开始出击并进行了反攻的布局。布局完成后,鉴于风险及各方压力,美、俄暂时各退半步,安理会也通过了关于叙利亚的决议,中东局势进入一个短暂的“半场休息”。
“半场休息”是真的停止博弈了吗?恰恰相反,在“半场休息”之时,各国都开始了基于自身利益的新一轮战略调整和布局,譬如中国正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在美俄角力暂停间隙,试图探索出叙利亚问题的解决之道。与此同时,俄罗斯和欧盟国家则在互相配合,试图借土耳其与IS共同走私石油这事迫使土耳其和其背后美国让步。事实上,中、俄、欧是在合作共同排掉中东这颗可能炸开的雷。
中国用“和平手段”排雷
在联合国通过政治解决叙利亚的决议后,中国立刻做了两件事:
一、邀请叙利亚副总理兼外长访华,同时邀请叙利亚反对派访华,为双方支起谈判桌,对双方进行斡旋和调停。
中国在斡旋时态度很明确,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方向并尽快启动和谈,二是坚持叙利亚人民决定叙的前途与未来,三是坚持由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
中国的态度和俄罗斯大方向是一致的,细微不同的是中国更加主张和谈与联合国主导。中国实际上是想摸索出一条中国引导的路线,毕竟这么打下去大家总有打累的一天,打累了大家不还是得谈吗?谈不就得找联合国吗?找联合国不就得找中国吗?中国外长明确说,中国这一票投给“和平”,这话说得无可挑剔,也让各方没有拒绝的理由。
为了体现中国的中立和建设性,中国为叙利亚提供了4000万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建设性的诚意,可让中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体现负责任大国态度(免得诟病中国不出兵打击IS)。
二、邀请伊拉克总理访华,提升中国和伊拉克的关系为战略伙伴关系,并与伊拉克签署包括“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军事合作协议和两国对持外交护照者免签。
在3个月后中国再次邀请伊拉克总理访华,而且签署5个重要协议,意义非同一般。一方面,中国为“一带一路”和未来和平之后的经济建设做了长远布局,中国的意思是只要大家不打了,中国立刻推动建设。另一方面,中国和伊拉克在能源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合作有些石油换军备的意思,伊拉克是中国彩虹4无人机第一个海外用户,并且在伊拉克战场上开始起到很好的作用。至于外交护照者面前,很显然此时伊拉克和中东的局势需要中国对伊拉克的局势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派一些专业的人,伊拉克放行说明伊拉克欢迎中国的介入,不设防。
这两件事,就是中国在“中场休息”之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主动介入中东事务,是中国主动发挥影响力的反应。虽说短期内不一定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这条道是未来必走的一条道,中国提前开始引领,有助于中国在未来中东事务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而且,无论如何,这种斡旋终归是起到了连接叙利亚双方的桥梁作用,是具有建设性和博弈各方都需要的一种方式,是大家的战略缓冲。
至于伊拉克,中国主动出击有助于中国在伊拉克发挥更大影响力,特别是能起到中国想起到的作用。譬如,帮助伊拉克打击IS就是其中的内容,这不但能帮到伊拉克,也能帮到俄罗斯和中国自己。
事实上,中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尽量让中东局势走向和平,尽量排掉濒临爆炸的这颗中东之雷。当然,如果中国能起到排雷的作用,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东的协作力量会增强。
俄欧携手排雷
我们知道,现阶段俄罗斯担心陷入中东战争泥潭,也担心因土耳其问题诱发欧俄的冷战,所以俄罗斯一边要对土耳其足够强硬从而对土耳其和美国施加尽量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和欧盟协调尽量缓和双方关系,增加彼此共识。
对欧盟来说,当然也非常担心中东局势失控引发欧俄的冷战,所以包括法国、英国在巴黎恐袭发生后都在尽力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中东打击IS问题上双方开始加大合作力度。
欧俄的这种合作,客观上是对美国在中东进攻布局的一种对冲。就现在局势来说,一旦交锋进入下半场,美国若同时启动土耳其和沙特的力量对叙利亚、伊拉克进行夹击,那么中东战局随时可能升级。就现阶段而言,俄罗斯和欧盟都是想通过打击IS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是通过战争扩大。
对俄罗斯来说,战争扩大意味着战线的拉长,特别是如果美国不卷入而是假借土耳其和沙特之手的情况下,问题会更棘手。对欧盟来说,战乱扩大会制造更大规模的难民,欧盟会更加不安全,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都会集中爆发,那对欧盟来说无疑是更沉重的灾难。基于这种状态,俄罗斯和西欧国家携手就不难让人理解了。
双方携手的合作很有趣,先是英国参与了被土耳其击落的SU24战机黑匣子的调查,这已经是一个不同的态度。而这两天则更有趣,俄罗斯和欧盟一唱一和死咬土耳其与IS的石油交易。
挪威《阶级斗争报》(Klassekampen)12月22日报道了一份秘密报告。该报告由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受挪威外交部委托制定,透露IS控制地区的石油从叙利亚和伊拉克运至土耳其后以倾销价出售。该报告早在今年夏天便已被递交挪威外交部,外交部则指出,他们依据的还有其他信息源。
这则消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欧盟想借挪威之口,以长时间调查为依据,证明土耳其与IS进行石油走私。如果这不是欧盟的意思,挪威不会出这样的报告。而之所以由挪威说出来,是因为挪威在欧洲份量既不轻也不重;找一个咨询机构,是不想将该问题直接由官方说出以避免没有与美国、土耳其的回旋余地。但,这已经是欧盟的实际态度了。
俄罗斯则抓住了这一点干了三件事:
一、俄罗斯抓住该新闻,反攻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之前“辞职”的大话,打击埃尔多安和土耳其政府的国际公信力。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说:“我想提醒说,不久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说过,如果能证明恐怖组织的石油供应是安卡拉或在安卡拉的纵容下进行的,‘如果能证明这一点,我不会继续坐在这把交椅上’ ,埃尔多安当时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这么说的。我想确定一下,交椅现在什么情况?”
二、进一步公布土耳其与IS走私石油的证据。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5日,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和信息部门公布叙利亚土耳其边境石油运输视频截图,图片中重型卡车通过边境。请注意,这可不是偷运,而是从官方的检查站公然“合法”地通过。这种证据,任何大国都有卫星,一看便知,根本无法造假。俄罗斯公布出来,则是给了大家一个证实的机会和借口。
三、向遭受恐袭的法国提交土耳其与IS进行石油交易的证据。
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12月24日的报道,俄罗斯向法国提供证据,证明土耳其向叙利亚运送武装分子,以补充“伊斯兰国”组织力量。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与法国方面官员会面,介绍“伊斯兰国”组织出售叙利亚石油的相关情况,并提到土耳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请注意,这是俄罗斯和法国军方的高层的会面,提交的证据显然是完整和严肃的,而以法国的能力,验证这些信息并不困难。一个愿意提交,一个愿意接,而且是高级别的会面对接,这已经表明了双方在打击IS领域的合作深度。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之前访问俄罗斯时强调要切断IS的财源,不但要打击油罐车,还应打击采油的油田。那么接下来就该到践行的时候了。
欧俄互相配合质证土耳其与IS走私石油,一旦欧盟普遍认可了这一看法,那么美国再袒护土耳其的难度就增加了。如此一来,土耳其作为主权国家与IS进行石油贸易,这不但会带来强大的国际压力,在土耳其国内也会遭到反对。这样土耳其就不是打击IS与否了,而是如何自己主动和IS切断联系的问题了。真到那时,俄罗斯报复土耳其击落战机,并且借机压土耳其屈服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土耳其的力量被遏制,美国在中东想搞大事基本上就没有强支点了,中东也就真的可能进入实质性的让步谈判。
中欧俄联手在中东“排雷”,有点当年中欧俄联手在伊核问题上阻击美国推翻伊朗政权的意思了。这种联手,客观上会推动中东力量的平衡,那么一旦下半场开场对美国不利,中东就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实质性谈判,迎来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和共同打击IS的机会。在中东问题上,各方是否取得实质性一致,关键在于是否在打击IS的立场上、行动上取得协同一致。
当然,在中欧俄“排雷”之时,该努力的各方也都没有停下。叙利亚方向,政府军和伊朗据对配合俄罗斯空军在积极打击IS,以实现尽最大努力地消灭IS,避免其成为美在中东博弈的筹码。伊拉克方向,伊拉克军队也在积极打击北方的IS,尽量多地收复失地以挤压IS的生存空间。在大国角力中场休息之时,在现实战场上谁能取得更多优势,在下半场的较量中谁就能占据更多主动。
在这里也不得不佩服中国的一些预见性行动,哪怕在中东战争之时也不忘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这不但能给相关国家以希望,实际上也是通过在对方危难之时进行意识强化,这种意识在战争期间强化了,一旦战争结束,基于双方信任,合作马上就能开展。中国现在中东的积极斡旋都是一种投入很小,却有望在未来谋得大收获的做法。因为战争只要结束,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利益会接踵而至,中国在战时就开始铺就这种道路,这也真是阴天就为晴天开始铺路的典型例子。当然,对中国来说,现在“一带一路”还没到伊拉克,这也是借机先“洗脑”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