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吨是下一代战略艇的最合适吨位!
2019-06-06 08:27:36
海基系统的连发成功,让大家再次认识到。海上连续发射的战略意义。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凡是在同一时刻连续发射2枚以上的战略导弹。基本都是美俄做过的试验。而我们迄今为止,所有的连续发射,其实都是隔天或者隔2 到3天的变相连续发射,还没有在同一时刻,同时发射多枚导弹的记录。当然,全球到目前为止,一口气发射4枚战略导弹甚至16枚战略导弹的国家,也只有俄罗斯。就是水下实力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海军,也没有同时发射过4枚潜射战略导弹。为何如此?瀚海狼山分析后认为,这可能和其他国家的水下潜艇平台的吨位,都没有俄罗斯的潜艇吨位大有一定的关系。水下连续发射带来的水锤冲击和弹射后座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苏联时代的连续16射,潜艇在短短3分钟内,水下吨位就有700吨的连续冲击变化。从基本的物理原理来讲,
只有潜艇的自身吨位足够大,才能靠惯性抵消这种冲击。现在俄罗斯的新一代战略艇敢上来就4发齐射,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其水下吨位超过2万吨,对自己的齐射稳定性有充分的信心。到目前为止,美国的俄亥俄级,水下有1.83万吨,至于中英法的战略艇,都比这个吨位更小。迄今只有苏俄的战略艇,曾经超过水下2万吨。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宽度巨大,可以带20枚战略导弹却没有龟背,那是因为采用了并列双耐压壳!水下吨位已经达到4万吨的级别。发射导弹时候的几百吨冲击,对4万吨的体量自然不在话下。当然台风级的双耐压壳技术并不可靠。当年连续16射的,是水下1.9万吨级别的潜艇。美国现役核潜艇都是单壳艇体,耐压壳的最大直径,基本就等于最大艇身宽度。目前其潜艇钢材质量和加工技术能力仍然很强。
海狼级是直径12.2米,弗吉尼亚级是10.4米的耐压壳,而美国最新一代的战略核潜艇哥伦比亚级,被认为将首次达到耐压壳直径超过13米!这样一来,未来美国的哥伦比亚级只准备装备16枚潜射洲际导弹,但是水下吨位却接近1.9万吨,比携带24枚洲际导弹的俄亥俄级水下吨位还有所放大。可齐射的导弹少了整整8枚,看来也有可以连续齐射所有导弹,潜艇本身还能确保稳定的现实考虑。毕竟俄亥俄已经用了几十年,三叉戟导弹也成功试射了175枚之多,却从来没有敢进行一次全艇齐射的试验。各国下一代的固体潜射战略导弹,普遍采用更高级的双基发射药,比冲更大,而且壳体也可以采用碳纤维材料,弹体的“无用自重”降低,这就让其弹体总长控制在13米以下,射程却可以达到1万到1.2万公里的要求!导弹体量的加大,必然要求配套的潜艇的吨位也要同步加大,携带的数量可以限制在16枚,但是吨位却不能和以前一样了。过去092的水下吨位被认为只有8000吨,只能携带中程潜射导弹。而且只装备12枚。目前的第二代现役主力,都是单耐压壳双壳艇体,外壳是不承压的。现役潜艇做出的最大耐压壳,不超过11米,只相当于弗吉尼亚级的水平。
正因为耐压壳直径不够,094A携带的巨浪2导弹,必须伸出耐压壳外才能装载,094和094A核潜艇因此才有个明显的龟背!虽然第二代战略艇的吨位没有对外公布过,但是显然距离美俄现役艇的水下标准吨位仍然差了一截,只能携带12枚导弹,而且配套的导弹的最大长度和吨位都有限制。这样就很难适合设计射程比美俄同类潜射导弹都远的下一代国产战略主力。潜射战略系统真正实战,都是全艇齐射模式,否则就没有意义了。从这一点上讲,我们下一代战略艇的设计思想,就不能被近海的水深限制住。和哥伦比亚级类似的1.9万吨的指标,是最合适的。
只有潜艇的自身吨位足够大,才能靠惯性抵消这种冲击。现在俄罗斯的新一代战略艇敢上来就4发齐射,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其水下吨位超过2万吨,对自己的齐射稳定性有充分的信心。到目前为止,美国的俄亥俄级,水下有1.83万吨,至于中英法的战略艇,都比这个吨位更小。迄今只有苏俄的战略艇,曾经超过水下2万吨。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宽度巨大,可以带20枚战略导弹却没有龟背,那是因为采用了并列双耐压壳!水下吨位已经达到4万吨的级别。发射导弹时候的几百吨冲击,对4万吨的体量自然不在话下。当然台风级的双耐压壳技术并不可靠。当年连续16射的,是水下1.9万吨级别的潜艇。美国现役核潜艇都是单壳艇体,耐压壳的最大直径,基本就等于最大艇身宽度。目前其潜艇钢材质量和加工技术能力仍然很强。
海狼级是直径12.2米,弗吉尼亚级是10.4米的耐压壳,而美国最新一代的战略核潜艇哥伦比亚级,被认为将首次达到耐压壳直径超过13米!这样一来,未来美国的哥伦比亚级只准备装备16枚潜射洲际导弹,但是水下吨位却接近1.9万吨,比携带24枚洲际导弹的俄亥俄级水下吨位还有所放大。可齐射的导弹少了整整8枚,看来也有可以连续齐射所有导弹,潜艇本身还能确保稳定的现实考虑。毕竟俄亥俄已经用了几十年,三叉戟导弹也成功试射了175枚之多,却从来没有敢进行一次全艇齐射的试验。各国下一代的固体潜射战略导弹,普遍采用更高级的双基发射药,比冲更大,而且壳体也可以采用碳纤维材料,弹体的“无用自重”降低,这就让其弹体总长控制在13米以下,射程却可以达到1万到1.2万公里的要求!导弹体量的加大,必然要求配套的潜艇的吨位也要同步加大,携带的数量可以限制在16枚,但是吨位却不能和以前一样了。过去092的水下吨位被认为只有8000吨,只能携带中程潜射导弹。而且只装备12枚。目前的第二代现役主力,都是单耐压壳双壳艇体,外壳是不承压的。现役潜艇做出的最大耐压壳,不超过11米,只相当于弗吉尼亚级的水平。
正因为耐压壳直径不够,094A携带的巨浪2导弹,必须伸出耐压壳外才能装载,094和094A核潜艇因此才有个明显的龟背!虽然第二代战略艇的吨位没有对外公布过,但是显然距离美俄现役艇的水下标准吨位仍然差了一截,只能携带12枚导弹,而且配套的导弹的最大长度和吨位都有限制。这样就很难适合设计射程比美俄同类潜射导弹都远的下一代国产战略主力。潜射战略系统真正实战,都是全艇齐射模式,否则就没有意义了。从这一点上讲,我们下一代战略艇的设计思想,就不能被近海的水深限制住。和哥伦比亚级类似的1.9万吨的指标,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