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前的155炮弹产量,为何打死都超不过14万发一年?

2023-06-16 09:45:34   

持续500天的重型战争,居然把美国本土甚至是海外驻军仓库里面的北约标准的155炮弹,一共200多万发基本都打光了。这可能是战前不断拱火的白宫与五角大楼做梦都没有预料到的。现在不但美洲的炮弹库存所剩无几,就是整个西欧的炮弹库存也已经消耗了8成以上,导致现在发展到满世界的找炮弹。终于在半岛南部发现还有几十万发的存量,立即如获至宝。还搞了一个先出口到美洲,然后再转运到欧洲的曲线那个啥。让外界感到十分的可笑。问题是,不是说军工复合体最喜欢打仗吗?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消耗的越多生产的越多,这样对美洲与欧洲的军工厂岂不是大赚特赚?但问题是当今不是二战,也不是冷战,在多年的去工业化进程之后,即使超级大国本身的军工体系,



也大多只保留生产利润率特别大的高端战机、高档次导弹的生产能力,而对普通炮弹的生产其实是一直在持续萎缩的。如果在二战期间,整个美洲大陆假设还有十几个兵工厂能生产炮弹的话,当今居然只保留了1个。真的是实打实就是只有1个单一的工厂还能生产155炮弹。而且之前也没想到战争能如此的旷日持久。结果发展到现在,在库存基本消耗完毕后,当今的炮弹工厂就是不断的加班加点,增加设备招募工人,也无法确保年产155炮弹超过14万发。即使继续增加产能,到3年以后的年总产量也不会超过21万发。而实际上现在战争一线,每天都需要155炮弹至少1万发,一年下来就是接近400万发,而当今整个西方体系的全部年产能加起来也很难超过40万发,完全是杯水车薪的状态,



如果等到整个欧美的炮弹年产能再次达到400万发的标准,现在看来恐怕要等到30年甚至50年之后,这对战争一线来说就是非常现实版本的黑色幽默。那么生产大口径炮弹并不是什么难上天的高技术,为何总产量就是上不去呢?根源有几个:第一,虽然155炮弹的外壳可以完全用数控机床加工,但是欧美当今这类机床本身并不多;能正确操作这类机床的高级技工更少,这其实还不是主要的。第二,现代化的炮弹并非单纯一个钢铁外壳就完了,对所有炮弹来说,在机械上更复杂的是炮弹的引信部分。引信的生产组装并不能全机械化与自动化,很多工序需要熟练工人手工操作。现在欧美都找不到那么多的高级技工。除了155炮弹壳与引信之外,更麻烦的是炮弹的内部的炸药与发射药的供应,




欧美过去为了显示在军火炸药方面的先进,几乎所有的炸药与发射药,都是三基甚至是多基的复杂配方,而对北约标准的155炮弹来说,炸药与发射药的配方又不敢简化更改,否则现有大炮的射表全部作废。里面不少关键成分西方早就停产多年,完全靠从东亚进口。多方面受制于人,产量能上去才是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