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美国忌惮,皆因中国这一产业的强力支撑,它还正走向日常…

2019-11-07 07:02:42   

上月底,因为美国在签证问题上的阻碍,中国团队“被缺席”国际宇航大会。但是现场观众最关切的仍是与中国相关的问题,且中国戚发轫院士还荣获了2019年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奖项,对比之下,作为东道主的美国,没有获得太多关注,反倒还因其副总统彭斯的一席狭隘的宇航伙伴选择论,引发了广泛争议。

美国这次对中国宇航团队的排斥,倒不如说是对中国宇航技术的忌惮。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还曾自鸣得意地将其认为技术不够的中国,拒之于国际空间站的大门之外。然而卧薪尝胆多年后,中国却即将拥有自己的空间站——天宫,还吸引了数十个国家的加入合作,而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却面临退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目前,中国宇航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美国的想象,让其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中国“被缺席”的那一幕。

从曾经被美国“不屑一顾”到今天的“如临大敌”,中国宇航技术的高速发展的背后,其实是一部中国军工业从薄弱走向的强大的血泪史。建国之后,中国才开始打造军工业基础,比起从1880年就开始布局军工业发展的美国,中国的起步晚了许多,也因此被美国轻视。

但是,锲而不舍的中国经历了引进仿制、自主研制、跨越式发展三个阶段,终于跻身全球军工业前列。凭借着强大军工业的支撑,中国在航天领域、军事领域、核技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建造了专属空间站、航母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令世界为之瞩目。

以上每一项重要成就,都凝结着中国军工业孜孜不倦的研发精神、严格的品控态度。毫无疑问,中国军工产品的品质在国内是一流的,技术含量也超水准的。

不过,一般人都认为军工产品是特指太空产品、军事武器等不常见的一些物品,觉得它们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实则不然,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的转移,不仅成立了专门的军民融合创新小镇,还投资了百亿元的军民科技合作项目。

目前,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军工日常用品,如汽车导航系统运用到的GPS定位技术,最早也是军用的;2106年大火的VR设备,也是由军用VR转化而来……这些产品,延续了军工技术产品的高科技和过硬的品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