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文章:“自主创新”将成中国经济新动力
2020-12-02 10:36:46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11月27日发表题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将如何改变其经济》的文章,作者为日本富士通公司经济师金建民。文章指出,中国最近在有机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功和控制疫情的能力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的信心。全文摘编如下:
在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是美中关系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领导层最近公布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它们阐明了北京的政策方向和意图。
这些建议标志着多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战略走向终结,向着以内需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增长模式转变。
这项新战略还把创新置于核心地位,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
多年来,“自主创新”一直是中国的战略重点。在国有部门的带领下,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取得了一些成功。这项政策还催生了作为研发中间产物的大量科研论文和专利。
在全球化环境下,中国的创新一度主要倾向于应用开发。该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称号,即进口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制造设备,然后组装出口。为了满足国际消费市场迅速变化的需求,中国在技术方面采取了“进口、本土化、吸收”的做法。
这种技术发展模式使中国处在低附加值的位置,而较发达国家的技术规定使中国难以引进更高端的技术。
在数字化时代,美国一直在倡导“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工业互联网”和旨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项目“工业4.0”。这些行动激励了中国,使其产生危机感。双方在科技能力和竞争力方面确实存在差距——如果没有干预的话,这些差距很可能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中国最近在有机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功和控制疫情的能力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的信心。
虽然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起初是一项追赶战略,但“科技独立”战略可以被视为旨在超越目前主导全球科技的发达国家。
中国在2006年推出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化迫使中国主要基于相对优势来追求效率。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的技术和出口管制措施给华为等中国企业造成严重困难。此类管制措施也适用于很多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科技初创企业。担心美中科技脱钩是促使中国加快实施科技独立战略的一个外部因素。
贸易限制问题本应通过国际或双边争端解决机制,用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遗憾的是,这些争端解决机制运转不良。
在经济和社会复杂性日益增加、讲究创新效率和速度的数字化时代,中国必须与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共同合作。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也需要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机制。
对新一届美国政府来说,认识到恢复和加强全球科技合作的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是美中关系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领导层最近公布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它们阐明了北京的政策方向和意图。
这些建议标志着多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战略走向终结,向着以内需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增长模式转变。
这项新战略还把创新置于核心地位,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
多年来,“自主创新”一直是中国的战略重点。在国有部门的带领下,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取得了一些成功。这项政策还催生了作为研发中间产物的大量科研论文和专利。
在全球化环境下,中国的创新一度主要倾向于应用开发。该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称号,即进口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制造设备,然后组装出口。为了满足国际消费市场迅速变化的需求,中国在技术方面采取了“进口、本土化、吸收”的做法。
这种技术发展模式使中国处在低附加值的位置,而较发达国家的技术规定使中国难以引进更高端的技术。
在数字化时代,美国一直在倡导“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工业互联网”和旨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项目“工业4.0”。这些行动激励了中国,使其产生危机感。双方在科技能力和竞争力方面确实存在差距——如果没有干预的话,这些差距很可能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中国最近在有机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功和控制疫情的能力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的信心。
虽然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起初是一项追赶战略,但“科技独立”战略可以被视为旨在超越目前主导全球科技的发达国家。
中国在2006年推出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化迫使中国主要基于相对优势来追求效率。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的技术和出口管制措施给华为等中国企业造成严重困难。此类管制措施也适用于很多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科技初创企业。担心美中科技脱钩是促使中国加快实施科技独立战略的一个外部因素。
贸易限制问题本应通过国际或双边争端解决机制,用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遗憾的是,这些争端解决机制运转不良。
在经济和社会复杂性日益增加、讲究创新效率和速度的数字化时代,中国必须与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共同合作。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也需要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机制。
对新一届美国政府来说,认识到恢复和加强全球科技合作的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