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中将:中俄高超领先美国,中国导弹绕全球一圈后才命中目标

2022-11-22 23:26:07   

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作为新兴的军事技术第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目前美国承认自己在这一领域落后于人。

美国媒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近日的报道中宣称,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主任、海军中将约翰·尼沃尔夫表示:因为中俄高超音速武器的成功,才驱动美国前进,他强调“我们有紧迫感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谈及相关情况时,他承认中俄在高超领域领先美国,目前美军没有一款高超音速导弹处于现役状态。中俄都已经取得了突破了进展,俄军的高超音速导弹在乌克兰进行了实战使用,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技术的水平更加让人吃惊,不止造出反舰弹道导弹的问题了。

图片

美国人居然承认自己落后了

按照这位美国海军中将的说法。中国在2021年进行了一次让人吃惊的试验,中国导弹绕全球一圈后,才命中目标,如果谈及相关情况,也许可以说:中国高超导弹又拿个世界第一?由于技术上限制,现代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也只有11,000公里多一点,可以打击全球的目标要求,实则并非理想的射程,几乎让人可以预测飞行的路径(北极路线),以至于美国将反导系统放到了阿拉斯加,以求实施有效的拦截。

图片

美国人这把爆料有点猛,绕地球一周?

中国让导弹飞越了全球一周,这就意味着。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在射程又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具备从任何方向上攻击到目标的能力,比如:绕道去打击北美的目标,或者说,可以让高超音速导弹从美军反导系统不设防的方向飞抵北美的目标。

也许这一情况,证明中方有一款新型的高超音速导弹还没有露面,中国在军事高技术研究一直是非常低调,外界几乎得到任何有效的消息,而且根据已知的情况,东风系列导弹当中还没有一款具备绕全球一周的能力,说明是一款新型导弹,只是编号到底为多少的问题了?

不管怎么说,中国导弹实验证明:中国技术又有了新的提高,可以绕地球一圈才命中目标,能力再上新台阶,大家对于弹道导弹技术的认知必须进行全面的修改,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图片

美国人的小心思,可能动歪了

当然,也不排除美国人故意混淆概念,因为我们在2021年曾经测试过很多航天项目,美国也不排除故意把航天项目扣上高超武器领域的帽子,试图借机呼吁国会多拨款。

不论事情实际如何,仅美国军方高层的表态,就让美国媒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报道中强调,美国正追赶中俄造高超武器,为此正在追加相关的投资。根据国会研究服务处的数据,军方要求在2023财年为高超音速研究拨款 47 亿美元,高于2022财年的38亿美元。

美国正在进行多种不同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显现出非常期待的心情。可惜现实与美国的预期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美国媒体眼中,一方面,中国导弹更强,不断地进行新型武器的测试工作。另一方面,美国试验老失败,连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报道中在谈及美国高超音速项目进展时,都承认:一连串的测试失败困扰着某些项目。

图片

美国陆军和海军想搞通用项目

空军的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又称:ARRW项目在连续 3 次测试失败后,才进行了成功测试。陆军和海军的合作开发的LRHW导弹,又称:远程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在的第一次测试中也遭遇了失败。

以至于约翰·尼沃尔夫承认,在10月份,美国进行了两次试射以收集高超音速发展数据时,试射均在耐热材料、高端电子产品和轻质材料等不同领域进行了大约十余项不同的实验,所有这些都是成功开发和部署高超音速武器所必需的。这证明美国还在进行基础性的研究,而不是实用性的开发进度,确实落后于人。

图片

对比俄罗斯,美国人似乎还在基础研究

虽然他表示:失败不应该是一个肮脏的词,因为高超音速技术处于最前沿的位置。强调“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每次测试都是学习的机会,”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只要想做到什么,那么就将冒险,应把失败视为过程的一部分。

图片

美国人自己也知道,未来是高超战争时代

美国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的投入确实不小,但是前景依然黯淡,按照原定计划,陆军在2023年,部署LRHW导弹,成为美军部署的第一个高超音速系统。但是相关的研发计划能否保证2023年入役的目标依然让人非常地怀疑,主要是前期的测试进行得相当不顺利。

美国海军方面也想发展LRHW导弹件舰用型号,但是计划依然有点缓慢,舰载型号可能在2025年才能准备好,潜射型号可能要等到2029年以后。整体的项目进度依然落后于中俄,也许更糟的是美国的国际排名可能连前四都进不了。最近,伊朗宣称自己制造出了高超音速导弹,一旦成功入役,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排名只能去争夺全球第五。

图片

美国人在高超领域的压力确实很大

不管怎么说,现在美国的压力相当大,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确实落后于人,完全美国自己造成的,在数年之前,美国由于实验失败,决定暂时取消高超音速研发计划。有一股子:我搞不定,别人也一样搞不定,结果发现别人搞定时,自己再就为时已晚。这个教训相当的深远,大家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