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套大舰如果用非常规动力,会定位在15万吨级?

2023-02-14 10:42:48   

第4套航空大舰,或者叫做004型,肯定不止一艘;而且可能还不止一种动力体制,因此叫做第4套。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一直强调常规动力高出动率的优越性;当然也不反对非常规动力的长久耐力与战略威慑意义。所谓只有儿童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全都要的道理就是如此。在综合实力达到的情况下,非常规动力的航空大舰肯定会上马而且还会有较大的发展;毕竟水下部分原则上都会采用非常规动力体制而且会极大的扩张规模。在这种大趋势下,水面之上不会毫无动静。毕竟作为基础性的提前验证工程,1000兆瓦的陆地模式堆已经接近项目全部验收通过。即使不一步到位的上马超级目标舰,那么相应的其他验证也会很快展开。在这方面,超级大国海军的经验也可以直接拿来参考。福特级在正式开工之前,



项目的原本名称是CVN21,也就是面向21世纪的非常规动力巨型航空主战舰艇。而一开始CVN21的体量与吨位并非目前的满排10万吨级刚刚出头;而是直接定位在了13到15万吨级之间;15万吨级的方案从各方面看都是最优的。因为甲板面积与机库面积可以大大的突破尼米兹级的极限。主力舰载机的搭载数量可以近乎翻倍。因为操作空间更大,甲板调度效率会也会有提升巨大。吨位增大之后携带的补给品自然全面提高,甚至可以直接摆脱任何现有的补给舰,首次实现全球化的机动作战。而同时代的尼米兹级虽然动力可以维持环绕地球最多1.5圈,但是可携带的食品副食却无法维持环球作战,必须在航行2万海里之后就要靠港补给,这基本就是从诺福克航行到横须贺的单次航程。而15万吨级的CVN却可以,



从诺福克出港之后一路打回圣迭戈都不用靠港。想法是很美好的;结果却发现诺福克与纽波特纽斯的航道,如果是15万吨级的CVN进出,船底大概率会直接碰触海湾底部的淤泥;而珍珠港那个全球知名的狭长进出通道则根本进不去。等于说全美加全欧,基本没有一个军港可以直接靠岸。能临时停靠的民用泊位也屈指可数。即使勉强停靠,那么二战到1970年的之间建造的岸电与淡水供给设施也无法与15万吨级的航母进行衔接协调。无奈之下,最终只能放弃15万吨级的最优方案,继续用317米级这种尼米兹级后期批次的成熟线型再略微加宽了不到1米,这就是后来的福特级。由此可见,13到15万吨级的新一代超级航空舰艇确实有建造的条件,而且优势巨大;只是整个西方落后的岸线基础设施根本无法容纳才最终作罢。



但是对长耳朵家却恰恰不存在这些障碍。15万吨级的大舰可以直接上马125米的级超级电磁弹射器,并且测试25吨级的电磁拦阻装置。直接搭载50吨级的舰载第6代歼击轰炸机。当今全球排名前50的超级大港自家就占据了44个。20米甚至25米级的超深水航道与泊位基本全球独有。当然这也是耗费数万亿投资的结果。目前超级大国也想深挖航道却空喊口号40年毫无动静。20米级的深水航道与泊位可以直接进出20万吨的航空大舰与40万吨级的民船。15万吨级的只能算是“中小型”船舶。配套马上要建成的超级JUN港,这才是水到渠成之后的一骑绝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