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原来水漂弹还有5大技术层次

2020-09-21 17:48:20   




以高超音速飞行而且可以在40公里以上的中高层大气中打水漂轨迹的飞行体和其携带的弹头是如今各军事大国都在追求的一流高技术。在这方面超级大国其实是起了个大早,而赶了一个典型的晚集。因为超级大国研发所谓的水漂弹在全球是最早的。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且是美国空军、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都有自己的这类项目。不过这几大军种,却非常奇怪的没有一个坚持搞下去。仅仅进行了几次模拟实验和非全程飞行,出现连续失败后,各大军种的高速滑翔飞行器项目都大体终止了,项目经费也被砍得差不多。当时的美国各军种,都认为这类高速弹头设计过于复杂,就算是超级计算机都无法模拟其气动和弹道。更关键的因素在于,超级大国一直没有10倍音速以上的高速风洞,因此对弹头的外形,



大多靠理论计算和人为的设计想象。而没有经过超高速风洞的实际验证。因此一直不能确保这些早期的水漂弹头可以正常飞行;更不敢保证可以最终准确命中目标。冷战结束后这些弹头项目的研发基本终止了。谁想到仅仅过了20年,全球居然出现了真正公开服役的水漂弹头的弹道导弹。超级大国各大军种又重新把已经废弃多年的项目又捡起来,经费给得十分充足。美国陆军在这方面相对进展最快。实际发射试验的新导弹,其实是用美国海军库存的北极星潜射导弹的助推器改造而来。既然其海陆空军都出了力、投了资,因此试射成功后,就不是美国陆军独有,反倒成了全体美军军种的共有高技术资产。但是水漂弹也是分档次的。最低级的,在大气层上层有一定机动漂移能力的,是在标准长圆锥弹头外形的基础上,



修改为更适合突破大气层并有一定机动变化能力的双圆锥造型,而且带一套飞行小翼。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的弹头就是这个初级级别。也是美军曾经部署过的最高层次的原始可漂移导弹弹头。第二个技术层次,则是多棱锥的造型。这种弹头比较罕见,由于多棱锥受到气动漂移作用比双圆锥造型更明显,因此可以被认为是第二个层次的水漂弹。第三个技术层次,则是不对称椎体的弹头,这还是一种大致圆锥体。但是会在高层大气中进行大幅度的不规则漂移,大大增加拦截的难度,也等于增强了突防能力。不过不对称椎体本身的末端制导也不容易掌握。第四个技术层次,则是扁平造型的弹头,这种弹头滑翔能力大大增强,弹道多次起伏,射程增加30%。第五个层次,则是扁平弹头而且还带小翼的造型,这种弹头可以增加50%到80%的射程,基本无法拦截。



如果说从已经完成的试验弹头的水平来对比,还不涉及实弹部署,那么超级大国的试验弹头只进化到了第二个层次;就算是另外一个核大国也只到第三个层次。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全球只有一家已经突破最高级别的第五层,并且进入了大规模实际部署。其他两家要想达到这个水平,再给20年都不敢说一定能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