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发射导弹差点发生爆炸:才明白中国隐忍几十年真相让人落泪

2017-01-07 11:38:18   



图片为中国自行研制的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的要测模拟弹进行出水试验,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是指由战略核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是核三位一体中最关键的一员。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发射系统机动灵活、生存能力强、突防能力强等优点。实际上,与二战时代的潜艇封锁战不同,现代核潜艇通过装备核洲际导弹来实现战略威慑,是目前五大核国家的国家核力量核心部分,在现代海战中,潜艇具有隐蔽性好,机动范围大和生命力强等二大特点,由于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具有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和命中率高等特点。两者相结合则具有隐蔽,机动和进攻能力强等突出的优势。
军事专家指出,核潜艇是一个目前最理想的核打击平台,只要换装更强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不声不响发射核导弹摧毁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不过,研制潜射洲际导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目前世界上可以研制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仅有中国、俄罗斯、法国和美国四个国家,其技术难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俄罗斯研制“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时,连续十多次发射试验失败和试射失败,足以说明研制一种潜射洲际导弹的困难程度,一枚成功的潜射洲际导弹通常要从陆上试验、陆台试验、陆上模型弹弹射试验、水下模拟弹射、试验潜艇海面弹射试验、水下模拟台、潜艇水下发射遥测弹、发射实弹等漫长的过程,要想得到一枚完全成功的潜射洲际导弹不花费几十年时间,成吨的金钱则难以想象。


据公开资料显示,由于缺乏经验,我国潜射导弹发射试验曾多次遭遇失败,甚至发生爆炸。1981年1月2日,我国研制的第一种潜射弹道导弹——巨浪-1 01批首发陆台状态遥测弹在某基地发射后不久便自毁,之后一年,巨浪-1导弹进行了一次水下试射,但是导弹弹出水面久出现了姿态不稳的状况,最终失败。随后1985年,水下三次实弹发射失败。上面这幅图片为我国巨浪2型导弹出水试验的一部分,请注意导弹出水后带出的巨大水柱,与陆地上的导弹发射相比,水下发射的难度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潜射洲际导弹发射时,通常是潜艇在水下一定深度,通过弹射动力装置将导弹从发射筒中弹射出去,导弹要穿过高密度的海水,并受海浪、海流、流切变等多种干扰因素的作用,通常导弹是在出水后发动机点火起控,因此导弹在水中是作无控运动,虽然时间很短、距离不长,但它的姿态变化对导弹飞行的成败影响甚大。目前,多数潜射洲际导弹均采用“冷发射”方式,即核潜艇先用自身发生器产生的燃气压力,以较大的推力将导弹从发射筒中推出,导弹在冲出水面后主发动机点火,再按预定弹道射向目标。


图片为美国三叉戟II-D5潜射洲际导弹的一次发射试验失败场景,导弹出水后姿态不对造成过早点火,导弹自旋并爆炸。这里涉及了三个问题,第一、导弹本身要质量过硬,第二、导弹如何出水并保持姿态,第三在在出水后顺利点火,这其中第二阶段最容易引发导弹发射失败,1988年,中国海军在成功完成多次巨浪-1型导弹发射试验后,开始了第二代潜射战略导弹(巨浪-2)的研制,而问题就出在了第二阶段。
据外国媒体报道,在2009年的一次试射中,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弹出水面后并未按照预定轨迹点火,反而是上升后垂直下降,这个“四十多吨的大家伙”差点砸到试验潜艇本身,并可能发生爆炸,在这之后,改进设计的巨浪-2导弹增加了“空泡补气增强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水下发射的核心技术难度。让之后的导弹发射试验连续获得成功,现在,我国094核潜艇携带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进行战略巡航,中国隐忍了30年的核潜艇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次,目前,世界顶级水平的巨浪-3导弹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这都是中国一代代军工人心血凝结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