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我国经济不管现在出现什么情况,未来14亿居民消费必将崛起

2019-06-16 07:24:05   

从今年来,国外经济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全球贸易争端、国际经济竞争关系激烈、海外经济不确定性风险,不仅导致给全球经济增长蒙上一层霜,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我国经济也很难独善其身。
而反观国内,短期的经济下行压力是存在的,经济调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也是存在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的经济波动并不代表长期的经济趋势,我国经济“不管暂时出现什么情况,长期向好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高层领导出席第11届陆家嘴论坛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从外需导向转向了国内巨大市场驱动”。具体通过该论坛演讲来看,传达出哪些经济信息?
经济内生动能将释放,带动经济长期发展论坛演讲提到:“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相比,中国经济再平衡正在持续推进”。这表现在人均GDP不断提高,城市化率继续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6%,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等等。
这些表现其实说明我国经济内生动能不断增加,经济实力在逐步提高,当经济处于这一阶段时,也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从外需导向转向了国内巨大市场驱动”。


净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动能或将逐渐削弱,而接下来的时间内,进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国内市场自身积累的优势,内需市场将会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具潜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内需潜能动力的释放,也直接影响到海外其他经济体的经济。
当然,今年来的全球经济情况比较复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挑战和考验,但要知道,我国经济已经具备很强的自身实力,足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正如演讲中提到:“我们确实有一些外部压力,但这恰是中国转型升级所必然经历的考验。
外部压力有助于我们提升创新和自主发展能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演讲中特别要指出,“目前金融机构要防止顺周期心理和预期带来的某种收缩效应。实际上这种收缩对金融机构本身是有风险的。金融管理部门要注意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何为经济顺周期,既是与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同步的经济行为称顺周期,比如,当前国内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内,金融机构因此采取收紧的措施相当于顺周期行为。同样,当我国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内,金融机构采取宽松的措施也属于顺周期行为。
而特别指出的防止金融机构采取顺周期预期和心理,其意义比较明显,简单说是: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不能做“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事情。若金融机构作出顺周期的行为,那么无论是对经济企业还是金融机构本身都不利。现在经济政策强调逆周期行为,也就是说,当前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经济政策要合理刺激经济,以此提振经济发展。
综合来说,我国经济的自身实力在数十年来已经不断提高,为国内经济长期发展积蓄了能量,而且这些能量正在释放,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是向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