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在4000米以上高原部署陆空力量的特殊要求
2020-06-23 06:44:36
4000米以上国际上叫做高高原,因为1000米以上比较平的陆地就算是高原。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在欧洲、非洲和北美洲,只有少数山峰可以达到这个高度。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还有巨大面积的,只有亚洲的世界屋脊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附带的小片高原。3500米以上高度飞行,不论民航还是军机都需要封闭有人舱加压加氧。低海拔平原上住惯了的人,在2500米海拔以上部分人就开始有高原反应。但是大部分人到3000米以上才会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气压的降低和氧气含量的减少;人体的红细胞无法结合和运输足够氧气给身体的各主要器官,会造成头晕头痛和乏力等现象。4000米到4500高度,80%从平原刚上来的人都会有明显的高原反应。而一旦到了5000米的高度,即使常年住在高原上的人也会出现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体的自然现象,和身体是否强壮关系不是特别大;当然年轻体壮者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速度比体弱者要快一些。要让大部分人尽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不是直接快速的一口气爬上4500米甚至是5000米以上的高原,而是最好在半高高原有逐步适应的中途停留基地,一般设立在海拔3000米到3500米的地区,在这里停了大约三周到四周,人员普遍适应后,再摩托化机动到4500米以上的高原,这样会基本全员快速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因强烈高原反应造成的减员人数会限制在十位甚至是个位数。除了上高原的人员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各种武器装备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高原环境!从最简单的步枪到先进的飞机大炮,甚至战术导弹,都需要一个克服高原反应的过程。枪炮在高原上发射,由于空气变得稀薄,气压降低,阻力减小,
会造成弹丸的飞行弹道更平直,射程更远。比如在低海拔最大射程只有50公里的155重炮,到4500米以上实弹发射,同样的装药,射击最远记录会超过80公里!因此上了高原后,大部分身管武器都要重新矫正瞄准系统。重型火炮要进行一定的试射矫正,才能达到最佳精度。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高高原还有个特点,就是除了少数的峡谷地区,大部分地方都天高地阔,视觉偏差比低海拔地区相对非常明显,也就是把较远的景物会误认为较近。比如在高原上“望山跑S马”;方圆几十公里的高原湖泊被误认为是“小水塘”都是常有的事情。而气压变化会造成各类发动机的功率降低、油耗增大。坦克、自行火炮、导弹发射车和各类辅助军车都要进行一定的调校,驾驶员要逐步形成新的高原驾驶感。这些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重新适应的时间段。转场到前线高原机场的战斗机和特种飞机,同样需要适应高原环境。高原起降的航线将大大延长,起降动作有更特殊的要求。
从低海拔机场转场后的空军部队都要重新适应。而飞行员的身体也要对海拔增高有个调整过程,同样需要一个月左右。正因为超高高原的特殊环境,过去主要的兵力配置是前轻后重,一般有事情,重装主力部队才开始上高原。这样就会有一个反复适应的过程,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如常年在高原上维持10万大军或者一次性彻底的解决问题。以现在的国力完全可以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