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将搭载全新舰载机?发动机技术已通过乌克兰解决!
2019-09-26 08:12:07
期待已久的075型两栖攻击舰,许久都没露面。不曾想,一露面,竟是惊世之作。施工效率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每隔一周都有全新的进展。
果不其然,赶在十一之前,也就是今天,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正式下水。
该舰排水量约为3万吨级,可以搭载28架直升机,同时设有坞仓,可作为两栖车辆和气垫登陆艇的母船。
该舰定位类似于美国“黄蜂”两栖攻击舰,在入役后,将大幅度提高我军立体登陆,两栖攻击和多样化任务能力,弥补我军水面舰艇分队直升机运作能力不足的缺点。
其实,中国很早就已具备建造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能力。只是缺乏相应的先进舰载直升机,而导致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一拖再拖。
由于中国没有垂直/短距起降型舰载机,未来,首批075型两栖攻击舰搭载舰载直升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当前,中国已有直-8、直-10,直-20等直升机,能够初步构建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舰载直升机体系。
但和美国相比,中国还缺乏一款像CH-53一般的重型直升机。
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中国已经和俄罗斯达成协议,联合研制下一代新式重型直升机。据媒体透露,该重型直升机的发动机方案将由中国提供。
毕竟,俄罗斯本来就拥有米-26等重型运输直升机。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重型直升机从零到壹的问题,核心发动机技术由中国承担,也很正常。
中国采取的方案是,直接改进从乌克兰引进的D-136-2型发动机。该发动机就是俄罗斯米-26重型直升机所配备的超强推力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超过一万马力,可持续输出功率也超过8000马力。
米-26配备两台D-136-2型发动机,其强大的运输能力甚至超过美国C-130和中国运-8运输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直升机。
9月18日,中国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公司功在北京航展上正式推出AL-136T涡轴重型直升机发动机。
该发动机正是乌克兰D-136-2发动机的国产改进版。截至目前为止,它是全球功率最大的涡轴发动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高,经济性好,能够适应于高原环境。
随着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建成,中国重型直升机也继续补齐短板。无论是高原作战,还是两栖作战,重型直升机都不可或缺。
根据计划,中俄联合研制的新式重型直升机将于2032年开始交付,预计总产量超过200架。
俄罗斯选择和中国合作,是因为俄罗斯自身已无力生产D-136系列发动机。通过中国从乌克兰取得技术,再以中俄联合研制的方式,既能为俄罗斯省下不少军费,又能借道复产D-136系列发动机,从而确保中俄在和西方的竞争中,不至于落后。
果不其然,赶在十一之前,也就是今天,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正式下水。
该舰排水量约为3万吨级,可以搭载28架直升机,同时设有坞仓,可作为两栖车辆和气垫登陆艇的母船。
该舰定位类似于美国“黄蜂”两栖攻击舰,在入役后,将大幅度提高我军立体登陆,两栖攻击和多样化任务能力,弥补我军水面舰艇分队直升机运作能力不足的缺点。
其实,中国很早就已具备建造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能力。只是缺乏相应的先进舰载直升机,而导致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一拖再拖。
由于中国没有垂直/短距起降型舰载机,未来,首批075型两栖攻击舰搭载舰载直升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当前,中国已有直-8、直-10,直-20等直升机,能够初步构建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舰载直升机体系。
但和美国相比,中国还缺乏一款像CH-53一般的重型直升机。
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中国已经和俄罗斯达成协议,联合研制下一代新式重型直升机。据媒体透露,该重型直升机的发动机方案将由中国提供。
毕竟,俄罗斯本来就拥有米-26等重型运输直升机。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重型直升机从零到壹的问题,核心发动机技术由中国承担,也很正常。
中国采取的方案是,直接改进从乌克兰引进的D-136-2型发动机。该发动机就是俄罗斯米-26重型直升机所配备的超强推力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超过一万马力,可持续输出功率也超过8000马力。
米-26配备两台D-136-2型发动机,其强大的运输能力甚至超过美国C-130和中国运-8运输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直升机。
9月18日,中国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公司功在北京航展上正式推出AL-136T涡轴重型直升机发动机。
该发动机正是乌克兰D-136-2发动机的国产改进版。截至目前为止,它是全球功率最大的涡轴发动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高,经济性好,能够适应于高原环境。
随着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建成,中国重型直升机也继续补齐短板。无论是高原作战,还是两栖作战,重型直升机都不可或缺。
根据计划,中俄联合研制的新式重型直升机将于2032年开始交付,预计总产量超过200架。
俄罗斯选择和中国合作,是因为俄罗斯自身已无力生产D-136系列发动机。通过中国从乌克兰取得技术,再以中俄联合研制的方式,既能为俄罗斯省下不少军费,又能借道复产D-136系列发动机,从而确保中俄在和西方的竞争中,不至于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