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在6.5%左右,这对我们普通居民有何影响?

2018-03-06 13:33:08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从过去的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增长不是不要经济增速,而是对高速度经济增长的依赖性减弱,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称,中国2018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对比去年我国经济增速6.9%来说,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温和的,同时也是有所回落的,也比较说明官方无意追求高增速,那么下一步经济增长的重心将放在高质量增长上来。(多说一句,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左右与星火财经预测相一致)。


2017年我国GDP规模达到82.7万亿元,相当于12.2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大约为23%,我国占世界经济比重大约为16%,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占世界经济比重大约为5.5%,通过数据来看,中美两大经济体主导着世界经济发展,而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着中高速度发展,美国经济在低速发展,如果我国经济在未来十年按照6%左右的增速,即大约在2027年前后,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到时候世界经济版图将再次迎来大变化,我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再度提升。具体到我们每一个参与到经济活动的劳动者,2017年我国人均GDP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如果以美元计价,2017年人均GDP为8800美元。目前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是指人均GDP在1.2万美元以上,我国距离这个标准还有不到30%,只要未来5年左右我国经济能保持住6%增长,也就是在2022年左右,我国将进入初级发达国家行列中,并一举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讲,未来五到十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势必要稳中求进!(未来五年经济保持6个点增速能进入初级发达国家,未来十年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先别激动,这是经济总量上到达到,从目前我国收入上来看,收入最低的20%低收入组2.8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月均不到500元。而收入位于最头部10%的1.4亿人,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应达到7500元左右。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这一数据反映出还有很多人在“拖后退”?)。
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我国CPI涨幅目标为3%左右,在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也就是说,今年我国居民食品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市场通胀预期将进一步升温,如果我们今年不好好赚钱的话,很有可能收入跑不赢通胀,另外,跟物价指数相关性较大的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侧重于物价水平的稳定,以及经济和就业增长。(今年经济增速目标6.5%,物价增长3%,今年就业目标是超过11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以内,登记失业率低于4.5%)。


通过涨幅目标来看,今年货币政策在不再宽松的背景下,结合今年的物价、就业、经济增长的目标,不敢预测今年我国将全面加息(存贷款基准标准上调),但市场利率再度上调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变相加息),这也会直接让市场中的资本价格上涨, 借钱成本增加,参与我国经济活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受到市场利率上调的冲击。
最后,相信我国经济能保持持续发展,并希望完善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带来的问题,从而充分释放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