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哥:实力决定一切

2017-07-02 08:04:46   


七种武器包括:价值4亿美元的预警雷达监测技术支持系统,1.855亿美元的AGM-154联合战区外武器(JSOW)1.475亿美元的AGM-88高速反辐射(HARM)导弹、2.5亿美元的MK 48 6AT重型鱼雷、1.75亿美元的MK 46MK-54鱼雷升级系统、1.25亿美元的SM-2导弹部件、8000万美元的AN/SLQ-32A舰船电子战系统升级系统。

美国佬又在制造新热点儿,拿台湾问题说事儿,绿独们又该高潮了。

是不是美国佬觉得十项清单中有关出口到中国的美国牛肉,出口到美国的中国活禽有点谈的不顺,还是谈的太顺了?别忘了716日的最后决定期限还没到,关键时候出幺蛾子,小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在是特朗普为减小对中贸易逆差在求中国,而不是相反。

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动歪心眼儿,就不怕中国把商定的期限往后顺延,或者是无限期搁置吗?

要知道十项清单中涉及的贸易高达几千亿,长期来看甚至上万亿美元。特朗普不至于目光短浅到为14.2美元而放弃上万亿美元的贸易吧?而且惹毛了中国,那就不是万亿美元的事儿了。别忘了还有一个中美百日贸易计划呢!

中方的回应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中方不可能接受。敦促美方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立即停止美台军事联系和售台武器,避免给中美关系和中美在更广泛领域的合作造成损害。

这最后的一句话才是关键,说一千道一万,不在经济上打痛它,美国人是会把侥幸当机会试水的。

从大的方向来说,在中国周边此起彼伏地搞热点,这是美国围堵、扼制和打压中国的既定战略安排,在中国不能拿捏或逼退美国之前,这样的事会时不时地发生。

半岛一东海一台湾一南海来来回回地折腾,就这么个模式。

现在是半岛试水几个月,己没有可造势的空间;东海顾及小鬼子,不敢用力过猛,怕短腿鸡被中国炖了;南海小日本闯关失败,印越也没折腾出个啥来。喊加油的多,能派上场的没有;所以又拿起了台湾这个棒槌。

从小的方面来说,14.2亿美元相对沙特的1000多亿美元,卡塔尔的120亿美元是少了点儿,但蚂蚱腿也是肉,对于特朗普这种见钱眼开的俗人来说,取财是不讲道的。

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主要的问题是,在特朗普的任内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特朗普的尿性,会不断刷新自己的无耻纪录,除了卖武器,怕是要拿台湾问题不断地讹诈我们。

为了避免这种事么发生,我们一定要让特朗普看到,在核心利益上没有商量的余地,要惩罚就要让它感到痛,电话事件是他不在位,冷淡他也许是对付他的最佳方法。现己在任,必须拿出更有力的措施让他断了这个念想,不光是两国经贸可以让他得不偿失,地缘政治,国际贸易等等,都可以整他,让他趁早知难而退。

不过美国的这次造势,要6哥判断(可能)是抛出筹码,向中国叫价,逼中国在贸易清单或货币政策上让利,最后很有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儿小,不了了之。

根据是,伙伴们应该记得,去年奥巴马在任时签署过的"2017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授权法明定五角大厦应推动美、台间高阶军事将领及资深国防官员交流。这是美台断交37年来,美方首度以法律形式提升美台军事交流级别。

那可是在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的1223日生效了的,现在呢?还有人提这码事儿吗?美国人按照法令去做了吗?什么美台关系法,那都是骗鬼的;什么美国总统令,美国法律,那都是吓唬小国的,对中国无效。

美国人搞这个事件的套路是,由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美国国务院挑头搭台,美国总统和议会开始表演双簧,目的讹诈中国让利。大概就这个事儿。

说实际的,美国佬卖给绿独的这些垃圾对大陆构不成什么实质的危胁,但我们就是不惯它这臭毛病。

印度会是本世纪中国最大最强的竞争对手吗?有朋友说,如果我们轻视印度,那么就像以前轻视我们的西方一样,会付出代价。

如果太把印度当回事儿了,那我们中国的战略大方向就会出问题,我们中国还处于上升阶段,并没有登顶。竞争对手目前仍是美欧,印度还不够资格让我们费深思去考虑它。享受着中国的战略安全红利却总喜欢把中国视为对手,这就是印度没出息,成不了气候的根本原因。

有伙伴说印度认为,亚洲如果没有中国,它就是老大。6哥要说的是,没有中国,印度都不知道被肢解成几个斯坦了,当老大?做梦去吧!

关于印度说了不少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前边翻翻,如果没时间可以参阅一下518日的这个帖子,《印度跟中国比什么?拿什么对抗中国?》

http://mp.weixin.qq.com/s/0As2agsdJhhQPnffdSzK2A

对于印度,不能小瞧,也不用高估。懒得因为它再单开帖评论了,下面引用一位新浪博文后跟帖的朋友的评论简单概括一下,(这个朋友网名叫dszsdyx”,这段评论讲的很精炼,不知是这位朋友的原创,还是引用别人的,如果侵权请告知,将及时删除,非常感谢这位朋友。)

(以下为原文)

说良心话,我认为印度能不能够成为中国的对手,其实也就是印度能不能完成工业化的问题,如果完成不了工业化,他就没有资格成为中国的对手,最多也就是一个麻烦制造者。

可完成工业化,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呢,印度的种姓制度,分散的联邦制,只是表面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印度的政治精英满足于印度一亿人口10几亿两脚兽的优越感,或者这么说印度的政治精英敢不敢革自己的命。

更关键的是现在留给印度的时间也不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让传统的工业国看到了下一个增长点,新的技术已经开始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全球化这趟列车现在已经开始缓缓的驶出了最后一站,很庆幸,好歹中国赶上了这趟末班车,印度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么多的人口,如果不能实现工业化,这就是一个大的问题。

更可怕的是,印度的政治精英,为了选票,根本不敢触及这些问题,莫迪老仙前一阵子稿费超,我想也是看到了这种发展趋势,不得不做出了这种有点儿挥刀自宫的选择,统一联邦税收,这个不光要看莫迪政府的,还要看继承莫迪政府的印度中央政府能不能摆平地方势力,说实在的,我是不看好。

总之一句话,给印度的时间也就是这二三十年,他必须要在这20年之内解决工业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扫盲,土地使用权这些乱七八糟的为工业化培养高素质人口和工业化使用土地不再受牵制的问题),还要做好和西方彻底抗争的准备决心,解决不了,印度也就只能是印度了,良心话,这些问题其实更难,中G如此强的之行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也用了5060年啊,而且现在西方国家宠着印度,不是因为印度有多重要,而是因为中国,一旦他们认为遏制不了中国的崛起,那就只能是土豪,我们交朋友吧,

一个中国崛起,他们都忍受不了,如果在实现了所谓的印度崛起,西方人还怎么在蓝星上混下去,那个时候必然会联合中国对印度实施打压,中国今天遭受西方国家的这份待遇,印度能不能抗得起,这也是个问题,而这个时候印度的那个什么非暴力不合作就是印度最大的软肋,那个非暴力不合作,说白了就是打死不干活,或者说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一点斗争精神都没有,长期在这样的教育下教育出来的印度国民有没有斗争精神着更是需要印度执政者去考虑的。

其实说了这一大堆说白了就是,印度必须要在二三十年之内完成其他国家用五六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完成的工业华,这个任务很艰巨,或者直白的说就是没戏。

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29日称,法治、独立司法体系和自由媒体是香港取得成功的关键,香港未来的成功无疑将取决于《中英联合声明》赋予香港的权利和自由。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表示,对任何侵犯香港公民自由和新闻自由的行为表示关切,美方支持香港民主体制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30日在回应《环球时报》记者相关问询时表示,《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希望上述人士认清现实。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香港成功不成功,已经为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实践所证明,不是任何外人可以妄加评议的。

主席视察,阅兵,欢庆。。。之后辽宁号航母编队还要去港。。。中国元素越来越浓,中国声音越来越高,想当年这片黄土地上那可是“洋大人”说了算的。就是收回来之后,在一段时期内,在许多领域里,那都是外国人说了算,现在这一切都将改变。

英美强盗着急上火,再不发发声,慢慢地谁还知道英美喜欢在香港的事上置喙,是吧?尴尬的是,如今也只能清清嗓子,鼓起勇气叫两声刷一下存在感,还能干什么?地里的蝲蝲蛄而已,中国该干嘛干嘛!我们就理解成一种不和谐的“助威声”不就行了吗?

英美这种国家能用枪炮解决的问题,绝不会坐下来跟你谈;当坐下来跟你谈的时候,一定是不敢用枪炮了;如今香港事务它们连跟中国谈的资格都没有了,因为这是我们的家事儿,与英美何干?

英国人拿《中英联合声明》说事儿,讲什么法治,司法独立,自由媒体是香港取得成功的关键。。。事实上正是英国人强调的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造成了今天香港的乱象。

当初主权回归也只是重点收回了军事权与外交权。轻视了司法权、教育权和媒体控制等许多领域的权力,导致许多权力旁落欧美人之手,这才导致了之后旺角暴乱,占中,七警入刑等乱象,施暴和捣乱者轻意逃脱了法律制裁,而维护正义者却意外受罚等诸多怪事。

当年谈判时我们还不够强大,做出部分让步的目的是为保留香港这个与西方连接纽带和交流通道,把它作为一个内地引入外部资金和借鉴发展、管理模式的观测窗口,助力内地的发展。

同时希望把香港打造成一个集商贸、金融、文化、娱乐、旅游等为一体的世界大都市。香港本可以依托强大广阔的内地市场和中央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加上自身的便利条件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然而英美致力于把香港打造成反华桥头堡,从外到外一直在物色和培养形形色色的反华代理人,并尽可能地通过把这些人通过渗透等手段安插到各行各业的重要岗位上,这些人把持着舆论话语权,长期的洗脑的结果使得为数不少的香港人认为,香港发展了那是制度的优势,香港人自身努力的结果;经济不景气了就怪中央,怪内陆,认为回归限制了香港的发展,内陆拖累了香港。他们根本不懂国际博弈的大环境和发展的大趁势,把偶然看成是必然,无视香港以及台湾本身崛起的偶然性,一厢情愿认为港台的暂时领先是天经地义,是制度、文化、思想等等的优势。

这个逻辑很荒谬,但在香港民众中却很有市场。在内外反华势力的鼓动和操弄下,港人成天忙着要挟港府和中央,要求什么政改,搞什么普选,生生地把发展的机会折腾没了,内地大都市北上广深的快速发展使得本己失落的港人心理更加失衡,本该“反思”的港人却有一撮人谋着“思反”,这己不是什么正常诉求了,而是配合境外势力的分裂行为了,中央政府岂会放任其恣意妄为。

97回归的时候,中国相对于英美的发展还没什么优势,所以英美还没打算通过搞乱香港来影响和祸害中国,英美培植的势力处于蛰伏状态中,所以那时的香港显得风平浪静,一切正常。

08年之后,受美国经济危机的拖累,世界经济步入衷退,英美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创,整体实力在相对衰退,而此时的中国却逆世崛起,制度和政策的优势不仅使自己免受了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的过多拖累,还把损失降到到了最小,让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与英美的差距在缩小,显露出了赶超的苗头。之后若干年,英美中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使超美赶美不再是奢谈,而是成为了事实。为保持自身的荣耀和维护自己的霸权,英美等西方国家开始从方方面面打压、围堵和扼制中国。香港又是它们苦心经营多年的地方,于是香港一时间这样那样的问题多了起来。英美的目的就是要搞乱,搞臭香港,用香港的乱进一步影响内陆,所以说香港近几年的乱象不过是中与英美博弈的大局中的局部事件,属于茶壶里的风暴,只要中国政府下决心整顿,没有谁敢阻拦,更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大国间的博弈是有低线的,更是凭实力讲话的,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自身问题一大堆,尤其是内斗不止,以往靠对外挑起战争转移内部矛盾的套路不好使了,尤其这个对手还是中国,拼经济,拼军事,中国根本不惧任何国家,英美对此心知肚明。面对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视察,阅兵,为新特首就任站台,英美除了聒噪,讲些陈词滥调,拿个过时的《中英联合声明》说事儿,还能干什么?还敢干什么?

能够慑止内鬼外贼的最有的武器就是军事,航母访港就有这一层意思,保障有力的前提是军事足够强大,我们做到了;要保证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就得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这个我们也做到了。现在就是证明给英美看,我的地盘我做主,不符合你的要求不是你干涉香港事务的理由。还活在上个世纪殖民时代,抱着老一套殖民思维的西方人该醒醒了,现在是2017,不是1997之前,外部势力在中国的土地上恣意妄为的日子早过去了,对中国的内政说三道四除了惹人烦,啥用没有 。

现在是进一步唤醒港人的国家认同,民族自豪的时候了。97我们只收回香港的“人”,现在该是收回它的“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