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手打出的这一“计”,吓得英国一哆嗦。

2018-03-28 13:46:05   

爱美人,还是爱江山?这是个问题。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知道“美人计”属于哪一计,但从历史的验证看,美人计似乎是上上计......让人爱的同时,又怕到不行。最主要还是,好使。

英国对此就非常“紧张”。近日,英国军情五处给一些大型英国企业发放了指导手册,呼吁这些公司在中国和俄罗斯开展业务时小心“美人计”。


一、《聪明的旅行者》教你如何避免“风险业务”。

在英国看来,在中俄有业务的英国公司如果有敏感资产,将容易受到间谍活动、知识产权被盗及一系列其他威胁。随着“新冷战”的到来,对一些在俄罗斯或中国的英企高管来说,醉酒、赌博或是沉迷于女性,可能会让他们掉入一个“狡猾的陷阱”。

于是特意制定了这本名为《聪明旅行者》的小册子,图文并茂地教他们如何避免“风险业务”。这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英国网友首先表示:

英国网友1:你在逗我吗???用一本卡通书来影响成年商人?
英国网友2:如果真的有“美人计”,那就给我来一打……


▲《聪明旅行者》(图源:观察者网)

二、中国的“美人”有毒...吗?

事实上,这并不是英国第一次“紧张”所谓的“中国美人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英媒就刊登了一篇题为“布朗助手成为中国情报部门‘温柔陷阱’受害者”的报道称,在英国首相布朗访华之旅中,随行一位高级官员在某酒店舞厅被一位中国魅力女性搭话,两人一起跳舞后离开。第二天早上,该助手发现手机不见了。英国方面认为,这可能是中国特工设下的美人计。

这则报道刊出后,引发各国网友热议。但这一次,网友们空前团结。认为这只是英国官员的一段“丑闻”,仅凭这些就妄断是中国设下的圈套,简直可笑。

@美国波士顿网友:他更可能是遇上了一个找钱的妇女。英国真让人精神崩溃。我不相信这是一个新闻。

@美国圣迭戈网友:如果她真是一名中国特工,为她感到遗憾,因为她竟和这样一个人睡在一起。

@英国伦敦网友:下次,中国就该为英国街头持刀罪犯负责了。

世界网友:该配合你们演出的我,实在演不下去了。

三、俄罗斯的“蜜罐”。

与中国不同,俄罗斯确实是有“故事”的。冷战期间,英国BBC高级记者约翰·辛普森就被一名富有魅力的捷克女间谍盯上。俄罗斯女间谍安娜·查普曼在纽约从事间谍活动被捕前,也嫁给了一名英国男子...小编觉得,可能,俄罗斯美女对英国男士特别有吸引力吧...

▲俄罗斯间谍安娜·查普曼 (图源观察者网)

事实上,前苏联间谍组织克格勃,曾系统的培训各色男女间谍以色诱术获取情报,女间谍称“燕子”,男间谍称“乌鸦”。“燕子”和“乌鸦”为他们获取了不少情报。当然,意外情况也经常发生,最著名的就是性间谍引诱、讹诈印尼前总统苏加诺未果事件。

20世纪60年代,苏加诺在访问莫斯科时,克格勃在从雅加达起飞的总统专机上,安插了几位年轻漂亮的“空姐间谍”引诱他,并在宾馆中安插录像机,从各个角度拍摄了他们性活动的全过程。但当克格勃用录像带威胁其与前苏联合作反对西方时,苏加诺却毫不畏惧称,人民会为我感到骄傲的。因为在印尼,大家对婚外情是持羡慕态度的。“燕子”白白奉献了...


▲印度尼西亚的“国父”苏加诺

而当时的“燕子”和“乌鸦”长期被侵蚀和腐化,使他们疯狂地从事第二职业:诈骗。这令莫斯科众多民众人财两失,妻离子散。

因此,所谓的“性间谍”用得好确实能钓到大鱼,但用不好只会适得其反。所以,1950年,中共情报工作负责人李克农怒斥当时来华分享经验的苏联情报专家“用金钱、美色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的言论称,我们过去没有这样干,今后也不会这样干!我们主要靠交朋友、做政治思想工作,有时也用一些金钱,但只是辅助手段。

确实,回顾当年中共隐蔽战线斗争的历史,咱们赢在用正义争取人心。“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共产党“用间”的成功,就是在“圣智”和“仁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美人计,过去,我们不用;现在,我们也不屑用。真要下套,咱们的方法可多着呢!

而英国作为世界上被视为曾有“情报立国”历史的典型国家,千万省省心,别再沉迷在自己假想中的“美人计”里,“莫须有”的制造对中国的敌意了。不如多花点心思好好欣赏日落美景,大家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