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时出手,要帮助该国化解一场大灾难
2020-02-21 08:28:32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好消息。
2月18日,在和巴基斯坦有关官员会面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表示,将在本周内派出权威专家组成的灭蝗小组,协助巴方应对蝗灾。在会谈中,姚敬特别对巴方帮助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行为表示感谢。
中国人向来如此,绝不会忘记雪中送炭的朋友。所以,即使国内仍处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仍然选择及时提供帮助。
这篇文章结尾处提到,中国在灭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并没有详细介绍。在今天看到这个好消息后,隐玉就想和大家再聊一聊这个话题。
之前有人说,我们可以靠吃解决蝗灾。其实,在遮天蔽日的蝗虫面前,人类的胃太过微不足道了。作为和水灾、旱灾并列的三大灾之一,蝗灾曾经困扰中国民族几千年。
根据《中国救荒史》一书的记载,在秦汉时期,中国平均每8.8年爆发一次蝗灾。随着文明演进,蝗灾反而愈演愈烈,在两宋时期,平均每3.5年爆发一次,明清时期则是2.2年。
大批蝗虫所过之处,大量农作物被毁,饥荒就随之而来,很多人因此饿死。1942年河南出现大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大旱之后的蝗灾。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依靠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以及科学的治蝗方法,我们才得以摆脱蝗灾的困扰。这这一个过程中,中国走过一些弯路,也摸索出很多有效的灭蝗方法。
对付蝗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善生态环境,不给蝗虫繁衍的机会。蝗虫喜欢在有一定水分的土地产卵,所以大旱之后裸露的河床、低洼地是蝗虫繁衍的绝佳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对这类土地进行大规模改造,要么兴修水利,修建水库,不让河床有裸露的机会,要么就把那些土地改造成良田。这种方法最彻底,但是中国还有很多地方不适合进行改造。
另一种有效办法,就是在蝗虫发育到蝗蝻阶段、还不能飞的时候,及时消灭,比如,借助牧鸡、牧鸭组成的灭蝗大军。
我们对付蝗虫的办法还有很多,比如出动飞机喷洒农药、用无人机监控蝗虫繁衍等。
此次派往巴基斯坦的灭蝗小组,主要是调查蝗灾状况,指导巴方灭蝗。如果灭蝗小组判断,巴方还需要更多援助,中国必然不会吝啬。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近几天,很多媒体报道说,印度的蝗灾基本结束,其实不太准确。更可能的情况是,这一批蝗灾的存活期已到,下一批蝗虫正在繁衍中。如果应对不当,蝗灾就有可能再次肆虐。
2月18日,在和巴基斯坦有关官员会面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表示,将在本周内派出权威专家组成的灭蝗小组,协助巴方应对蝗灾。在会谈中,姚敬特别对巴方帮助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行为表示感谢。
中国人向来如此,绝不会忘记雪中送炭的朋友。所以,即使国内仍处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仍然选择及时提供帮助。
这篇文章结尾处提到,中国在灭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并没有详细介绍。在今天看到这个好消息后,隐玉就想和大家再聊一聊这个话题。
之前有人说,我们可以靠吃解决蝗灾。其实,在遮天蔽日的蝗虫面前,人类的胃太过微不足道了。作为和水灾、旱灾并列的三大灾之一,蝗灾曾经困扰中国民族几千年。
根据《中国救荒史》一书的记载,在秦汉时期,中国平均每8.8年爆发一次蝗灾。随着文明演进,蝗灾反而愈演愈烈,在两宋时期,平均每3.5年爆发一次,明清时期则是2.2年。
大批蝗虫所过之处,大量农作物被毁,饥荒就随之而来,很多人因此饿死。1942年河南出现大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大旱之后的蝗灾。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依靠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以及科学的治蝗方法,我们才得以摆脱蝗灾的困扰。这这一个过程中,中国走过一些弯路,也摸索出很多有效的灭蝗方法。
对付蝗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善生态环境,不给蝗虫繁衍的机会。蝗虫喜欢在有一定水分的土地产卵,所以大旱之后裸露的河床、低洼地是蝗虫繁衍的绝佳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对这类土地进行大规模改造,要么兴修水利,修建水库,不让河床有裸露的机会,要么就把那些土地改造成良田。这种方法最彻底,但是中国还有很多地方不适合进行改造。
另一种有效办法,就是在蝗虫发育到蝗蝻阶段、还不能飞的时候,及时消灭,比如,借助牧鸡、牧鸭组成的灭蝗大军。
我们对付蝗虫的办法还有很多,比如出动飞机喷洒农药、用无人机监控蝗虫繁衍等。
此次派往巴基斯坦的灭蝗小组,主要是调查蝗灾状况,指导巴方灭蝗。如果灭蝗小组判断,巴方还需要更多援助,中国必然不会吝啬。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近几天,很多媒体报道说,印度的蝗灾基本结束,其实不太准确。更可能的情况是,这一批蝗灾的存活期已到,下一批蝗虫正在繁衍中。如果应对不当,蝗灾就有可能再次肆虐。